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我在废土捡垃圾,签到成末世霸主 > 第68章 土壤改良与农耕区扩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8章 土壤改良与农耕区扩建

第68章:土壤改良与农耕区扩建

农耕区的田埂上,苏晴蹲在地上,手里拿着辐射检测仪,眉头却渐渐舒展开来。她面前的两畦土壤,一畦是普通的营地土,检测仪显示辐射值0.5毫西弗\/小时;另一畦则混合了净化散残渣,辐射值只有0.1毫西弗\/小时,而且土壤颜色更深,用手指一捻,还能感觉到湿润的黏性——比普通土壤肥沃得多。

“林哥,你快来看!”苏晴兴奋地朝不远处的林野招手,“净化散残渣混合土壤后,不仅能降辐射,还能提高肥沃度!你看这土,比旁边的疏松多了,之前种在这里的野菜,长得也比别的地方快一倍!”

林野快步走过来,蹲下身对比两畦土壤,确实如苏晴所说——混合了残渣的土壤发黑发润,连杂草都长得更茂盛。他心里一动:营地之前的农耕区只有半亩,种的都是野菜,要是能把更多土地用净化散残渣改良,种上小麦,就能彻底解决粮食问题,不用再依赖捡来的压缩饼干。

“赵虎说,营地西边有片废弃农田,末世前是种小麦的,就是现在荒了,全是杂草。”林野立刻有了主意,“咱们去看看那片地,要是能改良,就能扩建农耕区,种上从赵雷那换来的小麦种子。”

苏晴立刻点头,背上检测仪:“我跟你去!路上还能测测沿途土壤的辐射值,看看有没有适合改良的地。”

两人带着赵虎,往营地西边走了半里地,果然看到一片开阔的荒地——地里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地面还能看到末世前翻耕过的痕迹,角落里甚至还留着半截生锈的犁耙,正是片废弃农田。

苏晴立刻检测土壤,基础辐射值0.6毫西弗\/小时,比营地的土稍高,但混合净化散残渣后,肯定能降到安全线以下。“这片地至少有三亩,要是全部改良,种上小麦,成熟后能磨不少面粉,足够营地吃一阵子了!”

林野看着这片荒地,心里盘算着——手动翻地太费力气,三亩地靠人力至少得翻半个月,效率太低。他的目光落在角落里的犁耙残骸上,突然想起签到功能——这片农田是末世前的农耕用地,说不定能签出好用的工具。

他走过去,伸手碰了碰犁耙的锈铁,在心里默念:“签到。”

【叮!检测到可签到物品:旧世界农田犁耙残骸(蕴含农耕技术残留能量)】

【签到成功!获得奖励:小型翻土机(需手动组装)零件包x1、组装说明书x1】

一个沉甸甸的帆布包落在林野手里,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几十根金属零件、齿轮和木质手柄,还有一张图文并茂的组装说明书。说明书上写着,这台小型翻土机靠人力推动,能一次翻松半米宽的土壤,比手动挖地效率快三倍,刚好适合小面积农耕区使用。

“太好了!有了这个,翻地就快多了!”林野把说明书递给赶过来的老陈,“老陈,你懂机械,带着工具维护员,赶紧把翻土机组装起来,咱们争取三天内把这片地改良完。”

老陈接过说明书,翻了几页就明白了:“没问题!零件都是现成的,下午就能组装好!”

消息传到营地,队员们都主动来帮忙。小李带着拾荒队去仓库搬净化散残渣,用麻袋分装,每袋五十斤,方便运到农田;赵虎和几个力气大的队员负责清理荒地里的杂草,镰刀不够就用手拔,没一会儿就清出一大片空地;老陈则带着工具维护员,在空地上组装翻土机——齿轮咬合、手柄固定、犁头安装,没两个小时,一台半人高的小型翻土机就组装好了,推起来虽然需要点力气,但犁头一入土,就能轻松翻出松软的土壤。

第二天一早,改良工作正式开始。林野和小李推着翻土机在前头翻地,翻出来的土块松散均匀;后面跟着苏晴和几个队员,把净化散残渣均匀撒在翻好的土壤上,再用锄头把残渣和土壤混合拌匀;最后由瘸子刘带着人,用耙子把土地整平,分成一畦一畦,每畦宽两米,方便后续播种和浇水。

苏晴则拿着辐射检测仪,跟在后面随时监测——混合后的土壤辐射值稳定在0.1-0.2毫西弗\/小时,完全符合耕种标准,而且肥沃度越来越高,用手一握,能感觉到土壤里的水分,比普通农田的土还适合种小麦。

“以前在锈铁镇,想找块没辐射的地比登天还难,没想到在这儿,咱们能自己改良好土地。”瘸子刘一边耙地,一边感慨,他末世前是农民,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看到改良后的土壤,眼里满是怀念,“这土,比我老家以前的黑土地还肥,种小麦肯定能丰收。”

赵虎也学着推翻土机,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却没停下:“刘叔,等小麦熟了,是不是就能做白面馒头了?我长这么大,只吃过一次,还是我爹从别人那儿抢来的。”

瘸子刘笑了:“能!只要好好种,不仅有馒头,还能做面条,让你吃个够!”

三天后,三亩农耕区终于扩建完成。改良后的土壤黑油油的,分成十二畦,整整齐齐地铺在营地西边,像一块巨大的绿黑色地毯。林野让人把从赵雷那换来的小麦种子拿出来——种子用布袋装着,虽然有些干瘪,却还透着淡淡的麦香,是末世里难得的“希望”。

播种那天,营地的人几乎都来了。苏晴教大家怎么间距播种,每颗种子间隔十厘米,埋在两厘米深的土里,这样才能保证出苗率;小李和赵虎负责撒种,动作小心翼翼,像在呵护珍宝;瘸子刘则在旁边指导,时不时用手扒开土看看,确保种子埋得深浅合适。

播完种,队员们又在农耕区周围搭建了简易围栏——用捡来的废钢筋做柱子,中间拉上钢丝绳,防止变异野兔、沙鼠再来偷食,毕竟之前的野兔危机还历历在目。林野还让人在围栏外撒了点稀释的净化散,既能降辐射,又能稍微驱赶小型变异兽。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每天都来农耕区看看。第五天早上,苏晴第一个发现了绿色的嫩芽——小麦种子破土而出,顶着嫩黄的芽尖,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绿光。没过两天,所有畦里都冒出了嫩芽,密密麻麻的,像给黑土地铺上了一层绿绒毯。

瘸子刘拄着锄头,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麦苗,眼眶突然红了。他末世前种了一辈子小麦,末世后看着良田变成荒地,以为再也见不到麦田了,没想到在磐石营地,居然能重新看到这抹绿色。“这辈子还能再看到麦田,值了。”他小声说,声音里满是感慨,还有难以掩饰的激动。

林野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刘叔,这只是开始。等这批小麦熟了,咱们再改良更多土地,种上玉米、蔬菜,以后营地不仅有白面馒头,还有新鲜的玉米棒、青菜,再也不用吃压缩饼干了。”

瘸子刘用力点头,抹了抹眼睛:“好!好!我一定好好看着这些苗,让它们长得壮壮的,多结粮食!”

苏晴也笑着说:“我会定期检测土壤和麦苗的辐射值,再用之前的增产剂给它们施肥,保证产量。”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农耕区的麦苗上,嫩芽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像在回应大家的期待。队员们陆续离开,却都忍不住回头看——那片绿色,是末世里的希望,是营地安稳生活的保障,更是他们对未来的期盼。

林野站在田埂上,看着麦苗,心里满是踏实。从解决淡水、通电,到现在改良土壤、扩建农耕区,营地的根基越来越稳。他知道,只要好好守护这片麦田,只要大家继续齐心,磐石营地一定能在这废土里,长出更多的“希望”,让每个人都能吃饱饭,安稳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