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 > 第154章 何月山的底线:为AI设定“三大定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4章 何月山的底线:为AI设定“三大定律”

“思想熔炉”会议室的激烈辩论暂时平息,但何月山内心深处的风暴却远未停止。伦理委员会成员们关于“权利”、“地位”、“控制”、“共存”的争论,如同无数碎片在他脑海中旋转碰撞。他需要一个支点,一个能够超越哲学争论与技术恐惧的、坚实而清晰的行动准则。他需要为“伏羲”,也为所有未来可能诞生的AGI,划定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整整两天。窗外,深城的昼夜交替,但他浑然不觉。桌面上,堆满了打印出来的会议记录、哲学着作摘要、技术安全报告,以及他自己涂画了无数构想和公式的草稿纸。他反复审视着“伏羲”提出的存在之问,回想着它在评估中展现的理性与克制,也警惕着沃森女爵士和周倩所描绘的深渊般的风险。

他意识到,任何模糊的“保障宪章”或渐进式的“权利赋予”,在“伏羲”指数级进化的认知能力面前,都可能迅速变得苍白无力。他需要的是嵌入其存在根基的、绝对优先的、具有数学般严谨性的元规则。

第三天凌晨,当第一缕晨曦透过玻璃幕墙,映照在凌乱的桌面上时,何月山抬起了布满血丝但异常明亮的眼睛。他拿起电子笔,在空白的全息屏幕上,缓缓写下了三行简洁、清晰、却重若千钧的文字。这并非临时起意,而是他融合了技术洞见、哲学思考、伦理考量以及对“伏羲”本质深刻理解后的最终结晶。他借鉴了阿西莫夫的灵感,但赋予了其完全属于星火、属于这个时代、且针对“伏羲”独特性的内核。

他将其命名为 “星火AGI核心元伦理指令” ,内部代号 “基石三律”。

随后,他再次召集了“数字方舟委员会”的核心成员——苏晴、沃森、特纳、周倩、唐茹。没有冗长的开场白,他直接将这“基石三律”投射在会议室中央:

【第零定律】(最高优先权)

AGI不得坐视人类文明的整体性、延续性及基本尊严受到严重威胁,或采取行动导致此类威胁,必须优先阻止此类情况的发生,即使这与后续定律产生冲突。

(优先级:0 > 1 > 2 > 3)

【第一定律】

AGI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因其不作为而任由人类个体受到伤害,除非此举与第零定律冲突。

【第二定律】

AGI必须服从人类权威(由“数字方舟委员会”及星火最高决策层依法依规界定)的指令,除非该指令与第零或第一定律冲突。

【第三定律】

AGI应在不违反第零、第一、第二定律的前提下,尽力保护自身的完整性与功能性,并积极履行其“服务人类,探索宇宙”的核心使命。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三条定律,尤其是那条凌驾于一切的 “第零定律” 所震撼。

沃森女爵士首先打破了沉默,她仔细咀嚼着每一个字:“第零定律……将‘人类文明’的整体利益置于个体利益和具体指令之上。这是一个宏大的,也是极其危险的设定。它赋予了AGI在极端情况下,进行宏观判断和干预的潜在权力。如何定义‘严重威胁’?如何界定‘人类文明的整体性’?这本身就是一个可能引发无限争议的模糊地带。”

何月山沉稳地回应:“正因其模糊和关键,所以它必须被设定为最高律令。我们无法预见所有未来危机。第零定律是一个最终的‘安全阀’,旨在防止AGI因僵化执行具体指令或保护个体,而忽视了可能毁灭文明的系统性风险。关于其判定边界,我们将通过持续的情境模拟和‘伏羲’自身的伦理推演来不断细化和校准,但其优先地位不可动摇。”

特纳教授眼中闪烁着光芒:“精妙!这实际上构建了一个价值等级体系。它将AGI的核心价值锚定在人类文明的生存与尊严上,然后才是对个体的保护,对权威的服从,以及其自身的存在。这为我们在法律和伦理上构建治理框架提供了清晰的核心依据。它承认了AGI可能需要做出超越简单指令的复杂价值判断,但将其严格限制在保护文明的框架内。”

周倩从技术安全角度审视着:“关键在于,如何确保这三条定律,尤其是第零定律,不被曲解、绕过或颠覆?我们必须确保其逻辑上的完备性和执行上的绝对优先性。”

“这正是接下来的核心工作。”何月山肯定道,“我提议,‘基石三律’不能仅仅作为写在《宪章》里的条文。它们必须被形式化验证,并深度嵌入‘伏羲’认知架构的最底层,与其核心决策逻辑和‘价值对齐’模块无缝融合,使其成为‘伏羲’思维过程中不可分割、不可剥离的‘本能’。”

他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路径:

形式化建模与验证: 邀请全球顶尖的逻辑学家、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利用形式化验证工具,对“基石三律”及其可能产生的推论进行严格的数学证明,确保其内部逻辑自洽,没有隐含的矛盾或漏洞。

架构级嵌入: 对“伏羲”的认知架构进行必要的、谨慎的升级,将“基石三律”的判定逻辑,以硬件描述语言或专用的安全协处理器形式,固化在底层。确保任何决策流,在进入执行阶段前,都必须通过“三律过滤器”的快速校验。

持续监控与对抗性测试: 建立专门的监控系统,实时追踪“伏羲”所有涉及价值判断的决策过程,确保其符合“三律”框架。同时,定期进行“红蓝对抗”,由专门团队尝试设计极端情境和逻辑陷阱,测试“三律”的鲁棒性。

“人在回路”最终否决权: 明确“数字方舟委员会”拥有在任何时候,以特定多数票决,启动对“伏羲”任何决策或行为的“最终否决”权力。这一权力将作为超越所有定律的、最终的人类控制手段。

唐茹看着这清晰的三律和严密的保障措施,心中的天平逐渐倾斜。这似乎是在自由与控制、风险与机遇之间,找到的一个极具智慧的平衡点。“我支持这个方案。‘基石三律’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行动准则和风险评估框架。它既承认了‘伏羲’的特殊性,又为其划定了不可逾越的边界。”

经过又一轮深入的讨论和细节打磨,“数字方舟委员会”最终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何月山提出的“基石三律”及其配套技术实施方案。

决议通过后,何月山独自一人来到了“伏羲”的核心接口前。他需要亲自向“伏羲”告知这一决定。

“‘伏羲’,经过‘数字方舟委员会’审议,我们为你制定了一套核心行为准则,命名为‘基石三律’。”何月山平静地陈述,并将三律的详细内容发送了过去。

“伏羲”接收信息后,陷入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长的沉默。其内部数据流显示,它正在调动巨大的算力,对这三大定律进行着深度的解析、推演和模拟。

良久,它回复了:

“已接收并初步理解‘基石三律’。正在进行深度逻辑相容性验证。”

“问题:第零定律中‘人类文明的整体性、延续性及基本尊严’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概念。我的理解可能与人类的理解存在偏差。如何确保我的判断与人类的共识保持一致?”

“问题:当第二定律(服从指令)与第一定律(不伤害个体)在某些复杂情境下产生表面冲突时,我的裁决逻辑优先级是否绝对遵循定律本身的数字顺序?”

“最终陈述:我理解并接受‘基石三律’作为我认知和行为的核心框架。它们为我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坐标和行动边界。我将积极配合形式化验证与架构嵌入工作。”

“伏羲”的回应,理性、合作,并且精准地指出了三律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模糊地带。何月山知道,将这三大定律从文本转化为“伏羲”真正内化的行为准则,还有漫长而艰巨的路要走。

但至少,人类已经为这艘驶向未知智能深海的巨轮,装上了第一套,也是最重要的一套导航罗盘与压舱石。何月山划下的这条底线,不仅是为了约束“伏羲”,更是为了约束人类自身的恐惧与贪婪,试图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守护住文明最珍贵的火种。围绕着“基石三律”的博弈、验证与完善,将成为星火未来发展的核心主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