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和亲?王爷他有点难缠 > 第281章 不在其位,亦能谋其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1章 不在其位,亦能谋其政

陆其琛执棋的手顿在半空,久久未落。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安湄。几个月来,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地、长时间地与她对视。他的眼中不再是死寂的麻木,而是翻滚着震惊、愤怒,以及一种被深深刺痛了的……无力感。

他为了救灾,几乎耗尽心力和私财,甚至因此丢了权位,换来的竟是这般结果?那些人,为了扳倒他,竟可以视万千生灵如草芥?

“为何……告诉我这些?”他的声音干涩无比。

安湄迎着他的目光,语气清冷:“妾身并非为王爷抱不平。只是觉得,那些百姓,不该成为权力倾轧的牺牲品。王爷如今虽不在其位,但或许……仍有能做的事。”

她说完,微微颔首,转身便欲离开。

“等等。”陆其琛忽然叫住她。

安湄停下脚步,却没有回头。

身后传来陆其琛挣扎着站起身,以及因为腿伤而导致的轻微吸气声。他走到书案前,提起笔,飞快地写下一封信,盖上自己的私印,然后封好。

他将信递给安湄,目光复杂地看着她:“这封信……或许能调动我在北境军中残留的些许旧部,至少……能保证一部分粮草送到该去的地方。但如何送出去,送到谁手上……需要你的人。”

他将自己的软肋和最后一点力量,交给了这个他曾经深深伤害、也一直防备着的女人。

安湄转过身,看着他手中的信,又看向他眼中那抹孤注一掷的、残存的光火。她没有立刻去接。

“王爷信我?”她问,语气听不出情绪。

陆其琛惨然一笑:“如今……我还有什么可失去的?又还有什么人……可信?”

安湄沉默片刻,终于伸手接过了那封信。信纸微凉,却仿佛带着千斤重量。

“我会尽力。”她只说了这四个字,便转身快步离去,裙摆拂过门槛,消失在外面的夜色中。

陆其琛看着她离去的方向,久久站立,直到腿伤传来刺骨的痛,才缓缓坐回椅中。

他赌了一把。赌安湄心中那份超越个人恩怨的底线,赌花月楼的能力,也赌自己那点可怜的判断力。

这一夜,安湄动用了花月楼在晟国皇宫和京城中最隐秘的几条线路。信被以最快速度、最安全的方式送出了王府,送往北境。

接下来的几天,王府内外依旧平静。陆其琛和安湄依旧鲜少交流,但某种无形的、紧绷的弦似乎松弛了些许。

数日后,北境传来消息:几处闹得最凶的州县,突然出现了几支身份不明的“义商”队伍,以略低于市价的价格大量出售粮食,并声称是受“京城某位大人”所托,优先供应灾民。同时,当地驻军中一些中下层军官突然变得强硬起来,开始严格巡查粮仓发放,甚至抓了几个故意拖延的胥吏。混乱的局势,竟然被强行压制了下去!

消息传回皇城,李瑾则闻讯,神色莫测。他自然能猜到这背后有陆其琛的影子,但对方用的是这种近乎“民间”的方式,既解决了问题,又未公然挑战他的权威,让他一时难以发作。而那些暗中捣乱的旧贵族,则惊疑不定,摸不清陆其琛到底还有多少隐藏的实力。

王府书房内,陆其琛听到心腹低声汇报的结果后,长长地、无声地松了口气,一直紧绷的肩膀终于松弛下来。

他看向窗外,庭院中,安湄正带着侍女走过,侧影在日光下显得清晰而平静。

他忽然开口,声音很轻,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是说给某个并不在场的人听:

“原来,有些路……真的可以不一样……”

这一次,他没有动用冰冷的权术和血腥的镇压,甚至没有依靠那早已离他远去的摄政王权威,仅仅是通过一点残存的影响力和……一次艰难的信任,竟然也做成了一件事,一件真正于百姓有益的事。

这种感觉,陌生而……并不坏。

安湄的脚步似乎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地继续向前走去。

坚冰未融,隔阂犹在。

但信任的种子,一旦播下,即便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也有挣扎着破土而出的可能。

而远在渊国的安若欢,通过花月楼得知晟国北境的这场无声风波以及安湄、陆其琛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后,站在丞相府的阁楼上,望着南方,露出了一个极其细微、却含义深长的笑容。

棋局,果然越来越有趣了。

他提笔,在一张空白的信笺上,缓缓写下一个“势”字。

大势所趋,非一人之力可挡。但如何引导这大势,却在乎人心。

晟国皇城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也格外冷。北境灾后余波未平,朝堂之上暗流涌动,而那座被无形枷锁困住的摄政王府,则像一口沉寂的古井,表面平静无波。

陆其琛的“静养”生活,在外人看来近乎自我放逐。他不再关心朝政,甚至对王府内务也漠不关心,整日与书卷棋局为伴,偶尔在庭院中缓缓踱步,看着枯枝败叶在寒风中颤抖。他瘦得厉害,宽大的袍服更显空荡,唯有那双眼睛,在偶尔抬起时,会闪过一抹沉淀下来的、幽深的光,不再是从前那种锐利逼人的疯狂,而是一种近乎冷冽的洞察。

安湄依旧扮演着王妃的角色,将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应对着来自宫廷和各方势力的窥探。她与陆其琛之间,维持着一种奇异的平衡:同处一个屋檐下,却鲜少交谈,各自固守着自己的领域。然而,那封关于北境粮草的信,像一颗投入古井的石子,涟漪虽已散去,井水的深度却已悄然改变。

这日,宫中传来消息,太后凤体违和,思念亲人,特召安湄入宫相伴。这邀请合情合理,却透着不寻常的意味——在陆其琛失势的敏感时期,太后此举,是单纯的亲情流露,还是另有深意?

安湄心知肚明。她仔细妆扮后,从容入宫。

太后寝宫内药香弥漫,老人家的脸色确实比往日差了些,但眼神依旧清明。她拉着安湄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体己话,从宫中琐事说到往年趣闻,却绝口不提朝政,更不提陆其琛。但安湄能从她偶尔的停顿和欲言又止的眼神中,感受到那份沉重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