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 > 第52章 代号画眉首秀!我借杨立仁的手,扩编红色小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2章 代号画眉首秀!我借杨立仁的手,扩编红色小队!

夜色渐深,吴融送走了林婉儿。

办公室的门被重新关上,他没有立刻坐下,而是走回窗边,看着楼下那个纤细的背影汇入夜色,最终消失不见。

“画眉”已经就位。

杨立仁的“清风计划”,是他的一次清洗,也是吴融的一次机会。

他要借着这股“东风”,将自己的触角,真正伸进党务调查科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天,林婉儿像往常一样,端着新沏的茶走进杨立仁的办公室。

她将茶杯轻轻放在桌上,又将几份刚收到的文件分门别类地摆好。

“处座,这是各部门提交的日常工作简报。”

杨立仁头也没抬,嗯了一声,继续批阅着手里的文件。

林婉儿没有离开,她站在一旁,似乎在等待后续的吩咐。

过了片刻,她才用一种带着些许困惑的语气开口。

“处座,关于‘清风计划’,我有些不明白的地方。”

“说。”

杨立仁的笔尖没有停。

“我们这样大范围的审查,会不会……影响到科里的正常工作?

我看到档案室那边,好几位同事都人心惶惶的。”

林婉儿的语气拿捏得很好,既表现出一个秘书对工作的担忧,又带着对上级决策的绝对服从。

杨立仁终于停下了笔,他抬起头,看着自己这位得力的秘书。

“妇人之仁。”

他吐出四个字,语气里没有太多责备,更多的是一种教导。

“婉儿,你要记住,慈不掌兵。

一点小小的动荡,能换来组织的绝对纯洁,这笔账,划算。”

“是,婉儿受教了。”

林婉儿低下头,“只是……我担心有些年轻同志,他们或许只是一时糊涂,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话,如果一棍子打死,会不会……”

“所以才需要筛查。”

杨立仁重新拿起笔,“吴股长正在做这件事。

他的任务,就是把沙子和金子分开。”

“吴股长做事,自然是让人放心的。”

林婉儿顺着他的话说下去,然后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句,“我昨天去档案室送文件,听到两位新来的女同事在小声议论,说……说金陵大学的事情,做得太过了,有些不忍心。

我想,她们或许就是您说的那种一时糊涂的年轻人。”

杨立仁的眉头动了一下。

“叫什么名字?”

“一个叫张兰,一个叫刘芳芳。

都是去年刚从女校毕业的。”

林婉儿回答,“还有电讯处的一个接线员,好像叫……周莉,也说过类似的话。”

她一次性抛出了三个名字。

这是一种技巧。

如果只说一个,目的性太强。

说三个,更像是一种无意的、尽责的汇报。

“知道了。”

杨立仁挥了挥手,“这些事情,你汇总一下,交给吴股长去处理。

你是我的秘书,不要过多地牵扯进‘清风计划’的具体执行里。”

“是,处座。”

林婉儿躬身退出了办公室。

回到自己的座位,她看似平静地整理着文件,但桌下的手,却已经攥紧。

这是她走出的第一步。

当天下午,一份关于“部分基层人员思想动态”的简报,就由林婉儿亲手交到了吴融的办公桌上。

吴融看完报告,上面记录着张兰、刘芳芳和周莉的名字,以及她们私下里的一些言论。

他关上办公室的门。

“系统,调出这三人的资料,进行特工潜质评估。”

【指令收到,开始扫描评估……】

三份虚拟的个人档案,瞬间在他脑中展开。

【目标:张兰】

【职位:档案室文员】

【记忆力:c】

【观察力:d】

【伪装能力:d】

【忠诚度(对国民党):中等偏下】

【综合评价:d级。同情心泛滥,性格软弱,不适合发展。】

【目标:刘芳芳】

【职位:档案室文员】

【记忆力:c+】

【观察力:c】

【伪装能力:d+】

【忠诚度(对国民党):低】

【综合评价:c-级。有一定正义感,但心智不坚,容易被情绪左右,可作为外围观察对象,不建议深度接触。】

【目标:周莉】

【职位:电讯处接线员】

【记忆力:b】

【观察力:c+】

【伪装能力:c】

【忠诚度(对国民党):中等】

【综合评价:b-级。业务能力尚可,有一定利用价值,但缺乏主动性,属于可用可不用的范畴。】

三个人的评估结果,都不算理想。

这些结果让吴融并不意外。

林婉儿的观察没有错,这些人确实心有不满,但她们的素质,还不足以成为这盘棋上的棋子。

贸然接触,只会增加暴露的风险。

“系统,将扫描范围扩大至整个党务调查科所有基层文职人员,筛选忠诚度‘低’或‘中等偏下’,且综合评价在b级以上的目标。”

【指令收到,开始进行大数据筛选……】

【筛选条件:忠诚度(对国民党)≤中等偏下,综合评价≥b级】

【正在扫描127名符合条件的基层人员……】

吴融的脑中,无数份档案飞速闪过。

【叮!筛选完成,共发现3名符合条件的目标。】

三份档案被高亮显示出来。

其中两份,是总务科的办事员和一名司机,综合评价都是b级。

而第三份档案,让吴融的呼吸停顿了一瞬。

【目标:林娥】

【职位:电讯处实习报务员】

【记忆力:A+】

【观察力:A】

【伪装能力:A】

【忠诚度(对国民党):极低(伪装)】

【特殊标签:红色种子、信仰坚定、高级潜伏技巧】

【综合评价:S级。顶尖特工胚子,建议宿主亲自接触,可作为核心成员培养。】

林娥!

竟然是她!

吴融的内心没有波澜,反而有一种棋手找到致胜关键棋子的冷静与炽热。

他当然知道林娥是谁,在另一个时空里,她是瞿恩亲自安排进国民党内部学习电报技术的红色特工,是未来我党通讯战线上的一把尖刀。

他只是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在这里,以这种方式,和她产生交集。

杨立仁做梦也想不到,他一心想要铲除的“蛀虫”,最危险的一颗,就藏在他最核心的电讯部门里,甚至连他自己寄予厚望的“清风计划”,都完全没有将她扫描出来。

而自己的系统,却能一眼看穿她所有的伪装。

【人才洞察】能力,恐怖如斯。

吴融立刻给林婉儿去了个电话,让她过来一趟。

“处座让我交给你处理的名单,你看了?”

林婉儿进门后便问。

“看了。”

吴融将那份简报推了回去,“这几个人,我会处理。

但不是我们需要的。”

林婉儿有些不解。

“为什么?

她们对党国的做法明明……”

“同情和动摇,不代表她们有背叛的勇气和能力。”

吴融打断了她,“画眉,你要记住,我们不是在交朋友,我们是在挑选战士。

一个合格的战士,需要的不仅仅是立场,更是钢铁一样的意志和滴水不漏的技巧。”

林婉儿沉默了,她明白了吴融的意思。

“那我接下来该怎么做?”

“继续观察。”

吴融的目光变得深沉,“你的目标,是那些身处底层,不易被注意,但业务能力出色,心思缜密的人。”

他停顿了一下,用笔在纸上写下一个名字。

“电讯科,有一个叫林娥的实习生。

我需要你,想办法接近她,但不要暴露任何意图。

我只需要知道她的一切,她的生活习惯,她的人际交往,她每天收发了多少电报,和谁联系。”

“只是观察?”

“对,只是观察。”

吴融强调道,“这个人,由我亲自来考察。

另外,你之前那个‘讨论工作心得’的想法可以执行,但要换一种方式。

你可以用工作学习的名义,组织一个两到三人的小型读书小组,把一些进步报刊的内容,伪装成‘反面教材’来讨论,观察她们的真实反应。”

“我明白了。”

“记住一条铁律。”

吴融的语气变得格外严肃,“所有你发展的外围人员,都只对你单线负责。

她们之间,绝不允许有任何横向联系。

她们的任务,也仅限于收集各自部门的公开或半公开信息,比如人员调动报告,日常公文往来,车辆使用记录,资金报销流水等等。”

“这些……有什么用?”

林婉儿不解。

这些都是最琐碎,最没有价值的情报。

“单看一张拼图,你看不出什么。

但当你有成百上千张拼图的时候,”吴融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你就能拼出完整的画面。

我要的,就是用这些最不起眼的信息,勾勒出党务调查科内部的权力斗争,资源动向,甚至是杨立仁的每一个决策背后,隐藏的逻辑。”

林婉儿的眼中,闪过一丝震撼。

她从未想过,情报工作还可以这样做。

这已经超出了传统特工单打独斗的范畴,这是一种……更高维度的战争。

“去吧,画眉。”

吴融看着她,“记住,安全第一。”

接下来的几周,党务调查科内部,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

林婉儿以她处长秘书的身份,很自然地和各科室的年轻女同事打成了一片。

她温柔、知性,又善于倾听,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她组织了两次“午间读书会”,在分享《三民主义》读后感的同时,总会“不经意”地拿出几份从外面带来的报纸,上面刊登着一些关于北方战事和学生运动的报道。

很快,她就从那些或义愤填膺,或黯然神伤的表情中,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档案室的张兰被排除了,她每次看到相关报道,都只会哭。

而刘芳芳,则表现出了更强的倾向性,她甚至会主动和林婉儿讨论那些“不和谐”的新闻。

最终,在又一次评估后,林婉儿成功将刘芳芳,以及总务科一名负责后勤采购的文员赵敏,发展成了她的第一批外围情报员。

她们的任务很简单,每天将自己经手的所有文件、单据,用笔记下摘要,然后找机会交给林婉儿。

这些零散的情报,像一条条溪流,汇入了吴融这里。

吴融的办公室里,一台加密电台被悄无声息地组装起来。

陈默,这位密码天才,在吴融提供的超越时代的理论指导下,构建了一套党务调查科现有技术无法破译的通讯系统。

李强,则成了吴融的“活体数据库”。

他将所有汇总来的信息,分门别类,牢牢记在脑子里,随时供吴融调取。

林婉儿,代号“画眉”,是深入敌人心脏的眼睛。

陈默,代号“工匠”,是信息壁垒的铸造者。

李强,代号“书库”,是情报网络的处理器。

一个以吴融为核心的“谍影部队”雏形,已经悄然建立。

这天晚上,吴融召开了第一次核心会议。

地点就在他办公室的地下储藏室里。

李强,陈默,林婉儿,三名核心成员第一次齐聚一堂。

昏暗的灯光下,吴融摊开一张南京地图。

“从今天起,我们的‘谍影部队’正式成立。”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在场的三个人,都感到一阵热血上涌。

“书库,你负责整合所有来自‘画眉’和外围的情报,进行初步分类。”

“是,队长!”

李强立正回答。

“工匠,你的任务是保证我们的通讯绝对安全,同时,开始尝试监听党务调查科内部的部分通讯线路,我需要一份线路分布图。”

“没问题,队长!”

陈默的眼中闪着兴奋的光。

“画眉,”吴融的目光最后落在林婉儿身上,“你的任务最重,也最危险。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你的情报来源。

同时,盯紧林娥。”

“是!”

林婉儿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在南京城里搞一些小动作。”

吴融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从党务调查科,扩大到整个南京政府机构。

“我要建立一张网,一张覆盖整个南京,未来甚至覆盖全国的情报网。

我们要成为悬在敌人头顶的利剑,我们要成为同志们在黑暗中前行的眼睛。”

“这张网的触角,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力量,会越来越大。

未来,我们将有能力左右一场战役的胜负,甚至……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

李强、陈默、林婉儿,三个人看着地图上那个不断扩大的圈,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以这里为中心,悄然张开,笼罩整个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