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盛夏将至,蝉鸣初起。安若欢的身体在白芷呕心沥血的调理下,有了更显着的起色。他已能依靠手杖,在墨菊的搀扶下于殿内缓慢行走片刻,说话的气息也足了些,虽仍难掩病色,但那双深邃眼眸中运筹帷幄的光芒已日益夺目。

他并未急于揽回所有权力,反而有意识地培养新君萧景宏的独立决策能力。每日的奏章,他会先让萧景宏批阅,提出初步意见,再由他过目指点。遇到分歧,他从不直接否定,而是引经据典,分析利弊,引导萧景宏自己思考出更优解。萧景宏对这位兄长既依赖又敬畏,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处理政务日渐熟练,眉宇间也渐渐添了几分帝王的沉稳。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安若欢推行的新政,尤其是整顿“皇商司”、清丈隐田、以及旨在减轻平民负担的税赋调整,虽得了百姓称颂,却实实在在地触动了世家豪强的奶酪。

这日朝会,议题便是清丈隐田的具体推行方略。主持此事的正是那位铁面无私的老御史。他刚陈述完初步计划,提出要派遣钦差御史赴各地督导,并严惩瞒报田亩、抗拒清丈者,下方便炸开了锅。

一名出身清河崔氏的官员率先出列,语气激昂:“陛下!安大人!清丈田亩,固然是为国库计,然此事牵涉甚广,操作稍有不慎,极易引发地方骚动!如今大局初定,当以安稳为上,岂可再兴大狱,徒惹纷争?臣以为,当以劝导为主,徐徐图之,方为上策!”

“崔大人所言极是!”另一名与世家关联密切的官员立刻附和,“各地情况复杂,若一味强压,恐逼反良民!且派遣御史钦差,权力过大,若无制约,难免有借此机会打击异己、中饱私囊之徒,请陛下与安大人明察!”

接着,又有数名官员出列,或明或暗地表示反对,言语间将清丈隐田描绘成一项扰民害民、弊大于利的恶政。他们不敢直接攻击安若欢,便将矛头对准了具体执行方案和老御史本人。

龙椅上的萧景宏面露难色,下意识地看向坐在御阶下特设座椅上的安若欢。

安若欢一直闭目养神,仿佛未闻殿内争吵。直到反对的声音渐歇,他才缓缓睁开眼,轻轻咳嗽了一声。

只这一声轻咳,喧闹的大殿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并未看那些反对的官员,而是望向老御史,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御史大人……所虑周详……然诸位大人之忧……亦非……全无道理……”

他语速缓慢,仿佛每说一句都在斟酌:“清丈田亩……确需谨慎……然……非做不可……国库空虚……百姓困顿……皆因赋税不公……富者田连阡陌而赋轻……贫者无立锥之地而税重……此乃动摇国本之痼疾……岂能因噎废食?”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下方那些面色不虞的官员,继续道:“至于……派遣钦差……权力需制约……方法可斟酌……或可由御史台、户部、及各地推选的清廉士绅……共同组成……清丈小组互相监督……结果张榜公示……百姓皆可核查检举……如此可防舞弊亦显公正……”

他提出的“多方联合、阳光操作”的思路,顿时让那些以“防止舞弊”为借口的官员哑口无言。

“再者……”安若欢话锋微转,语气渐冷,“清丈国士……乃朝廷法令……抗拒清丈便是抗旨不遵……何来‘逼反良民’之说?若有借此煽动骚乱、对抗朝廷者……无论其身份如何……当以谋逆论处……绝不姑息!”

最后八个字,他说得极慢,却字字千钧,带着凛冽的寒意,让那些心怀鬼胎的官员不禁打了个寒颤。他们这才想起,眼前这位病弱的安大人,可是能从万蛊噬身中活下来、并以铁腕手段将萧景琰及其党羽连根拔起的人物!

“陛下……”安若欢转向萧景宏,微微躬身,“臣以为清丈之事……当决断……当力行……然需讲究方法……力求公正……以求真正惠及百姓……充盈国库……而非徒增纷扰……请陛下圣裁。”

他将最终的决定权,巧妙地交还给了皇帝。

萧景宏深吸一口气,感受到兄长话语中的决心和支持,胸中顿时涌起一股勇气。他挺直腰板,清晰地说道:“安爱卿所言甚善!清丈隐田,势在必行!便依安爱卿所议,由御史台牵头,户部及地方士绅协同,组建清丈小组,即刻推行!务求公正公开,若有贪赃枉法、抗拒朝廷者,严惩不贷!”

皇帝金口一开,此事便成定局。那些反对的官员面面相觑,终究不敢再公然抗辩,只得悻悻然领旨。

退朝后,安若欢回到偏殿,已是疲惫不堪,额上虚汗淋漓。白芷立刻上前为他诊脉喂药,忍不住责备:“明知不可劳神,何必与那些人浪费口舌?”

安若欢服下药丸,靠在软枕上,缓了口气,轻声道:“疥癣之疾……若不及时清除……恐成心腹大患……今日若不表明态度……他们……只会得寸进尺……”

他深知,与这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势力博弈,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必须趁着自己余威尚在、皇帝对他言听计从之时,将改革的框架牢牢打下根基。

此后数日,果然如安若欢所料,虽然明面上的反对被压了下去,但暗地里的抵抗却层出不穷。有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拖延清丈;有的世家大户勾结胥吏,隐瞒田产;甚至有人在民间散播谣言,称清丈是为了增加赋税,盘剥百姓。

安若欢虽在病中,却通过花月楼无孔不入的情报网络,对各地的动向了如指掌。他并不事事亲力亲为,而是将情报巧妙地传递给老御史和许然。

老御史得到情报,立刻派出得力干将,带着尚方宝剑,直奔那些阳奉阴违之地,以雷霆手段查处了一批怠政官员,震慑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