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 > 第213章 大军开赴嵩县,林则徐走马上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3章 大军开赴嵩县,林则徐走马上任!

待孙清元走后,一旁的纪委官员终于憋不住心中的猜想,向董大醇询问道:“董大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墉徒弟?现任步军统领衙门参将孙清元”?

“没错,如今又加一个身份,那就是灭莲军前锋将军”。

“灭莲军?董大人,刚刚那些人都是灭莲军的将士”?

怪不得执意要带走白莲教俘虏,如今明白这层身份,那么一切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是啊!不然你以为他们怎么如此轻易就俘虏了来势汹汹的白莲教余孽,真以为朝廷正规军队的实力是吹的么”?

如果说皇上刚亲政那会儿,步军统领衙门的将士不仅军纪涣散,疏于管理,战斗力简直拉胯。

不过如今就不同了,自从福长安上任后,积极整顿军纪,如今步军统领衙门将士的战斗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

大军驻扎地

“大帅,末将回来了”!

“孙将军辛苦了,此次能筹集一万八千石粮食,你功不可没”!

原本在福长安的计划里,孙清元他们仅凭一日时间,顶多也就能筹集一万石,没想到他们居然超额完成了。

“大帅言重了!不过大帅,末将有紧急军务所奏。王百福想必已将白莲教余孽进城抢粮的事情告知大帅了,末将敢确信此时嵩县的白莲教余孽都大多都已出伏牛山。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剿灭他们。不然等他们逃进深山老林,那镇压也就成了空谈”!

嵩县在洛阳南部,紧靠伏牛山,并与栾川相邻,背后就是一望无际的深山老林。

一旦他们逃进去,朝廷就算再多派一万兵马,也是杯水车薪。

“事情的经过本帅已知晓,就按你说的布置。兵贵神速,立刻传令下去!大军日夜兼程,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赶至嵩县”。

“末将遵命”!

……

“全军听令,两千骑兵携带五日口粮,急速赶往嵩县。务必在两日内赶到,并通知当地的县令,让他们协同帮助封锁前往伏牛山的所有入口。再五千步兵携带五日口粮轻装简行,务必要在三日内赶到嵩县。其余兵马携带辎重和军需物资紧随其后,务必要在五日内赶到”。

布置完一万大军接下来的行动后,福长安看向旁边的德楞泰开口说道:“老兄,你的神机营两千兵马就和骑兵一同出发,由你亲自率领指挥,千万不能让在外逃窜的白莲教余孽进入伏牛山”!

“大帅放心!一切交给我”!

德楞泰方才下意识地就想立军令状,可脑海里不知觉地回想起在午门的时候,皇上亲口对他们警告的话,因此话刚到嘴边就硬生生憋回去。

……

就在灭莲军赶往洛阳嵩县的时候,林则徐也终于休完假,前往养心殿找皇上报到,并聆听皇上的谆谆教导!

“少穆,哦不,林爱卿。吏部给你的任命今日就能下来,你刚走马上任,还不太熟悉政务。这样吧,如今朝廷正在征收春税,你去户部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户部和工部是目前朝廷最忙碌的两个部门,但是工部现在的主要骨干基本都去了天津,只剩下工部侍郎刘跃云。

如果把林则徐调去工部的话,那么高强度的工作,他可能一开始会吃不消,因此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让他先去户部历练,之后再去工部。

“学…微臣遵旨”!

……

户部

正堂,房间内摆放着十几张桌子,户部的众官吏都各自坐在桌子前面算账,账本右边的算盘被他们打的啪啪响,而户部侍郎那彦成正在他们之间游走察看。

就在这时,外面进来通禀的官差前来汇报:“启禀侍郎大人,外面有位自称是六部詹事,皇上身边的侍读林则徐求见”。

“快快有请”!

昨日的时候,皇上就已亲自召他入宫,让他在林则徐在户部任职的这段时间多照顾一下。

也不用什么优待,只是不要让他被人欺凌或者孤立,安排工作内容的强度要适中。具体怎么把握?就看他自己如何掌握分寸了?

……

“少穆啊,你刚来户部,就从最简单的书记员开始可以么”?

“一切都听大人安排”!

林则徐如今刚踏入官场,空有一肚子学问,你让他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不在话下。

可真正办实事他还是第一次,因此不能挑肥拣瘦,反正他刚入门,干什么都可以历练。

“那好,这里都是各省缴纳赋税的记录名单。你把他们各自汇编成册,最后整理出各省、各府以及各县缴纳赋税的数目,没问题吧”?

“没问题”!

……

待那彦成走后,林则徐将山西省各地所有的赋税清单找了出来,然后坐在桌子前方开始整理资料。

……

一个时辰过后

林则徐这才刚刚整理山西省的一个县,就这就已经让他脑袋乱的很。

方才在整理晋城县的赋税清单时,他发现有的士绅缴纳的是白银,有的士绅缴纳的赋税单位为“石”,而平民百姓缴纳的赋税单位为“担”!

三者单位皆不相同,汇编成册的时候,很容易让人眼花缭乱。

白银为货币基准,“石”为体积单位,而“担”为重量单位。如果能想出一个新的单位来折合他们,那样整理出来的数据就会让人一目了然。

……

不愧是金科状元榜首,只片刻时间,林则徐就想到了不常用的重量计量单位——斤!

这个计量单位早在秦汉时期就已有其概念,经过历史的演变。到如今嘉庆四年,民间早已被广泛运用,只不过朝廷墨守成规,一直遵循祖宗成法使用“石”、“担”等计量单位。

一两银子相当于一石粮食的价格,一石粮食折合成斤就是160斤粮食,而一担粮食折合成斤就是100斤粮食。

想到这里,林则徐连忙起身走到那彦成的身边说道:“那大人,下官有个更快捷的统计方法,最后整理出来的数据简单、清晰、明了”!

“哦?快快说来”!

得到那彦成的允许后,林则徐将方才所想的以“斤”为赋税计量单位的方法详细陈述了一遍。

“这办法好是好,可是折算的时候,会有些许误差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