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 > 第39章 夫椒之战,大败越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章 夫椒之战,大败越军

姑苏城外,三万吴军列阵如林。青铜戈矛在烈日下泛着冷光,战旗猎猎作响,旗上“吴”字如刀劈斧凿。夫差一身玄甲,按剑立于战车之上,目光扫过肃杀的军阵,最终落在身旁的孙武与林越身上。

“两年秣马厉兵,今日当雪槜李之耻!”夫差声若洪钟,眼中燃着复仇的火焰。

孙武微微颔首,手中竹简轻点沙盘上的夫椒山地势:“越军依山傍水布阵,勾践欲借地利耗我锐气。然其阵型前重后轻,侧翼水军薄弱——此乃‘翼虚’之弊。”

林越闻言,立刻补充道:“我军可遣水师沿胥江迂回,断其粮道;步卒以‘锥形阵’正面佯攻,待其阵脚动摇,水陆夹击必可破敌。”他指尖划过沙盘上一条隐蔽水道,那里正是数月前他亲自带斥候勘测出的捷径。

孙武眼中掠过赞许:“林参军此计,暗合《兵法·虚实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他转向夫差,“此战关键,在于让勾践误判我军主攻方向。”

战鼓擂响时,越军阵前的勾践尚在冷笑。吴军步卒如潮水般涌向山麓,箭矢蔽空,却始终未能突破越军以巨盾构筑的防线。

“夫差不过匹夫之勇!”勾践对范蠡嗤笑,“待其力竭,我军两翼合围……”

话音未落,忽见胥江方向浓烟滚滚!原来吴军水师早已借着晨雾潜伏至越军水寨后方,以火船突袭。越军战船尚未起锚便被烈焰吞噬,哭嚎声震天。几乎同时,吴军阵中突然变阵——原本密集的方阵迅速裂为数支尖刀般的纵队,直插越军侧翼!

“怎么可能?!”勾践骇然发现,吴军步卒的佯攻竟全是诱饵!真正的杀招是水师焚寨与侧翼突袭的配合!

沙盘前的推演此刻化为现实:孙武伫立指挥高台,令旗翻飞如鹰隼展翅;林越则率一队精锐弩手占据制高点,以弩机精准狙杀越军旗手。每当越军试图重整阵型,弩箭便呼啸而至,令其指挥陷入混乱。

“《谋攻篇》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孙武望着溃散的越军,对身旁喘息的林越道,“今日之胜,不在强攻,而在伐谋。”

林越抹去额间汗水,想起现代军事中的“体系作战”理念,不禁感慨:“先生以正合、以奇胜,实则构建了一套战场系统——水军为矛,步卒为盾,弩机为眼,缺一不可。”

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在午后。越军大将灵姑浮率死士反扑,直冲吴王战车!千钧一发之际,孙武令旗疾挥,吴军阵中突然推出数十辆蒙皮木车——竟是林越依《墨子·备城门》所载改进的“行堑车”!车板陡立如城墙,越军战马撞上后纷纷栽倒,吴军趁势以长戟绞杀。

“器械之利,亦需用之得法。”孙武轻抚行堑车上的划痕,“林越,你曾言后世有‘科技赋能’之说,今日可见一斑。”

暮色降临时,夫椒山已成血山。越军尸横遍野,勾践在范蠡护卫下带着残兵仓皇南逃。吴军追至会稽山下,将整座山围得铁桶一般。

夫差志得意满,欲下令强攻。孙武却拦阻道:“《作战篇》有言:‘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勾践困兽犹斗,强攻徒增伤亡。不如围而不攻,断其粮水,迫其自溃。”

林越眺望山间隐约的越军旗帜,低声道:“勾践若降,大王当如何处置?”

孙武沉默良久。山风卷起他斑白的鬓发,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胜易守难难。夫差若被复仇蒙蔽双眼,恐将重蹈阖闾覆辙。”

突然,林越怀中的青铜残片微微发烫——穿越以来,此物首次在战场产生异动!他悄然按紧胸口,只见残片纹路竟与山下某处地脉走向隐隐重合……

当吴军在山脚扎营时,林越独坐帐中展开残片。微弱蓝光投射出扭曲图案,似地图又似星象。他猛然想起史料记载:夫椒之战后,勾践曾借密道遁走!难道残片在警示什么?

帐外忽传来脚步声。孙武掀帘而入,递来一壶热酒:“可是思乡?”

林越攥紧残片,终是隐下异象,只举杯笑道:“在下只是感慨——历史洪流中,胜败皆非终点。”

月光浸透营帐,二人对饮无言。远处会稽山上,勾践正跪地对天立誓:“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而姑苏城中,伯嚭已悄悄收起越国送来的夜明珠……

如果这个故事触动了你——请【点赞】,在评论区【留言】,或是【转发】给最懂你的那个人。你的每一个互动,都是这个故事继续生长的光。点击【送礼】,精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