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 第132章 仙霞天险与义士来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2章 仙霞天险与义士来投

第132章:仙霞天险与义士来投

寒风裹挟着雪粒,抽打在蜿蜒的山路上。赵高翔率领的八千精锐,如同一支沉默的利箭,在闽北的群山中向着浦城方向疾行。越是往北,地势越发险峻,仿佛天地在这里皱起了眉头。

赵高翔勒马驻足,望向北方那隐在铅灰色天幕下的连绵山影。无需地图,每一个熟悉东南地理的人都知道,那里横亘着一条连接浙闽两省的千年血脉——仙霞古道。

此道北起浙江江山,南至福建浦城,全长一百余公里,其间层峦叠嶂,沟壑纵横。而这条古道的锁钥,便是那座号称“两浙之锁钥,八闽之咽喉”的仙霞关。

“侯爷,前面就是仙霞岭地界了。”张鼐指着前方巍峨的山脉,语气凝重,“听闻这仙霞关沿线,除了主关,还有廿八都、枫岭、大龙岗等好几处险要隘口,都驻有清军。而我们要打的浦城,就是这仙霞关群在南面的门户。拿下浦城,仙霞关便暴露在我军兵锋之下。”

赵高翔默默点头,目光深邃。他深知,博洛派重兵防守此地,绝非无的放矢。欲取仙霞,必先克浦城。而守卫浦城的,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对手。

根据林锐军情司拼凑来的情报,浦城守将乃是清军提督东营副总兵李绣。此人并非南明降将,而是在鞑子入关前就已投效的“老汉军”,对清廷的忠诚度远非那些新附军可比。自上任伊始,李绣便不遗余力地修缮浦城墙防,将其打造成一个坚固的堡垒。

与他搭档的浦城县令李葆贞,籍贯奉天广宁(今辽宁北镇),亦是力主防守的强硬派。

这对搭档手上,沾满了抗清义军的鲜血。就在数月前,一支号称数万的农民军曾试图攻打浦城,在城外的万安桥畔与李绣所部激战。李绣率清兵奋勇阻击,竟斩杀农民军千余人,挫败了其第一次进攻。

不久后,又有一股以王祁为首的义军攻占浦城近郊的梅溪,李绣再次展现出其用兵的狠辣与果断,连夜率军驰援,趁夜突袭,再次击败义军,稳固了浦城外围。

原来清军占领福建后很多明朝的官员或者地主士绅是不满的。那个名叫王祁的义军首领率部北伐,直捣浦城,其兵锋甚至一度占领了仙霞岭部分地段,对浦城形成了合围之势。

然而,李绣与县令李葆贞联手,在浦城郊外的九秋、陂头、下里坂等地与王祁部展开多轮血战,最终凭借更强的组织度和装备,击溃了这支南明大军,此战,李绣成功保住了清军在闽北的战略要地,其名也因此在闽北义军中传开,带着几分畏惧与恨意。

“李绣……是个劲敌。”赵高翔心中默念。正当他思索破敌之策时,前锋斥候飞马来报:

“禀侯爷!前方山道发现一支军队,约两千余人,打着残破的明军旗号,队伍散乱,似是败军!”

赵高翔眉头一拧:“败军?可知主将是谁?”

“旗号模糊,但对方见到我们前哨,并未惊慌,反而派人来接洽,称其首领姓王,单名一个‘祁’字!”

“王祁?”赵高翔与张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刚刚还在情报中看到这个名字,此刻竟在战场上相遇了。

“传令全军,戒备前行。带对方主将来见我。”赵高翔沉声道,心中已有了计较。

不多时,一名身材不算高大,但筋骨强健、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与坚毅的将领,在数名亲卫的跟随下,来到赵高翔马前。他甲胄上沾满泥污,多处破损,脸上还有一道未完全愈合的伤疤,正是连日苦战留下的印记。

来人抬头,看到端坐马上的赵高翔,以及周围军容严整、杀气内蕴的数千精锐,眼中闪过一丝惊异,随即化为一种复杂的情绪,有羞愧,有期盼。他深吸一口气,推开想要搀扶的亲兵,上前几步,抱拳躬身,声音因疲惫而沙哑,却异常清晰:

“败军之将王祁,参见靖朔侯赵侯爷!”

赵高翔没有立刻说话,目光如实质般落在王祁身上,审视着这个屡败屡战、让李绣也颇为头疼的义军首领。片刻后,他翻身下马,走上前亲手扶起王祁:

“王将军请起。赵某久闻将军大名,率义师转战闽北,屡抗强虏,忠勇可嘉!今日得见,幸甚!”

王祁没想到赵高翔如此礼遇,一时有些激动,虎目微红:“侯爷……王某无能,数次败于李绣那狗贼之手,折损了许多弟兄,实在……实在无颜面对侯爷赞誉。”

“胜败乃兵家常事。”赵高翔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诚恳,“李绣乃清军宿将,兵精粮足,据城而守。将军以义师与之周旋,能屡败屡起,一度兵临仙霞,已属不易。这闽北之地,像将军这般不屈不挠的义士越多,鞑子便越难安寝!”

这话说到了王祁的心坎里,他重重一叹:“侯爷明鉴!这闽北、浙南,乃至整个江南,心里向着大明、不服鞑子统治的百姓义士大有人在!只是……只是缺乏主心骨,各自为战,就像没头的苍蝇,空有一腔热血,却总被清军各个击破……”他身后那两千多衣衫褴褛但眼神依旧倔强的士兵,就是这番话最好的注脚。

王祁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赵高翔,突然单膝跪地,抱拳过头:“侯爷!王某与麾下两千弟兄,敬仰侯爷威名久矣!知侯爷军纪严明,一心抗清,更在闽北连战连捷!我等愿投效侯爷麾下,牵马坠蹬,任凭驱策,只求能跟着侯爷,杀鞑子,报国仇!还请侯爷收留!”

他身后的士兵们也齐刷刷跪倒一片,虽然沉默,但那渴望的眼神已说明了一切。他们被打散了,打败了,但抗清的意志未曾熄灭,如今见到了真正能带领他们走下去的明灯,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汇聚。

赵高翔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感慨。他再次扶起王祁,目光扫过那些饱经风霜的面孔,朗声道:“王将军请起,诸位弟兄请起!天下抗清本是一家!你们都是好样的汉子,我赵高翔岂有拒之门外之理?”

他拉起王祁的手,面向八千本部精锐和这两千新附的义军,声音传遍山野:“从今日起,王祁将军及其麾下将士,便是我赵高翔的兄弟,是我抗清大军的一员!我们将并肩作战,共克浦城,剑指仙霞!”

“愿追随侯爷!”王祁激动地大声回应。

“愿追随侯爷!”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在峡谷中回荡,新旧两股力量,在这一刻因共同的目标而融合。赵高翔的麾下,再添一员熟悉本地敌情的悍将,而攻打浦城、进军仙霞关的征途,也因这支意外来投的义军,增添了新的变数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