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晚清三杰恩仇录 > 第155章 叛军请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风,像一把无形的镰刀,刮过陇东高原的千沟万壑,卷起的黄沙扑打在湘军将士黝黑皴裂的脸上。刘松山勒马立于一处高岗,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前方——吴忠堡的轮廓在尘霾中若隐若现,而拱卫其东翼的郭家桥据点,则像一颗顽固的钉子,死死扼守着通往金积堡的要道。

他麾下的老湘营将士们,静静地肃立在风中,虽然衣甲破旧,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百战余生的锐气和不耐烦的杀意。连年的征战,早已将他们磨砺成了最纯粹的战争机器。刘松山没有立刻下令进攻,而是带着几名亲随斥候,冒着冷箭的风险,抵近侦察了整整两日。他注意到回军虽然凭借沟渠纵横的地利布防,但兵力分散,企图面面俱到,反而露出了破绽。

“传令!”回到大营的刘松山,声音沙哑却斩钉截铁,“把所有劈山炮、抬枪都给老子集中到正面!别省火药,瞄准了郭家桥那几个土围子,给老子轰!轰他个天翻地覆!”

九月初八,黎明前的黑暗最深重之时,清军阵地上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炮声!数十门火炮喷吐着火舌,将沉重的弹丸砸向郭家桥回军阵地。巨大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爆炸的火光一次次撕裂黑暗,映照出守军惊慌失措的身影和飞溅的土木碎块。

炮火尚未完全停歇,甚至硝烟还未散尽,刘松山已然拔刀出鞘,大吼一声:“老湘营!跟老子冲!”他一马当先,竟亲自率队发起了冲锋!主帅如此悍勇,极大地刺激了湘军将士的神经,他们如同决堤的洪流,呐喊着跃出壕沟,扑向被炮火犁过一遍的敌军阵地。

回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打击和亡命冲锋打懵了。他们依仗的沟渠和工事在集中炮火下变得支离破碎,还没等完全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湘军雪亮的刀锋和密集的枪弹已经到了眼前。战斗迅速演变成残酷的白刃战。刘松山挥舞长刀,身先士卒,所向披靡,亲兵营紧紧护卫左右,奋力厮杀。湘军锐不可当,一举突破核心阵地。

夕阳西下时,郭家桥上空飘起了残破的湘军战旗。此战,刘松山以经典的中央突破战术,硬生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为进攻金积堡铺平了道路。消息传回平凉,左宗棠在嘉奖之余,那份担忧却更深了——刘松山的勇猛无可挑剔,但面对金积堡那样的龙潭虎穴,他真能记住“慎之又慎”的嘱托吗?

就在刘松山东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左宗棠统筹的中路大军——雷正绾、黄鼎等部,也从固原、平凉等地稳扎稳打,步步北推。他们不像刘松山那样锋芒毕露,而是采取“结硬寨、打呆仗”的策略,每推进数十里,便深沟高垒,建立坚固的兵站和防线,像一把巨大的铁梳,缓慢而坚定地梳理着沿途的回军据点,逐步压缩金积堡地区的生存空间。

到了年底,两路大军终于在金积堡外围胜利会师。无数清军的营垒、壕沟、炮台,如同不断收紧的铁索,将金积堡及其周边星罗棋布的五百多座堡寨层层叠叠地围困起来,水泄不通。旌旗蔽空,号角连绵,一座庞大的兵营城市在金积堡周围拔地而起。

然而,围困并不意味着胜利。金积堡墙高壕深,堡内回众在马化龙的凝聚下,抵抗意志极其顽强。漫长的冬天,对双方都是残酷的考验。塞外苦寒,清军围城部队同样缺衣少食,还要时刻提防堡内守军利用熟悉的地形和暗道发动的夜袭、偷营。战斗变成了艰苦的消耗战和绞杀战,每一天都有零星的交火和伤亡,胜负的天平在煎熬中缓慢移动。

转机发生在同治九年正月(1870年2月)。经过一个冬天的围困,堡内物资日渐匮乏,守军士气不可避免地下滑。刘松山看准时机,决定再次祭出他的破城铁锤,这一次,目标直指金积堡北面最关键的外围支撑点——五马寨。此寨是屏障金积堡北门的重要堡垒,一旦攻克,清军便可直抵金积堡核心城墙之下。

二月九日,天寒地冻,呵气成霜。刘松山集中了所能调动的所有火炮,对五马寨进行了长达数个时辰的猛烈炮击。随后,湘军将士顶着守军拼死射下的箭雨和滚木礌石,发起了决死冲锋。战斗异常惨烈,寨墙上下尸横遍野,鲜血融化了积雪,又迅速凝结成暗红色的冰。刘松山亲临前线,他的帅旗出现在哪里,哪里的攻势就最为疯狂。

最终,湘军付出了巨大代价,用炸药炸塌了一段寨墙,精锐蜂拥而入,与守军展开了逐屋逐巷的残酷争夺。午后,五马寨的残破寨墙上,终于升起了湘军的战旗。

站在硝烟弥漫的五马寨残垣上,金积堡那高大阴森的城墙已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及。这一刻,堡内的马化龙真切地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和绝望。五马寨的失守,意味着最后一道外围屏障已被粉碎,清军的炮火很快就能直接轰击金积堡本堡。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突围无望。

在巨大的军事压力和生存危机下,马化龙,这位宁灵地区的回民领袖,不得不暂时收起抵抗到底的决心,派出了求降的使者。使者带着他的亲笔信,穿越布满死亡气息的两军阵地,来到了刘松山的大营。

信中的语气极其谦卑,表示愿意“率众投诚”,“乞求天恩”,只望能“贷其残生”,“保全堡内生灵性命”。

刘松山读罢降书,脸上并无多少胜利的喜悦,反而眉头紧锁。他深知马化龙及其部众的坚韧和宗教信仰的凝聚力,怀疑这仅仅是缓兵之计。但他还是按照规程,接受了降书,并立即以六百里加急将消息和降书一同送往平凉的左宗棠大营。

金积堡外围,震天的杀声暂时停歇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令人窒息的、充满猜疑和不信任的寂静。刘松山严令各部提高警惕,严防对方诈降偷袭。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场决定西北气运的终极之战,还远未到落下帷幕的时刻。马化龙的低头,或许只是风暴眼中短暂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