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晚清三杰恩仇录 > 第253章 督办北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光绪元年(1875年)五月的一个清晨,保定直隶总督衙门笼罩在薄雾中。庭院里的老槐树开满了淡黄色的花,清香随风飘入签押房。李鸿章正伏案批阅堆积如山的公文,手边的茶早已凉透。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中堂,六百里加急!幕僚周馥手持文书快步而入,额上还带着汗珠,总理衙门的议复到了。

李鸿章放下手中的朱笔,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文书。他的指尖在火漆封印上停留片刻,这才缓缓拆开。晨光透过窗棂,在他花白的须发间跳跃。他读得很慢,时而停顿沉思。周馥肃立在一旁,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只能听见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

朝廷准了创设三支海军之议。李鸿章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特命本官督办北洋海防。

周馥脸上刚露出喜色,却见李鸿章缓缓起身,踱至窗前。院中的老槐树上,蝉鸣正盛,声声催人。

你可知这海防二字,重若千钧?李鸿章望着窗外,如今国库空虚,岁入不过四千万两。朝中诸公对洋务又多存疑虑,动辄以靡费国帑相责。这北洋水师,怕是要从一穷二白做起。

周馥趋前一步,低声道:中堂明鉴。然则海防事关国运,纵有千难万难,也当勉力为之。

李鸿章转过身,目光如炬:传令下去,明日寅时,西花厅议事。

次日寅时,衙署西花厅内已是烛火通明。李鸿章召来了许钤身、盛宣怀等几位通晓洋务的幕僚。海图在长案上铺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海口形势,墨迹犹新。

当务之急,是先购置几艘战船以充门面。李鸿章手指轻点图上的大沽口,赫德前日来信,说英国阿姆斯特朗厂新造了一种蚊船,价格适中,适合近海防御。

许钤身俯身细看海图:蚊船虽小,却装备重炮,正合我北洋初创之需。只是......他略一迟疑,这等小船,恐怕难当大任。

饭要一口一口吃。李鸿章神色凝重,且先购置四艘,让将士们熟悉船务,日后再图大舰。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务必在一个月内与赫德敲定细节。

这时,亲兵送来一封信函。李鸿章展阅后,眉头微蹙,对众人道:日意格从福州来信,说法国又在越南生事。海防之急,刻不容缓。我意已决,除购置蚊船外,还要奏请在南北方各设水师学堂。没有人才,纵有坚船利炮也是枉然。

盛宣怀接口道:中堂所见极是。卑职以为,可先在天津设立水师学堂,聘请洋教习,选拔聪颖子弟入学。

不仅要设学堂,还要建船坞。李鸿章的手指在海图上移动,大沽、旅顺、威海三处,都要修建船坞。水师若无维修之所,就如飞鸟无巢。

议事持续到天明。待众人散去后,李鸿章独自留在西花厅,提笔写就《筹议海防折》。他在奏折中详细阐述了建设海军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案,字字恳切。

数月后,与英国的购船谈判终于完成。光绪二年(1876年)冬,大沽口外风雪交加。凛冽的寒风中,码头上却聚集了不少人。丁汝昌一早便率领水师官兵在此等候,不时举起望远镜望向海天相接处。这些刚刚招募来的水兵大多来自福建、广东沿海,对北方的严寒还不太适应,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神情。

来了!来了!晌午时分,了望塔上突然传来呼喊。

海平面上出现了两个黑点,渐渐驶近,正是从英国驶来的、二舰。舰身在海浪中起伏,桅杆上的龙旗猎猎作响,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格外醒目。

这时,一队亲兵护着一顶青呢小轿匆匆来到码头。李鸿章冒着风雪走下轿来,官袍下摆立刻被海风打湿。他拒绝了随从递来的伞,径直走向码头前沿。

中堂怎么亲临了?丁汝昌急忙上前搀扶。

北洋水师的第一批战舰,岂能不来相迎。李鸿章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两艘渐行渐近的战舰,这些水兵训练得如何?

回中堂,都已熟悉基本操船之术。只待战舰抵达,便可登船操练。

当号缓缓靠岸时,英国教官哲贝森乘小艇先行上岸。这个高大的英国人用生硬的汉语报告:李大人,两船完好抵达,请验收。

李鸿章微微颔首,随即转向丁汝昌:禹廷,你看这船如何?

丁汝昌凝神细观:船身虽小,炮位布置却颇合理。只是......他略一迟疑,似乎不宜远洋作战。

眼下还谈什么远洋。李鸿章轻叹一声,能守住海口,演练水师,便是大功一件。

他亲自登船查验,从炮位到轮机,看得十分仔细。在号的驾驶室内,他抚摸着崭新的罗盘,对紧随其后的周馥感叹:泰西技艺之精,令人叹服。你看这罗盘,比我们在江南制造局仿制的要精准得多。我中国要迎头赶上,非十年之功不可。

查验完毕,李鸿章立即下令:龙骧虎威二舰即日起驻防大沽,、到港后驻防北塘。各舰每月出洋会哨两次,循环轮替,按季合操。

转眼到了光绪四年(1878年),北洋已拥有八艘蚊船。这年夏天,李鸿章亲赴大沽炮台观看舰队操演。

海面上,八艘蚊船依次排开,随着旗号变换阵型。炮声隆隆,虽然阵型尚显生疏,却也初具规模。烈日当空,李鸿章站在炮台上,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却始终目不转睛。

操演完毕,他将丁汝昌召至身前:禹廷,我观你统带水师颇有力道。已奏请将你留任北洋,专司海防。

丁汝昌单膝跪地:卑职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中堂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