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保胎娘娘她鲨疯了 > 第15章 番外篇(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章 番外篇(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刘泰没坐上皇帝宝座前,也曾畅想过光明伟岸的未来。

按照后世网友的尿性,他可是第二代君王,只要没弄出天怨人怒的事来,得一群史学家跟在他屁股后面说他的好话。

实际上,刘泰请吕后临朝绝逼不是为了浅薄的母子之情,而是他对治国,不说一窍不通,只能说感觉无从下手。

再退一万步,哪个男人穿越成了王侯将相,脑子里的泡泡还能少了?

地位和财富有了,下一步就是美女了。

刘泰足足纳了八、九个美貌的女子,直接让吕后帮着代理了一个月的朝政,才两腿颤颤一副肾虚的样子从后宫扶着腰出来。

吕后和重大臣:“……”

贪花好色的样子倒是随了高祖。

好在从那之后刘泰又变得像个正常的君主(主要怕猝死),对朝中要事颇有自己的观点。

刘邦其余的儿子们都去了封地,娘都留在了王城。

代王刘恒曾上书请皇帝念他思母的心切,让母子团聚。

刘泰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回信,并让人誊写了多份,保证那些兄弟们人人都能收到。

宫里的史官知道皇帝不着调,但还是边抄写边嘴角抽搐。

信上写着,“父皇时常入朕的梦来,得了戚夫人陪伴仍觉得孤单,还想要众夫人都去团圆。”

这就已经很离谱了,更离谱的在后面。

“母后说父皇是个老不死,父皇只好打消此念。昨日父皇又入得梦来想要和兄弟们团圆,弟可愿否?”

愿意你个头啊!

谁能想到皇帝不要脸到了极致,一个父皇托梦,就想把兄弟们一块送走。

特别是刘泰在朝中声情并茂的讲述一通,老父在地下有多寂寞,简直是刷新了朝臣们的三观。

本来他们对吕后临朝还是颇有微词的,现在看见只有太后能治皇帝的癫病,都松了口气。

对吕后之前提议的缩小皇子封地,不许私藏兵器和甲胄的事一百个同意。

直呼太后圣明。

刘泰倒是很遗憾,弟弟们都安静下来,谁都不想与老父亲去地下团圆,真是不孝啊!

除此之外,刘泰总能提出惊人的观点。

秦朝时有“夷三族”,还有“妖言令”等苛政,本朝初立,尚没有时间完善律法,就一并延续下来。

吕雉在民间流离的时候,太知道这些苛政对百姓的迫害,就想着要一一废除。

大臣们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百姓惧怕律法,才能安生种地,不起造反的心思。

刘泰对此嗤之以鼻,贵族们蹂躏百姓,这些账都得算到皇帝老儿的头上。

无地者称为“流”,无业者称为“氓”,曾经的“流氓”不想欺负老百姓,自然要收拾这帮贵族。

“朕也觉得不好,要是消除“夷三族”,哪能震慑他人,不如就改为“诛九族”好了。”

大臣周直为人正直无私,立马提出疑问,“不知道该如何算这九族呢?”

刘泰来了精神,开始给人科普,“这个简单,就是本人九代直系亲属,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务必要连根拔起,一个不留。”

周直恨不得摇花手,“大王,万万不可啊!”

此刻朝堂上的政敌们都有志一同的跪下,全部同意吕后的提议,废除“夷三族”,废除的太好了。

刘泰十分不满,“你们怎么能这样,之前不同意不是觉得这个惩罚太轻了吗?朕想出个诛九族你们又不乐意。”

有大臣强笑道,“皇上天纵之才,此法绝妙。可太后提议更好,臣认为应当以孝治国,听取太后的意见。”

刘泰又问问其余的大臣,“你们也都同意?”

“同意,再同意不过。”

刘泰无可奈何的叹气,还想杀鸡儆猴试试诛九族的威力呢,这帮大臣就先怕了。

底下的朝臣们看皇帝一脸遗憾,浑身汗毛都立起来了,还是太后仁慈,多听听太后意见吧。

谁都不傻,老百姓杀了也就杀了,诛九族诛的是他们,这套流程下来,基本就是团灭,家族再无翻身得可能了。

吕雉的改革政策畅通无阻,老百姓都跪谢太后的恩德。

苛政一除,百姓的笑容都多了些。再也不会因为两句闲话就被抓起来服徭役了。

至于轻徭薄赋,那更是仁政,无人提反对意见。

刘泰让史官照直书写,不得漏字。

他年纪还轻,也未曾立后,后宫里的美人就一堆了。

等他看上吕后宫里的一个宫女时,也没有人觉得奇怪。

这个宫女后来顺利生下皇帝的长子,凭此成了皇后。

吕雉:“……”

想说不合情理,想要个出身高点的儿媳,想要重臣的女儿进宫。

刘泰根本不听她的。

吕后好说好商量,刘泰充耳不闻。吕后来硬的,刘泰更是敢拍桌子。

每当母子俩闹得不可开交,皇帝就让辟阳侯审食其进宫当说客,安抚吕后。

审食其:“???”

这对吗陛下?臣惶恐啊!

刘泰才不管这个那个,爹不是亲爹,娘是便宜娘,总不能便宜爹享了那么多福,薄待便宜娘吧!

吕后看到审食其,明白了儿子的用心良苦,不由得噗嗤的笑出声来。

她也未曾想过和儿子能相处成这般样子,儿子肯把权力与她共享,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皇后出身一般,所生皇子却不错,好生培养孙子,莫要像他父皇那样不着调。

刘盈未去封地,而是留在了王城,他不在意权势,为人单纯善良的发蠢。

听到父皇在地下寂寞,还真的伤心得够呛,在府里哭个不停。

封地上的皇子犯了错,刘盈知道后,经常进宫说情。

搞得吕后看三儿子都顺眼了不少,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要是只有刘盈可以选择,怕不是要气死她。

这些小事都被如实记载下来。

等到刘泰生活的时代到来,一些史学家说起这段历史,都是一脸的便秘的表情。

说起孝惠文帝这个人,私下十分好色,对皇后却还不错,他死后,皇后还让人写文章怀念他。

母子感情不好,偏偏吕后活着的时候,都是母子共同上朝,让人难以理解。

经常提出各种匪夷所思的暴政,最后都被吕后制止,广施仁政。

对兄弟苛刻到了极致,总想送兄弟去和先皇团聚。又是吕后出面安抚,顺便极大的缩减了皇子们的权力。

孝惠文帝不好评判,吕后当得起太后之名,千古第一贤后是也。

毒妇变贤后,全靠一张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