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 > 第57章 青铜残片,异动再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章 青铜残片,异动再起

穹窿山的暮色总是来得格外早。斜阳透过竹篾窗隙,在茅屋泥地上切割出几道暖金色的光痕。林越正俯身整理墙角那只伴随他辗转千里的旧行囊,指尖触到囊底一块冷硬物件时,微微一顿。触感熟悉而陌生,他小心地将它取出——正是那片将他带来这个时代的青铜残片。岁月并未在其上留下过多痕迹,那些云雷纹依旧诡谲难辨,只是边缘更显温润,仿佛浸透了春秋十余载的烽火与月光。

正当他摩挲着这片连接两个时空的信物,心中感慨万千时,残片中心竟毫无征兆地漾起一圈极淡的、如水纹般的微光。那光晕幽蓝,并非烛火反射,而是自内而外隐隐透出,在他掌心若有若无地脉动,仿佛一颗沉睡已久的心脏正在缓缓苏醒。

林越的心猛地一跳,呼吸几乎停滞。这异象是他穿越以来头一次见到。一个清晰又尖锐的念头撞入脑海:这或许是归去的征兆?是时空罅隙再次张开的信号?他怔怔地看着那微光,一时间,现代都市的车水马龙、图书馆的书香、亲友的面容,与眼前穹窿山的松涛、茅屋的静谧、十余年来与孙武并肩的点点滴滴,交织冲撞,让他心乱如麻。

他攥紧残片,快步走出茅屋。孙武正坐在院中一块青石上,就着最后的天光审阅最新修订的《九地篇》竹简。他的侧影在暮色中显得沉静而专注,鬓角已染上几缕风霜,但脊背依旧挺直如松。

“先生,”林越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将掌心摊开,“您看此物。”

孙武闻声抬头,目光落在青铜残片上那抹未散的幽蓝光晕上,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一种了然般的沉静。他并未立即触碰,只是细细端详片刻,而后抬眼望向林越,语气平和却洞悉一切:“此物灵光内蕴,非比寻常。昔日你突兀而来,我便疑心与它有关。如今异动再起,其中蕴含之力,恐非此世所能理解。”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林越,它既不属于这个刀兵四起的时代,或许,也到了该带你回去的时候了。”

这番话语气平静,却字字敲在林越心坎上。这些年来,他早已将孙武视为亦师亦友的至亲。从临淄初遇的意气相投,到吴宫献策的肝胆相照,从柏举之战的并肩浴血,到如今穹窿山下的耕读着述……无数画面瞬间涌上心头。他喉头哽咽:“先生,我……”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不知从何说起。不舍是真,对未知归途的惶惑也是真。

孙武将他的挣扎尽收眼底,微微一笑,那笑容里有欣慰,亦有淡淡的离愁。他伸手轻轻拍了拍林越的肩臂,动作一如往昔般沉稳有力:“聚散离合,本是天道。你能来此一遭,与我共着兵书,见证吴楚兴衰,已是莫大机缘。《孙子兵法》能得你襄助,补益良多,融汇后世智慧,其光芒必能照耀更远。此乃天意,亦是你我之幸。”他重新将目光投向那片青铜残片,幽光已渐渐隐去,恢复成古朴模样,“只是,莫要辜负了这番际遇。你来自后世,当知这兵书所言,绝非仅限沙场争锋。”

林越重重颔首,紧紧握住残片,冰冷坚硬的触感让他心绪稍定。他明白孙武的未尽之言——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安国全军之道”。这智慧,需要传递给未来,应用于更广阔的天地。

是夜,林越辗转难眠。青铜残片静静枕在头边,再无异常。他听着窗外山风过耳,虫鸣唧唧,心中已暗自下定决心:若归期将至,那么在离开前的每一刻,都要竭尽全力,协助先生将这部凝聚了两人心血、融通了古今智慧的兵家圣典,臻于至善。这不仅是对孙武的承诺,亦是对历史的责任,更是他这段奇遇最完满的句读。

月光如水,漫过窗棂,洒在案头那叠厚厚的竹简上。林越知道,那上面刻写的,不仅是冷冰冰的战略战术,更是一位先贤对和平的渴望,以及一段跨越两千五百年的深厚情谊。而这,或许才是那青铜残片所引动的,最深沉的共鸣。

如果这个故事触动了你——请【点赞】,在评论区【留言】,或是【转发】给最懂你的那个人。你的每一个互动,都是这个故事继续生长的光。点击【送礼】,精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