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晚清三杰恩仇录 > 第96章 血色黄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京城破了。

不是轰然倒塌,而是像一块浸透了脓血的腐肉,被无数利齿撕扯开最后的皮囊。湘军的喊杀声不再是攻城时那种隔着厚重城墙的闷响,而是真真切切、铺天盖地地涌入了每一条街巷,钻进每一扇残破的门窗,灌入每一个蜷缩在角落里的耳朵。那声音里混杂着刀枪碰撞的刺耳锐响、房屋燃烧的噼啪爆裂、垂死者撕心裂肺的哀嚎,以及一种更为原始的、属于胜利者的嗜血咆哮。

“城破了!快跑啊!”

“长毛败了!杀进去!杀光长毛!”

混乱的尖叫和野兽般的嘶吼在烟尘与火光中碰撞、交织,将整座城市瞬间拖入沸腾的血池。

李臣典部率先攻入天王府。这座象征着太平天国权力巅峰的“小天堂”,此刻一片狼藉。金銮殿(金龙殿)空无一人,只留下洪秀全那巨大的、冰冷的蟠龙金椅。王娘、女官们惊恐地蜷缩在角落。湘军士兵如同饿狼般涌入,开始了疯狂的抢掠和破坏。珍宝、绸缎、文件被洗劫一空,带不走的则被砸毁、焚烧。

各城门楼、主要衙署、街口要隘,都插上了湘军的旗帜。尤其是太平门那巨大的缺口处,一面残破却无比醒目的“曾”字大旗和“吉字营”营旗,在硝烟与火光中猎猎飘扬!

巷战的喧嚣逐渐被零星的枪声、哭喊声、狂笑声和熊熊燃烧的烈火噼啪声取代。这座曾经拥有百万人口的繁华巨城,在血与火中迎来了它最黑暗的黄昏。

湘军士兵成群结队,挨家挨户地搜捕残敌、抢夺财物、奸淫掳掠。

狭窄的街道上,溃散的太平军士兵如同没头的苍蝇,惊恐地奔逃。在他们身后,是如狼似虎的湘军。这些刚刚经历了残酷攻城战、被长久围困压抑了凶性的士兵,此刻彻底释放了心中的兽性。他们不再是纪律严明的军队,而是一群红了眼的屠夫。

“杀!一个不留!”

“九爷有令!屠城三日!”

伴随着野兽般的嘶吼,雪亮的刀锋在晨光熹微中划出一道道刺目的弧线。一个年轻的太平军士兵试图举起残破的藤牌格挡,刀光闪过,藤牌连带着他的一条手臂被齐刷刷斩断,鲜血狂喷。他甚至来不及惨叫,另一把长矛已经从他后背狠狠贯入,矛尖带着淋漓的鲜血和破碎的脏器从前胸透出。尸体被顺势挑起,像破麻袋一样甩向路边燃烧的废墟。几个惊慌失措的妇孺刚从着火的屋子里逃出,迎面撞上几个狞笑的湘军士兵。寒光闪过,老妪的头颅滚落尘埃,稚童的哭喊戛然而止,被一刀劈开了小小的身躯。

血。到处都是血。粘稠的,温热的,散发着浓烈铁锈腥味的血。它们从倒毙的尸体下汩汩涌出,在石板路的缝隙里肆意流淌,汇聚成一条条蜿蜒的小溪。李秀成的战靴踩上去,发出令人作呕的“噗嗤”声,每一次抬脚都带起粘稠的血丝。浓重的血腥气几乎凝成实质,沉甸甸地压在口鼻之上,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吸入了滚烫的铁水,灼烧着肺腑。

街角,一个湘军哨官骑在马上,脸上溅满了血点,眼神狂热而残忍。他挥舞着马刀,指挥着士兵将十几个被俘的、早已放下武器的太平军士兵驱赶到一处断墙边。那些俘虏面如死灰,眼神空洞,有的在瑟瑟发抖,有的则麻木地闭上了眼睛。

“斩!”哨官的声音冷酷得不带一丝波澜。

当夕阳的余晖再次染红天际,天京城内的抵抗已基本平息。象征性的战斗仍在零星角落继续,但大局已定。

曾国荃在亲兵的护卫下,踏着满地的瓦砾和尸体,缓缓走入天京城,最终站在了天王府残破的宫门前。他望着眼前这片燃烧的废墟和跪满一地的俘虏,脸上没有胜利的狂喜,只有一种巨大的疲惫和一种近乎虚空的茫然。历时两年有余,牺牲无数将士,耗尽心血,他终于站在了这里。

一名浑身浴血的传令兵飞马而至,滚鞍下马,嘶声高喊:“禀九帅!全城已在我军掌控之中!”

这句话,如同最后的定音鼓,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几乎在同时,一匹口吐白沫、四蹄带血的快马冲入安庆城,直抵总督行辕。信使高举染血的军报,声音因激动而变调:“捷报!捷报!九帅,克复金陵了——!!!”

行辕内外瞬间沸腾!幕僚、属官们欢呼雀跃!

书房内,曾国藩猛地站起,一把抢过军报,双手颤抖地展开。当“龙脖子地道爆破成功”、“大军由缺口涌入”、“巷战肃清”、“全城克复”等字眼映入眼帘时,这位以“克己复礼”、“不动如山”着称的理学名臣,再也抑制不住,两行老泪滚滚而下!他仰天长叹,声音哽咽:“苍天佑我大清!九弟不负国恩!将士们血没有白流!”他立刻伏案疾书,他要以最隆重的言辞,向朝廷、向天下,奏报这“同治中兴”第一功!

而在数百里外的天京城,冲天的火光映照着曾国荃疲惫而复杂的脸庞,也映照着这座千年古都流淌的血河和堆积如山的尸骸。湘军士兵的狂欢与劫掠才刚刚开始,秦淮河的水将被染得更红。

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的十四年,最终在这血色黄昏中,画上了一个无比惨烈、充满争议的句号。硝烟尚未散尽,丧钟的余音,仍在长江两岸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