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守财自我介绍后,就退到了一旁。

把主场交给陈长河。

陈长河请柴庆祥三人坐下,自己也搬了个凳子,坐下聊天。

陶琼和孙秋巧聊些家长里短。

陈长河主要是与柴庆祥聊天。

聊聊农村城市。

侃侃社会百态。

交流经济见解。

此前在火车上面,柴庆祥和陈长河之间聊的话题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今天东拉西扯,聊得五花八门。

聊得多了。

柴庆祥就发现,陈长河的能力绝不仅限于经济方面。

他对这个社会的了解,远比很多人都深刻。

甚至对于国外社会,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对于很多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敏锐的判断。

虽然,这些见解和判断的其中一部分,他也无法判断是否正确,但就是感觉陈长河讲得很有道理。

还有一些,则与他的想法相契合,频频令他生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感觉。

另外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很多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看待事物是片面的、角度单一的、非好即坏的、非黑即白的。

但陈长河的思想很成熟。

对于各种事物的看法很细致、全面。

能够从多角度出发对一件事物进行剖析,并且每一个角度都言之有物,不是泛泛而谈。

这就太难得了。

他不知道,陈长河已经在注意聊天内容、收敛着讲了。

他只觉得,这个在农村长大、刚读大一的年轻人,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长河,你有个非凡的头脑啊。”

聊了一阵儿后,柴庆祥感慨道:“依我看来,将来你不论从事任何行业,都会有一番功勋卓着的建树的。”

说着,他又看看柴明安,道:“明安呐,你有机会一定要多和长河交流,有问题可以向他请教,肯定会对你有很多帮助的。”

“我也觉得长河是个有本事的人。”

柴明安认真点头:“爷爷放心,我会向长河好好学习的。”

他原本只把陈长河当作自己家的恩人。

但刚才听了陈长河和爷爷的聊天,他也被折服了。

这么一个从小生活范围有限、比他还小两岁的人,各方面的见识阅历,竟然比他这个家境好、背景强、去过很多大城市的人都深刻。

陈长河讲的很多东西,他都没有接触过。

很多观点,他都没有想到过。

恍惚间,他甚至有种坐在这里听课,被灌输知识的感觉。

“柴爷爷和安哥谬赞了……”

陈长河谦虚地笑笑:“我说的东西,也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或者自己瞎琢磨的,对不对的,其实很难说。”

“你太谦虚了!”

柴明安哈哈一笑:“对了,你也别叫我安哥了,我听着心虚,你直接叫我名字得了!”

“这……”

“我叫你名字,你也叫我名字,这样更显得亲近。”

“好吧。”

“长河。”

柴明安想了想,道:“刚才爷爷说,我有问题可以向你请教。眼下我还真遇到点困难,你帮我琢磨琢磨,看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让我解决你的困难,你未免也太高看我了。”

陈长河笑道:“不过,你可以说说看,咱们一起探讨一下,就当聊天了。”

“是这么回事。”

柴明安说道:“去年,当然,按阳历说是前年,前年我毕业后,进入到了咱们县的食品厂工作。

去年夏天,县里决定将食品厂实施承包,我把它承包了下来。

承包后,我借鉴全国各地的一些成功经验,实施了一些举措,比如计件工资制、产量质量考核、销售奖励等,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是,目前所取得的这些效果,还达不到我的目标。

目前,我们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本县及周边区县销售,甚至没有拿下全市的市场,因为相比较其他厂的产品,我们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他介绍了一下厂里的情况。

最后表明,希望陈长河解决的问题,就是帮助他们的产品进一步提高销量、打开市场、走出瑞平市。

“你们食品厂,现在的主打产品是什么?”陈长河询问。

“水果罐头。”

柴明安说道:“最主要是黄桃罐头和山楂罐头。”

说着,他指了指堂屋:“我今天带来了点,你可以看看。”

“好。”

陈长河来到堂屋里。

只见桌子上、地上放着一大堆礼品。

牛奶、水果、麦乳精、糕点、饼干……还有两提罐头。

就是普通的玻璃瓶罐头,一提两瓶,用网兜装着。

陈长河拿了一瓶,回到院子里。

“要不要打开尝尝?”柴明安问道。

“不了。”

陈长河摇摇头:“水果罐头工艺这方面,我不懂,尝了也不能帮你改良口味。”

“好。”

“不过说到吃罐头,我想问问你。”

陈长河说道:“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买这一瓶罐头,为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