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 > 第28章 郢城秩序,军纪考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章 郢城秩序,军纪考验

林越站在郢都高大的城墙下,仰望着这座曾经让伍子胥魂牵梦绕的楚国王都。城门洞开,吴军士兵如潮水般涌入,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五战五捷的辉煌战绩让每一个吴军士兵脸上都洋溢着胜利者的骄傲,却也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我们终于做到了。”孙武策马来到林越身边,目光复杂地扫视着这座即将易主的都城。

林越点头,心中却升起一丝不安。他太了解历史了——攻克敌国都城往往是一场更大考验的开始。

军纪涣散

入城不到半日,问题便出现了。

林越奉命巡视城西区域时,一阵哭喊声引起了他的注意。循声而去,只见几名吴军士兵正从一户民宅中拖拽财物,一位老妇人跪地哀求,却被粗暴地推开。

“住手!”林越厉声喝道。

士兵们愣了一下,见来者只是孙武身边的谋士,并非高级将领,便不以为意。

“林参军,这里没你的事。”一个满脸横肉的百夫长咧嘴笑道,“弟兄们拼死拼活打下郢都,拿点战利品怎么了?”

“孙将军有令,不得骚扰百姓!”林越强压怒火。

“将军们在宫殿里清点楚王的财宝,哪有空管这些小事?”另一名士兵讥讽道,随手将一只铜鼎扔进行囊。

林越意识到,军纪涣散已不是个别现象。他迅速赶往孙武所在的临时指挥所——原楚国的司马府。

孙武的决断

孙武正在与伍子胥商讨布防事宜,见林越匆忙进来,眉头微皱:“何事如此慌张?”

林越将所见所闻如实禀报,伍子胥听后却不以为然:“士兵们浴血奋战,有所索取也是人之常情。楚国百姓受楚王暴政已久,我吴军入城,他们理应献上供奉。”

“伍大人此言差矣。”林越急道,“《孙子兵法》有云:‘上下同欲者胜’。我们若想长久占领郢都,必须赢得民心。军纪涣散不仅会失去民心,更可能导致全军崩溃。”

孙武沉默片刻,目光锐利如刀:“林越说得对。‘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我们攻下了郢都,若不能巩固战果,反而会引来灾祸。”

伍子胥还想争辩,孙武已起身下令:“传令全军,立即停止一切抢掠行为,所有部队返回指定驻扎区域。违令者,军法处置!”

立威严纪

命令下达后,抵抗之声不绝于耳。不少将领认为孙武小题大做,甚至有人公然违抗命令。

孙武深知,此刻退让一步,军纪将彻底崩坏。他立即召集全军高级将领到郢都中央广场。

广场上,被抓获的抢掠士兵跪成一排,周围围满了好奇而又恐惧的郢都百姓。

“将军饶命啊!我们只是拿了点小东西...”一名士兵哭喊着。

孙武面如寒霜,目光扫过在场的将领和士兵:“我军之所以能够五战五捷,靠的是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今日入郢都,有人以为大功告成,可以为所欲为。大错特错!”

他走到那名百夫长面前:“我且问你,《孙子兵法》如何论述军队纪律?”

百夫长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孙武声音冷峻,“平日不严格贯彻命令,教育士兵,战时就难以指挥。今日你们违抗军令,抢劫百姓,明日就可能违抗作战命令,导致全军覆没!”

林越站在一旁,看着孙武执法如山的身影,不禁想起现代军队中“军民鱼水情”的重要性。他上前一步,低声道:“将军,可否让我向将士们说明利害?”

孙武点头同意。

林越面向众将士:“诸位可知为何楚军数量远超我军,却一败涂地?不仅是因为孙将军指挥得当,更是因为楚国统治腐败,失去民心。‘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如果我们现在开始欺压百姓,与楚王何异?吴军必将重蹈楚军覆辙!”

他的话通俗易懂,不少士兵陷入沉思。

安抚民心

随后,孙武做出了一系列安排:首先,将抢掠的士兵按军法处置,首恶者斩首示众,从犯杖责;其次,将所有抢掠的财物归还原主,无法归还的充公作为军需;最后,张贴安民告示,承诺保护郢都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林越主动请缨,负责与当地百姓沟通。他利用现代公关技巧,组织了几场“军民座谈会”,让楚国百姓表达诉求,同时也向百姓解释吴军的政策。

“孙将军有令,吴军入郢都,只为推翻暴政,不为欺压百姓。”林越用刚学会的楚地方言说道,“从今日起,若有士兵骚扰百姓,可直接向军纪督察举报,必将严惩不贷。”

一位老者颤巍巍地问:“大人,楚王已逃,赋税可还征收?”

林越看向孙武,孙武点头示意他自己决定。林越回想《孙子兵法》中“因粮于敌”的智慧,答道:“今年赋税减半,明年视收成再定。吴军粮草自会筹措,不增加郢都百姓负担。”

消息传出,百姓欢呼雀跃,对吴军的抵触情绪大大缓解。

暗流涌动

然而,平静表面下暗流涌动。当晚,孙武与林越在临时书房分析局势。

“伍子胥今日虽未再反对整顿军纪,但我看他心中不满。”林越忧心忡忡。

孙武叹息:“子胥复仇心切,难以看到长远利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个人恩怨与国家大计,孰轻孰重,他尚未参透。”

林越点头,想起历史上伍子胥的结局,不禁黯然。他转换话题:“将军,我今日巡视时,发现有些楚国旧贵族暗中活动,可能正在策划反抗。”

“意料之中。”孙武平静地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已派人密切监视这些人的动向。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尽快恢复郢都的正常秩序,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吴军统治的好处。”

意外发现

次日,林越在整理楚国王宫档案时,有了意外发现。一批竹简详细记录了楚国各地的兵力部署、粮仓位置和贵族矛盾。

“将军,这些情报极为重要!”林越兴奋地向孙武报告,“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精准掌握楚国残余势力的动向,还能利用贵族之间的矛盾分化他们。”

孙武仔细翻阅竹简,眼中闪过赞赏之色:“‘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这些情报正是我们需要的‘先知’。”

他当即下令组织专人分析这些档案,并根据情报调整布防和治理策略。

秩序初定

经过三天雷厉风行的整顿,郢都的秩序基本恢复。市集重新开张,百姓生活逐渐正常。更让林越欣慰的是,吴军士兵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转变,从最初的征服者姿态,转变为守纪律的驻防军。

黄昏时分,孙武与林越登上郢都城墙,俯瞰渐趋平静的都城。

“一个月前,我们还在汉水对岸与楚军对峙。如今,郢都已在脚下。”孙武感慨道,“然而,征服易,守成难。”

林越点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们攻下了郢都,但如何让楚人心服口服,才是真正的考验。”

孙武欣赏地看了林越一眼:“你对我兵法的理解,日益精进了。”

正当两人交谈时,一匹快马疾驰而至,信使呈上紧急军报:秦国已应楚国之请,派兵东进,先锋已至楚西境!

孙武展开军报,面色凝重。林越心中一震——历史的车轮,正按照他熟知的方向前进,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夜幕降临郢都,这座千年古城的命运,再次悬而未决。

如果这个故事触动了你——请【点赞】,在评论区【留言】,或是【转发】给最懂你的那个人。你的每一个互动,都是这个故事继续生长的光。点击【送礼】,精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