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 > 第26章 清发水半渡而击,扩大战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章 清发水半渡而击,扩大战果

马蹄踏碎河岸的泥泞,吴军的旌旗在初夏的风中猎猎作响,卷着血腥与汗水的味道。林越勒紧缰绳,紧随在孙武身侧,目光投向不远处喧嚣的清发水。

楚军的溃败,如同决堤的洪水,从柏举那片染血的山野一路蔓延至此。丢盔弃甲的士兵,失却主人的战车,还有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绝望喘息,构成了兵败如山倒的惨烈图景。幸存的楚军正像受惊的蚁群,争先恐后地扑向不算宽阔的河面,木筏、皮囊,甚至抱着断木,只求尽快逃离身后那支如影随形的吴国雄师。

“大将军!楚军已乱,正是追击全歼的大好时机!”一员吴军裨将按捺不住激动,指着河面混乱的景象,声音因兴奋而微微颤抖,“请下令进攻,末将愿为先锋!”

“是啊,大将军!趁其渡河,一击可定!”周围几位将领纷纷附和,眼中闪烁着建功立业的渴望。连续的大胜,尤其是柏举那场以少胜多的辉煌战役,让这支由孙武一手锤炼出来的军队充满了自信甚至是一丝骄狂。

孙武端坐马上,面容沉静如水,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锐利地扫视着整个河滩。他抬起手,轻轻摆了摆,止住了众将的请战之声。“不可。”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兵法》有云,‘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刻若逼之过急,彼等自知无路可退,必舍命相搏,困兽之斗,其势反烈。我军纵然能胜,亦要付出不小代价。”

他的目光转向身旁的林越:“林越,你如何看?”

林越心中一动,孙武这是在考校他,也是借他之口,向众将阐释更深层的战术思想。他深吸一口气,结合自己所学的历史与军事知识,清晰地说道:“大将军明鉴。‘兵之情主速’,然亦需‘因利而制权’。眼下楚军军心已溃,求生之念远胜战意。他们争相渡河,阵型散乱,首尾不能相顾。若我军此时进攻,他们虽慌,却可能因绝望而短暂凝聚。不如……”他顿了顿,指向河中,“待其半数已渡,半数未渡之际。已渡者心存侥幸,未渡者心急如焚,整个队伍处于最脆弱、最混乱的节点。届时我军以雷霆之势击其半渡,已渡者难以回援,未渡者无心恋战,必将土崩瓦解。此正所谓‘击其惰归’。”

孙武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微微颔首:“正是此理。‘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此时楚军之‘实’,在于狗急跳墙之勇;待其半渡,其‘虚’自现。传令下去,各部依旗号行事,偃旗息鼓,隐蔽待机,不得妄动!”

军令如山,躁动的吴军立刻安静下来,如同潜伏在草丛中的猎豹,收敛起爪牙,默默注视着猎物一步步踏入陷阱。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流逝。河面上的楚军见吴军并未立刻追击,恐慌稍减,渡河的动作更加混乱,为了争夺渡河工具,甚至发生了内讧和踩踏。林越能清晰地看到,一些楚军军官在声嘶力竭地呼喝,试图维持秩序,但在求生的本能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终于,大约有半数楚军跌跌撞撞地爬上了对岸,有的瘫软在地,有的则头也不回地向南逃窜。而河中央和北岸,仍有大量士兵在挣扎,队伍拉得极长,彻底断成了两截。

时机到了!

孙武眼中精光暴涨,手中令旗猛地挥下!

“进攻!”

刹那间,战鼓擂动,声震四野!早已蓄势待发的吴军锐士,如同离弦之箭,从隐蔽处呼啸而出!弓箭手占据制高点,箭矢如飞蝗般泼向河滩和河中的楚军;步兵结成严整的锋矢阵形,如同热刀切油,狠狠楔入北岸混乱的敌群;更有水性好的士卒,直接泅渡发起攻击。

果然如孙武和林越所料,突遭袭击,北岸和河中的楚军彻底崩溃。他们本已筋疲力尽,士气低落,此刻见吴军势不可挡,哪里还有抵抗的意志?哭喊声、求饶声、落水声此起彼伏,许多人直接丢弃武器,跪地请降。而对岸刚刚逃得性命的楚军,眼睁睁看着同胞被屠戮,非但没有回援的勇气,反而跑得更快,生怕慢了一步,吴军就渡河追来。

战斗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清发水被染成了淡淡的红色,楚军的尸体和辎重堵塞了部分河道。

林越骑在马上,看着眼前的场景,心情复杂。作为现代人,他本能地对这种血腥场面感到不适。但身处这个弱肉强食的春秋末世,他更深切地理解了孙武那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沉重。战争的残酷,就是为了守护更多人必须付出的代价。孙武的决策,正是在最小化吴军伤亡的同时,最大化地打击敌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仁”与“智”的体现。

孙武策马来到林越身边,望着正在清扫战场的部队,缓缓道:“林越,你可知为何此战能如此顺利?”

林越收敛心神,答道:“因大将军精准把握了战机,利用了‘势’。”

“不错。”孙武目光深远,“‘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为将者,不仅要善用己方之士气,更要善于利用敌方之败势。势如张弩,节如发机,把握其节奏,方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柏举之战,破其大势;清发之水,摧其残势。楚军经此一败,已难成建制抵抗矣。”

林越心中凛然,孙武这是在将他的用兵之道,倾囊相授。清发水畔这“半渡而击”的一课,比任何兵书上的文字都更加生动和深刻。他望向南方,吴军剑指郢都的道路,似乎又平坦了许多。然而,一股隐忧也随之浮现:取得如此辉煌胜利的吴军,能否在接下来的行动中,继续保持这样的纪律和清醒?尤其是面对那座象征着楚国百年荣耀的郢都时。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那枚伴随他穿越的青铜残片,冰凉的触感让他心神稍定。前方的路,注定不会平坦。

如果这个故事触动了你——请【点赞】,在评论区【留言】,或是【转发】给最懂你的那个人。你的每一个互动,都是这个故事继续生长的光。点击【送礼】,精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