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署令见他通情达理,脸上也露出些笑意,捋须道:

“既如此,老夫便按此细则,拟一道正式呈文,今日就递送门下省,转呈陛下御批。”

“只要陛下朱笔一划,此事便算彻底落定了。”

“有劳署令费心。”张勤再次道谢。

两人又说了几句关于日后太医署医官轮值坐诊的安排,气氛颇为融洽。

张勤明白,与周署令这位太医署的实际掌舵者打好关系,对杏林堂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谈完正事,张勤告辞出来。

刚走出太医署大门,便瞧见署衙门口的告示墙前围了几名官员,正指着墙上新贴的一份布告议论。

张勤走近一看,是礼部与吏部联署的公文。

公文要求各衙门凡在京六品以上官员,明日巳时初(上午九点)皆需至明德门外,依班序列队,恭迎太子殿下凯旋銮驾。

张勤这才恍然想起老师昨日提及的太子归期。

自己身为司农寺丞,虽品级不高,但属东宫出身,这等场合是必定要到的。

他正看着布告,旁边一位身着绿袍的官员认出他,拱手笑道:

“张丞,明日迎候,我等怕是都要站后头些,你可是东宫近臣,或许能靠前些,沾沾殿下的凯旋喜气!”

张勤忙谦逊还礼:“李主事说笑了,下官人微言轻,依制站班便是。”

心中却想,明日那等场合,秦王、齐王乃至文武重臣皆在,自己还需谨言慎行,莫要出了差错才好。

他记下时辰地点,便转身离开,心里盘算着明日该穿哪件官服,需得提前准备妥当。

从太医署出来,张勤没急着回东宫,先拐回了张宅。

进了院门,就见苏怡正在廊下翻晒前几日采买的药材,小心地将有些潮气的草药摊在竹匾里。

张勤唤了一声,苏怡闻声抬头,见他回来,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上来:“郎君回来了?署里事忙完了?”

她注意到张勤神色轻松,便问:“看郎君脸色,事情可是顺利?”

“嗯,刚和周署令谈妥了。”张勤和她一起走到廊下的石凳坐下,小禾端上两碗温茶。

张勤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才道:“太医署那边,关于杏林堂用药的章程,定下来了。”

苏怡专注地听着:“署令怎么说?”

“规矩定得细,但也算公道。”张勤将周署令拟定的条款大致说了一遍。

每月需提前报备用药种类数量,由署里指定的三家官药商供应,价格会低些。

药材送到后,还得由当日坐诊的太医署医官验看签字才能入库。每旬还要把用药记录抄送一份去署里备案。

苏怡仔细听着,思索片刻。

听着是繁琐些,可这样一来,药材来路正,用量清,旁人也就抓不到错处了。

接着点头道补充:“只是…这每日验看入库,咱们馆里也得有专人负责对接,账目更要记得清清楚楚。”

“是这么个理儿。”张勤赞同道,“这事开馆前就得定好人选,立好规矩。”

“周署令说,今日就把呈文递上去,等陛下朱批下来,咱们就能按章办事了。”

苏怡脸上露出些笑意,等章程正式下来,这就着手整理药材名录,把常用和珍稀的分列清楚,也好提前报备。

张勤看着她被阳光晒得微红的脸颊,轻声的说了辛苦,心里也踏实了些。

他顿了顿,拿出周署令多给的一份监管药材名录,递给了苏怡。

话锋一转,他提及了刚才在署衙门口看到的布告,明日巳时,太子殿下凯旋,百官需至明德门外迎候。

自己身为东宫属官,也得去。

苏怡闻言,忙道:“这是大事,郎君明日早些起身,官服我让小禾再熨烫一遍。”

她想起什么,又问:“迎候礼仪可繁琐?要站许久吧?今日郎君早些歇息才好。”

“无妨,站班而已。”张勤笑了笑,“只是提醒你一声,明日我恐怕要晚些回来。”

“我省得了。”苏怡点头,“灶上会温着羹汤。”

又说了一会儿医馆筹备的琐事,张勤见日头偏西,便起身道别。

“我再去东宫点个卯,把今日之事回禀老师。你忙完也早些歇着,别累着了。”

“郎君自去忙,我晓得。”苏怡送他到院门口,看着他走远,才转身回到廊下,继续整理那些药材。

次日巳时初,明德门外已是旌旗招展,冠盖云集。

李渊身着衮冕,端坐于御辇之上,文武百官按品级肃立两侧,气氛庄重而热烈。

张勤这次的位置比上次擒双王回京可靠前了不少,站在东宫属官的队列中段,能清晰地看到御辇和前排的亲王重臣。

远处烟尘扬起,蹄声如雷,太子李建成亲率的凯旋之师终于出现了。

队伍渐行渐近,盔甲鲜明,刀枪耀目,军容鼎盛。

走在最前面的正是太子李建成,一身戎装,意气风发。

而队伍的后方,则用绳索串连着数十名垂头丧气的俘虏,为首一人披头散发,身着残破将领服饰,正是叛将刘仚成及其主要部属。

銮驾行至御前百步,李建成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儿臣奉旨平叛,幸不辱命,今已荡平逆寇,献俘阙下!吾皇万岁!”

身后将士齐声山呼万岁,声震四野。

李渊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抬手虚扶:“皇儿辛苦了,平身。”

接着,一名内侍上前,展开黄绫敕书,高声宣读:“制曰:逆贼刘仚成等,悖逆天道,祸乱河东……”

“今既成擒,着即投入战俘营,罚作苦役,以儆效尤!”

“此番出征将士,阵亡者从优抚恤,家属免赋三年。”

“生还者论功行赏,一应封赐,由兵部、吏部会同太子府核议施行!”

敕令宣读完毕,将士再次欢呼。

刘仚成等人被军士押解下去,等待他们的将是漫长的劳役生涯。

隆重的迎师仪式后,圣驾与凯旋军队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浩浩荡荡进入长安城。

城内早已万人空巷,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不绝于耳。

当晚,太极宫内大摆庆功宴席。

张勤作为东宫属官,亦有幸列席,虽位置靠后,但也能感受到殿内洋溢的喜庆与荣耀之气。

御座之下,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等同坐一席,看似兄友弟恭,其乐融融。

酒过三巡,李世民举杯向李建成敬酒,声音清朗,带着由衷的赞叹。

“大哥此番用兵,真如雷霆电掣,迅疾无比!”

“自出兵至平定,不过两月,堪称经典之战!弟佩服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