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剧组按照他的要求,在宽甸搭建了一条街景,用来拍巷战。

但天气不作美,宽甸一直没下雪。

虽然偶尔飘了点雪,但远远达不到他想要的厚厚积雪效果。

剧组白白等了三天,拍摄毫无进展。

三百多人的团队每天消耗巨大,资金如流水般流失。

孙祺原以为冯小刚会安排造雪机,没想到有人出了个馊主意——用化肥代替雪。

剧组运来了四吨化肥铺在片场,冒充雪地。

冯导对这部电影寄予厚望,每个细节都追求完美,演员试戏走位时还需要不断撒“雪”。

几天后化肥用完了,又追加了十吨。

这可是化学制品,不仅气味刺鼻,还有毒,对身体危害极大。

拍摄时,演员们倒在“雪地”里匍匐前进,扬起的“雪花”也被吸入肺中。

结果全组群众演员集体出现腹泻呕吐,甚至有人昏迷送医。

孙祺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工作方式。

这不是矫情,明明可以避免的危险,为何非要拿性命冒险?演员和群演难道就不是人,可以随意糟蹋吗?

而且前后用了近十五吨化肥,若稍微增加一点采购费用,就足够租几台造雪机了。

这类设备在东北很常见,滑雪场都在用,租一年加上押金还不到十万元。

孙祺下定决心,以后自己组建剧组,绝不在演员健康上省钱,做人总要守住底线。

当天,孙祺心神不宁,只等冯小刚赶他走。

但奇怪的是,他在剧组又等了两天,始终没有动静。

他甚至怀疑华艺是在耍他。

其实,是冯小刚拦住了马涛,完全是看在老友张果立的面子上。

后来华艺总经理王忠磊亲自打电话给冯导,他才同意换人,想必也是给老友一个交代。

这天,王宝强来找孙祺,说导演找他。

当他来到导演办公室时,正巧看到陈述红着眼睛从里面出来。

这位影片女主角在剧中饰演孙祺的妻子。

虽然两人没有对手戏,但为了培养角色之间的感情,经常一起对戏,渐渐建立了友谊。

陈述属于大器晚成的演员,今年刚满三十,那份妩媚优雅的气质已经初现。

“述姐,你怎么了?”

低着头的陈述听到声音,转过身,悄悄用手背擦了擦眼角,才转身微笑:“小祺,没事,冯导找我谈拍摄的事。”

见她不愿多说,孙祺也没再追问。

“那我先进去了。”

“好,快去吧。”

进屋后,孙祺虽已预料到接下来的事情,仍礼貌地问:“冯导,您好,您找我?”

“坐吧,我就不拐弯抹角了。

听说华艺想签你,你没答应?”

“嗯,是的。”

冯晓刚皱着眉头,神情为难:“哎,这事说来话长。

因为你没签经纪约,华艺那边打算换人。

我尽力替你说情,想把你留下,可是……”他说着,激动地拍了一下大腿,嘴里还骂了句脏话,演得非常投入。

“别这样,冯导,不至于。”

“小祺,我很看好你,但你也知道,虽然我是导演,但投资方是华艺,我得听他们的安排,希望你能理解。”

“嗯嗯,没事,我理解。”

孙祺心里明白,冯导是想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不过这事确实不能怪他,孙祺也不是不讲理的人。

再说,他还得感谢华艺——本来他就不太想接这部戏,要不是不好拒绝张果立的好意,他根本不会来。

“我最后替你争取到了八万片酬,今天就能打给你。”

“哎呀,谢谢冯导。”

听说还能拿到八万,孙祺更加高兴。

原本以为白跑一趟,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这次就这样吧,下次我的戏,我会记得你的。”

“好的,那我先走了。”

“嗯,去吧。”

孙祺转身,脚步轻快地离开了。

当天下午,剧组就传开了——孙祺和女主角陈述都被换掉了。

这对“夫妻”同时出局,整个剧组没人替他们说话,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只有王保强过来安慰了孙祺几句。

不过他现在也只是比新人强一点,帮不上什么忙。

即便如此,孙祺还是觉得王保强人不错,值得交朋友。

下午,孙祺收拾行李准备离开,他一刻也不想多待。

盛和有点舍不得他走。

“行了,大男人别来这套,又不是见不到了。”说着,孙祺搂住盛和,往他怀里塞了一万块钱。

“叔,这我不能要。”

“拿着,给你爸妈买点营养品。”

“真不行,上次您去家里已经留过钱了。”

盛和很固执,说什么也不肯收。

孙祺装作生气:“你还认不认我这个叔?”

“认。”

“认就拿着。

在剧组好好学,等拍完了来京城,跟**。”

看着孙祺认真的表情,盛和这才勉强收下。

“知道了,叔,我一定好好学。”

“那我先走了,到地方之后给我电话。”

“好。”

离宽店最近的城市是安东,火车站不大。

孙祺刚走进候车室,一眼就看到了陈述——她独自站在检票口旁边。

“述姐,这么快又见面了。”

陈述提着一个行李箱,孙祺背着一个双肩包,两人相视一笑,倒像是“落难夫妻”。

查了车次后,发现两人乘坐的是同一班回帝都的火车,便决定一起同行。

火车上,两人并不拘束,聊得十分畅快。

孙祺说起自己拒绝华艺签约,结果角色被替换的事。

陈述听了有些惊讶,孙祺年纪不大,却能坚持己见,连华艺这样的大公司都敢拒绝。

而她的经历更像是意外。

她原本是通过试镜选**的,这次被换角的理由却是“拍摄中发现与角色不匹配”。

孙祺一听就知道这是借口。

如果真的不合适,试镜时怎么会没发现?况且她是女主角,导演肯定亲自试过戏,还带妆演过片段。

现在才说不合适,明显是有人想捧别人,才把她换了。

陈述听完他的分析,心里明白了几分,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默默接受。

从安东到帝都,火车要开将近八个小时。

晚饭时,孙祺特意请陈述去餐车吃饭,让她有些不好意思。

吃饭时,孙祺问起陈述的经纪公司,才知道她目前还是国家话剧院的演员,没有签约经纪公司,只是商业活动由华艺的一位经纪人代理。

了解之后,孙祺心里开始打起了算盘。

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他确实对陈述有想法。

——别误会,是想签下她。

这次华艺的事情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室必须加快扩张,尽快推出新作品,巩固《士兵突击》打下的基础,广纳人才,加速发展。

未来他将以电影为主,导演是主业,演戏是辅助,但电视剧也不能放弃。

2006年,到2008年之前,如果没有海外发行渠道,光靠国内电影市场很难赚到钱,主要还是提升口碑。

电视剧则不同,一部爆款轻松就能赚几千万甚至上亿。

目前他熟悉的导演只有康宏磊,电视剧可以先交给他做,但仅有导演和剧组还不够。

孙祺的目标是将工作室升级为一家综合性的影视公司。

除了各类专业人才,演员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目前演员开设个人工作室还不普遍,可以先签经纪合约,日后视情况调整。

演员经纪本身就是一个利润很高的板块。

眼前的陈述无疑是个潜力股。

等到资金、人才、人脉和项目都准备齐全,就能在行业中站稳脚跟。

只要方向正确,立场坚定,就不必再看别人脸色。

孙祺刚回到帝都,王敬天就联系了他——房子的事情有了进展。

最近,王敬天一直在帮孙祺找房子。

靠着他在帝都的广泛人脉和朋友资源,最终找到了几处合适的房源。

一共三套,都是四合院。

他完全没有打算给孙祺省钱。

“天哥,我真没必要住四合院。”

孙祺虽然在帝都生活,但骨子里还是个东北人,对四合院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也不觉得住进去就多有面子。

“你懂什么?要是想买大平层,还用得着我?自己去售楼处看不就行了?朝青、广安门那边到处都是,哪用得着我出马?再说了,四合院通透接地气,传统艺术氛围浓,多好。”

“你一个搞摇滚的,跟我谈传统艺术,合适吗?”

孙祺给了他一个嫌弃的眼神。

一大早被他拉出来看房,已经看了两处:一处破旧不堪,墙面裂缝遍布,仿佛一脚就能塌;另一处位置不好,胡同狭窄,出行不方便。

两处孙祺都没看上。

虽然嘴上抱怨,但他心里还是很感激王敬天。

要知道,如今帝都的四合院资源本来就少。

自2004年取消非京籍购买四合院限制后,海内外富豪纷纷涌入,四合院价格一路飙升。

再加上旧城改造,许多胡同被拆除,现在能找到产权清晰、没有纠纷的四合院已经非常困难。

可见王敬天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两人来到最后一处房源,位于德胜门内大街。

孙祺第一感觉是位置不错。

王敬天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一个戴眼镜、留着平头的年轻人从旁边胡同走了出来。

“是景天哥吧?我姐说你们要来看房。”

王敬天向孙祺介绍:“我一个朋友的弟弟。”

孙祺用力点头,伸手和小平头握了握手。

“麻烦你了,兄弟。”

“客气啥,我姐的朋友就是自己人。”

小平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晃了晃。

“走,先看看房子,边看边给你介绍。”

两人跟着他走进胡同。

“这院子名义上是四合院,其实早就不是原来的样了。”

“怎么说?”

“以前是标准的一进院,但前房主做过改动。

咱们刚才见面的地方,原本是厢房,被改成了临街的两层商铺。”

孙祺有点意外:“这也能随便改?”

小平头点头:“早些年管得松,只要不占道、不违建,外观风格不变,加盖一层也没人管。

现在可不行了,外面动不了,只能装修里面。”

孙祺似懂非懂地应了一声。

说着就到了院门前。

灰墙灰瓦,院门开在东南角,进去先看到一道屏风,像是从旧时影壁改来的。

转过屏风就是院子,但已不见传统四合院的格局,更像现代商住两用的庭院。

东边厢房的位置改成了园林小景,建了一座带连廊的凉亭,可以用来休息或品茶。

北面的正房被分隔成两室一厅加卫生间的一套住房。

西边是之前说的临街二层楼,从院子西北角进出,一楼是展厅和接待室,二楼分为办公室和休息室。

楼西南还有一间库房,十分便利。

小平头带着两人在院子里转了一圈。

孙祺越看越满意——他原本只是想找一个住处,但自从去了《集结号》剧组后,就觉得不能安于现状,必须抓紧时间发展自己的工作室。

这院子临街的二层正好适合办公,他自己住在后院也完全没问题。

整体结构不需要大改,简单翻新就行。

地段也非常理想,位于德胜门内大街,紧邻什刹海公园南侧。

这样的位置配上四合院,未来升值空间很大,从投资角度看绝对是稳赚不赔。

孙祺越看越满意,便问了价格。

听到小平头报出的价钱,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他还是暗暗吃惊——这套二百多平米的院子要价六百三十万,每平米接近三万元。

要知道当时京城均价不到九千,四环内的新房也不过一万多,这个价格足以买一栋豪华别墅。

他原本只准备了二百万预算,当下瞥了王敬天一眼,这就是按二百万标准找的房源?

王敬天却若无其事,背着手在院子里踱步,不时轻抚梁柱点头称赞。

孙祺心里火起。

说实话,这院子确实划算。

加盖的二楼算是赠送面积,房产证上只登记了院落的尺寸,实际多出一百多平米。

贵吗?确实贵。

值吗?绝对值得!不出三年,到2009年,随着帝都经济腾飞,这院子的价格翻倍不成问题。

孙祺咬牙决定贷款。

不是资金不够,而是两千万流动资金要优先投到影视项目上,不能全押在这上面。

王敬天出面谈判时竟然表现出惊人的砍价能力,最终以六百万成交。

孙祺付了五成首付,剩下的用工作室版权收入办理了抵押贷款。

房东很爽快,收完首付就允许他们立即入住装修。

其实不用大动干戈,只需要添置办公家具和日用品,原有的水电网络设施都齐全。

三天后办完所有手续,这小院正式归孙祺所有。

乔迁那天,他请来了杨帆、康宏磊、张毅、王敬天等朋友。

按照习俗,新房要燎锅底,大家参观院子时无不羡慕。

席间孙祺和康导敲定继续投资《我的团长我的团》,注资一千万。

康宏磊表示有信心再次与八一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