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的老天爷!这……这都是来干嘛的?”张婶早上刚打开作坊院门,就被外面黑压压的人群吓得往后一退,差点绊倒在门槛上。

只见作坊门口的空地上,密密麻麻站了不下三四十号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个个伸长了脖子朝院里张望。刚子和大刘闻声赶来,也被这阵仗惊住了。林婉秋快步走出,看到这情景,先是一惊,随即恍然,低声道:“肯定是咱们贴出去的招工启事见效了。”昨天,为了应对激增的订单和经销商需求,陈锋决定立刻扩大生产,让刚子在附近几个街口和公告栏贴了招工启事,没想到反响如此热烈!但人多也意味着筛选和管理的压力骤增。

陈锋闻讯走出,扫了一眼人群,神色沉稳。他站上门口的石阶,声音洪亮:“各位乡亲,安静一下!我是陈锋,‘陈记辣条’的负责人。感谢大家捧场,我们这次主要是招生产工人,要求吃苦耐劳,手脚麻利,讲究卫生!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我亲自面试!”

人群骚动了一下,很快在刚子和大刘的维持下排起了长队。陈锋就在院门口摆了一张桌子,面试开始。

第一个是个眼神闪烁的年轻小伙,张口就问:“老板,一个月能给开多少钱?有休息天不?”

陈锋没直接回答,反问道:“你为什么想来我们这儿干?”

“听说你们这儿赚钱多啊!”小伙答得理所当然。

陈锋摇摇头,直接喊:“下一个!”

接着是个面容憨厚、手掌粗糙的中年汉子,陈锋问同样的问题,他搓着手,有些局促地说:“俺……俺有力气,能干活!家里娃等着交学费,就想找个稳定活儿,多赚点。”

陈锋点点头,又问了几个关于卫生习惯的问题,在本子上记下了他的名字。

面试持续了一上午,陈锋眼光毒辣,重点考察的是人品、态度和是否勤快。最终,他从几十号人里筛选出了八个看起来老实本分、身体健壮的新人,五男三女。

人员选定,接下来是安排。陈锋把张婶和李大妈叫到面前,当着所有人的面,郑重宣布:“张婶,李大妈,你们是作坊的老人,从我们最艰难的时候就跟着干,手艺好,人也可靠。从今天起,你们就是生产小组的组长!张婶带三个新人负责切条和调味,李大妈带另外五个新人负责包装和仓储。工钱每人每月加五块!”

张婶和李大妈愣住了,随即激动得眼圈发红,手足无措。“俺……俺们能行吗?”张婶声音都有些哽咽。

“我说行就行!”陈锋语气坚定,“把你们的手艺和要求,都教给新人!带着他们把活儿干好!”

这一刻,元老员工的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可和回报,忠诚得到了犒赏,极大地激励了所有人。

接着,陈锋又让林婉秋宣布了更详细的《员工守则》,包括上下班时间、卫生要求、奖惩制度(比如全勤奖、超产奖,以及损坏物资、违反卫生规定的处罚等)。新人们听得认真,也感受到了这家作坊的规范和正规,心里更加踏实。

新鲜血液的加入,让原本有些捉襟见肘的产能立刻得到了缓解。在新老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作坊的日产量轻松突破了八千根大关,而且还在稳步提升!林婉秋核算成本后发现,虽然人力成本增加了,但由于产量大幅提升,分摊到每根辣条上的固定成本反而有所下降,日纯利依然稳定在一百一十元左右,并且为承接更大的订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看着扩编后依旧井然有序、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陈锋和林婉秋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支团队,正朝着更加正规化、规模化的方向稳步前进。

然而,团队规模扩大,人员构成复杂,一个新的隐患也随之浮现。晚饭时,朵朵的一句无心童言,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湖心,让陈锋和林婉秋同时停下了筷子。

朵朵扒拉着饭碗,眨着大眼睛,奶声奶气地对林婉秋说:“妈妈,今天下午,有个新来的叔叔,老是在放香香粉(指核心香料)的柜子旁边转悠,还问张奶奶那里面是什么呀,好像很香的样子。张奶奶没告诉他,说那是爸爸管的。”

陈锋和林婉秋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担忧。林婉秋放下碗,压低声音对陈锋说:“人多眼杂,配方保密的问题,必须立刻解决!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是靠大家自觉了。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