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小石头成长记 > 第3章 档案馆的闭门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清晨,王石安比平时早半小时起床。

晨跑时,他满脑子都是陈明远和那枚玉坠。

李睿注意到他心不在焉,但没多问,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有事别憋着。

王石安勉强笑了笑,加快脚步。

上午的课他几乎没听进去。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他直奔校史楼。档案馆在三楼,他气喘吁吁地爬上楼梯,却在门口被拦住了。

同学,档案馆周一、三、五下午才开放。一位戴着老花镜的工作人员头也不抬地说。

今天周三...王石安急切地看了眼手表,现在才十一点。

规定就是规定,工作人员头也不抬,下午两点开门。

王石安看了看手表,现在是上午11点15分。

他必须在图书馆关门前赶回去还书,然后...然后只能在这里干等三个小时。

谢谢。他勉强挤出笑容,转身离开。

走廊上,他遇见了林玥,就是昨天帮他捡书的图书管理员。

又来找资料?林玥笑着问,昨天那本《华夏地理》看完了吗?

王石安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问问:林学姐,档案馆真的下午才开吗?我找1985年的资料,很重要。

林玥的表情严肃起来:“你找什么资料?”

“1985年潭州大学民俗学考察组的记录,还有...一位叫陈明远的教授的资料。”

林玥的眼睛微微睁大:“陈明远?那个教授?”她压低声音,“他好像是十年前已经移居去北京了。”

王石安愣了愣,神情沮丧的站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抱歉!”林玥见状赶紧说,“我也是听老一辈说的。不过...”

她犹豫了一下,“校史馆的地下室里可能还保存着一些老教授的私人资料。但那里一般不对外开放。”

“地下室?”王石安急切地问,“在哪里?”

“就在校史楼后面,”林玥指了指走廊尽头,“但那里很久没人去了,门可能都锁了。而且...”

她迟疑道,“没有校领导的批准,谁也不能进去。”

王石安谢过林玥,立刻朝校史楼后面跑去。

走廊尽头确实有一扇铁门,上面挂着“档案资料室”的牌子,但已经锈迹斑斑。

他用力推了推,门纹丝不动。

“该死!”他一拳砸在门上,引来远处几个路人的侧目。

下午一点四十五分,王石安坐在档案馆门外的长椅上,焦躁地等待着。

他反复翻看笔记本上记下的信息:陈明远,1985年民俗考察,湘西,莲花玉坠...

两点整,铁门终于打开。

一位头发花白的工作人员探出头来:“同学,找什么资料?”

王石安立刻站起来:“我想查1985年的校刊和民俗学考察记录,还有...陈明远教授的资料。”

工作人员皱眉:“陈明远?那位老教授的资料一般不对外开放。你是什么人?和他有关系?”

“我是他的...学生。”

王石安撒了个谎,“我在做关于民俗学历史的课题研究。”

工作人员狐疑地打量他:“什么课题?”

“关于1980年代民俗学考察的田野调查。”王石安硬着头皮编道。

工作人员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让他进去了。

档案馆里弥漫着霉味和灰尘。

王石安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一排排档案柜前。

“1985年的校刊在这里,”工作人员指了指一个柜子,“但陈明远教授的个人资料...”

他摇摇头,“按规定不能给你看。”

嘴里这样说着,手却从档案柜里拿出一本资料递给王石安。

王石安快速翻阅着1985年的校刊,找到了那篇《潭州大学民俗学考察组赴湘西调研纪实》。

他如获至宝,立刻掏出手机拍照。

“等等,”工作人员突然说,“你为什么要找陈明远教授的资料?”

王石安的手一抖,手机差点掉在地上。他深吸一口气:“我...我听说陈教授在考察时发现了一件特殊的玉坠,和我家传的一模一样。我想知道更多。”

工作人员的表情变得复杂:“玉坠?”

他沉默了一会儿,“陈教授确实提到过...但那是私人收藏,和考察无关。”

“您知道是什么样的玉坠吗?”王石安急切地问。

工作人员摇摇头:“不清楚。但...”

他犹豫了一下,“陈教授去了北京后,他的办公室一直没动过。如果你真的有兴趣,可以试试去文科楼307看看。不过...”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王石安,“那里已经空了十年了。”

王石安的心跳加速:“307?就是昨天您说的陈教授的办公室?”

工作人员点点头:“如果你真想去,最好放学后去。白天那里经常有人打扫。”

王石安道谢后,立刻借了相机,疯狂拍摄校刊上关于考察队的所有信息。

照片中,陈明远站在一群学者中间,胸前的莲花玉坠清晰可见。

三点半,王石安离开档案馆,直奔文科楼。

文科楼307的门虚掩着。

王石安推开门,一股陈旧的纸张和木头的气味扑面而来。

房间里落满灰尘,但基本保持着原样,一张办公桌,几个书架,窗台上还摆着一盆已经枯萎的植物。

他的目光立刻被办公桌上的相框吸引。照片里,年轻的陈明远站在湘西某个村寨前,胸前的莲花玉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王石安颤抖着拿起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1985年湘西考察,莲花玉坠的发现地。”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

这就是线索!照片中的玉坠,和他的一模一样!

他迅速翻找书架,发现了一本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1985年湘西考察日志”。

王石安的心跳几乎停止。他小心翼翼地翻阅着,突然,一段话跃入眼帘:

“7月15日,走访凤凰县苗寨。当地村民展示了一件特殊的莲花玉坠,据说是祖传之物,具有保佑平安的灵性。玉坠造型独特,莲瓣上有一道天然裂痕。”

王石安的指尖抚过那行字迹,莲瓣上的裂痕,和他胸前的玉坠完全一致!

日志继续写道:“村民说,这枚玉坠本是家族传承,被一位外来的读书人,对它特别感兴趣,花大价钱买走。”

王石安的呼吸急促起来。外来读书人...陈明远就是外来者!

“7月15日,与当地一位老妇人交谈。她提到,多年前曾有一个城里来的年轻人,与村里一位姑娘相恋,后来那姑娘未婚先孕,被家人强行带走。”

王石安的手开始发抖。

…未婚先孕?…被家人带走?莫非…与他被遗弃有关?

他继续翻阅,突然,一张照片从笔记本中滑落。

照片上是一位怀孕的女子,挺着大肚子,背景是湘西的山水。

女子面容清秀,但眼神中透着忧郁。她的脖子上,隐约可见一枚莲花玉坠!

王石安双腿一软,跌坐在地上。照片中的玉坠,和他的一模一样!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1985年7月,湘西苗寨,田玉兰。

田玉兰...这是他母亲的名字吗?是她吗?

王石安颤抖着拿起照片,泪水模糊了视线。

二十一年前的湘西,一位年轻的读书人,一位怀孕的苗族女子,一枚莲花玉坠...

所有的线索,终于串联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