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币战天王 > 第217章 破局之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国家部委联合下发的评估通知,像一道紧箍咒,牢牢套在了“金梭”项目的头上。陈曦带领的材料准备小组,连续一周几乎住在了办公室,将项目从立项到当前耦合研究的所有技术文档、预算明细、风险评估,梳理成了一座小山般的数据和报告。每一个数字,每一段论证,都必须经得起最严苛的推敲。

然而,陈曦深知,仅仅被动地准备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对手既然动用行政手段,就不会仅仅满足于拖延时间。他必须在递交报告的同时,展现出足以让任何质疑者闭嘴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他将目光投向了耦合研究中,那个由吴磊负责的、刚刚通过初步验证的“动态沙箱安全隔离模块”。这个模块的设计理念超前,安全性极高,但其真正的威力,尚未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展现。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陈曦脑中形成。

他找到了周启明,进行了一次密谈。

“周总,常规的汇报材料,我们一定会按时、保质完成。但我想,我们或许可以给评估组一个更直观的‘惊喜’。”陈曦开门见山。

周启明抬了抬眼皮:“哦?什么惊喜?”

“在评估组现场考察时,我们请求进行一次小范围的、实时的‘金梭’新架构与现有某关键金融业务系统的‘非侵入式’耦合演示。”陈曦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就用我们最新的动态沙箱模块。不触碰真实业务数据,但完整模拟真实业务压力和潜在风险场景,让评估组亲眼看看,新架构如何在保障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效率的跨越式提升。”

周启明沉默了,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这个提议极其冒险。现场演示,意味着没有任何事后修饰的余地,成功则一锤定音,失败则万劫不复。而且,选择哪个“关键金融业务系统”作为演示对象,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敏感的政治问题。

“你有多少把握?”周启明缓缓问道。

“技术层面,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陈曦回答得毫不犹豫,“剩下的百分之五,交给现场可能出现的、我们尚未模拟过的极端意外。但我相信,新架构的韧性足以应对。”

周启明盯着陈曦看了许久,仿佛在评估他这个决定背后的决心和底气。最终,他点了点头:“好!我来协调演示对象和评估组的现场安排。陈曦,这把刀,是你自己递出去的,要是卷了刃,后果你知道。”

“明白。”陈曦目光坚定。

就在陈曦为这场决定命运的现场演示全力以赴时,陈玥面临的专利狙击战和供应链封锁,也进入了最白热化的阶段。

联盟集体应诉基金虽然建立了起来,但国际官司的漫长和不确定性,依然像乌云一样笼罩在每一个成员企业头上。那家被美国制裁的模具厂,虽然在国内力量的帮助下,勉强找到了替代的软件和材料渠道,但成本和交货周期都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陈玥实验室新型材料的量产进度。

对手的“FUd”战术正在生效。联盟内部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应该暂时放缓国际市场开拓,专注于巩固国内;有人则建议陈玥考虑与某些国际巨头进行“技术交换”或“专利交叉授权”,以换取市场的通行证。

就在这内外交困的时刻,陈玥接到了刘总工程师的回电。

“陈博士,情况我了解了。”刘总工的声音依旧沉稳,“航天部门这边,可以给你们下两份紧急订单,采购量不大,但规格和要求是顶格的,用于某型在研航天器的关键子系统。这既是支持,也是考验。你们的材料如果能通过这次实际任务的检验,其价值和可靠性,将不言自明。”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航天级的订单,其象征意义和对技术可靠性的背书,远超任何商业合同。

“另外,”刘总工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微妙,“关于供应链的问题,我这边可以帮你牵个线,联系几家国内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他们可能在规模和名气上不如那些国际大厂,但在某些特定领域的工艺和技术沉淀上,有过人之处,而且……绝对可靠。”

陈玥瞬间明白了刘总工的深意。这是要帮助她打造一条完全自主可控、摆脱外部掣肘的供应链体系!

“太感谢您了,刘总工!”陈玥由衷地说道。

“先别急着谢我。”刘总工语气严肃起来,“订单和供应链,我们能帮你解决一部分。但国际上的专利官司和标准之争,最终还是要靠你们自己,靠过硬的技术和敢于亮剑的勇气。我听说,你们联盟内部,有人动摇了?”

陈玥心中一凛,知道刘总工的消息非常灵通。“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主流意见还是坚持走自主创新的路。”

“那就好。”刘总工沉声道,“关键时刻,立场不能模糊。有些仗,可以妥协;但有些仗,必须打到底,因为这关乎的,不仅仅是商业利益。”

挂断电话,陈玥感到一股暖流和更沉甸甸的责任。她立刻召集联盟核心成员,通报了航天订单和供应链替代方案的最新进展。

“航天部门的订单,是对我们技术最大的肯定!国内供应链的突破,意味着我们被人卡脖子的风险将大大降低!”陈玥环视众人,声音铿锵有力,“现在,是证明我们联盟价值的时候了!专利官司,我们必须打到底,而且要打赢!这不仅仅是为了几家企业,更是为了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制定的标准,中国人掌握的技术,不容任何人用卑劣手段诋毁和扼杀!”

她的坚定和刚刚获得的实质性支持,如同给摇摆不定的联盟成员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原本有些涣散的士气,重新凝聚起来。

决定命运的时刻,终于到来。

北京,“金梭”项目评估现场。

一个经过特殊布置的演示中心内,气氛凝重。来自多个部委的评估专家正襟危坐,周启明陪同在侧。郑院士也赫然在列,脸上依旧挂着那抹难以捉摸的微笑。

陈曦站在主控台前,深吸一口气,下达了演示开始的指令。

大屏幕上,代表“金梭”新架构的绿色数据流,与旁边代表某个国家级清算中心核心系统的蓝色数据流,在动态沙箱构建的透明隔离带中,开始了模拟交互。演示模拟了瞬间海量交易请求、网络延迟波动、甚至模拟黑客尝试数据注入等多种极端场景。

每一次,动态沙箱都如同最忠诚的卫士,精准地识别并隔离了所有异常,确保核心系统的蓝色数据流不受丝毫影响,而“金梭”的绿色数据流则在沙箱内高效完成了所有计算和响应。其反应速度、安全性和稳定性,让在场的评估专家们不时发出低声的惊叹。

郑院士脸上的笑容渐渐有些僵硬。

演示的最后,陈曦增加了一个预设的“压轴戏”——模拟一次针对耦合接口的、极其隐蔽的Apt(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当模拟攻击代码试图利用一个极其冷门的系统漏洞进行渗透时,动态沙箱的智能感知系统在毫秒级内就发出了最高级别的警报,并自动切断了该方向的所有数据链路,同时启动了溯源程序。

演示圆满成功!

会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几位主要评估专家看向陈曦的目光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赏。周启明微微颔首,紧绷的脸上也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

陈曦知道,他这把“破局之刃”,成功了。他用无可辩驳的技术实力,斩断了行政程序带来的逆流。

几乎在同一时间,陈玥联盟应对国际专利诉讼的战场上,也传来了第一个捷报。联盟律师团队在欧洲某国法院,成功申请到了对其中一项关键涉案专利的“临时无效宣告”!虽然只是临时措施,但极大地打击了“专利海盗”的气焰,也为联盟赢得了宝贵的喘息和反击时间。

东西方两座城市,兄妹二人几乎在同一时刻,挥舞着各自磨砺已久的“破局之刃”,劈开了眼前的困局。陈曦以技术实证破行政之围,陈玥以法律反击和战略合作为联盟杀出血路。

然而,他们都清楚,破局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郑院士背后的人不会甘心失败,国际对手的围剿也绝不会就此停止。破局之后,是更广阔、也更复杂的战场。但他们已经证明,自己拥有在绝境中亮剑、并且斩开一条生路的勇气与能力。这,就足够了。接下来的,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