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晚清三杰恩仇录 > 第16章 军事会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曾国藩将胡林翼、左宗棠二人请来宿松,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参加湘军的军事会议。

湘军自组建以来,南征北战已达6年。平时里,湘军几名大将,如曾国荃、彭玉麟、杨岳斌、鲍超、李元度等人,各自领兵在外作战。曾国藩坐镇大营运筹帷幄。没有特别的情况,他们很少聚集在一起。当下,各地战事趋于平稳,曾国藩便考虑到将他们召集在一块,一是对围攻安庆、庐州进行一次调兵遣将;二是听一听各大将领的汇报,了解各支部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清晨时分,薄雾还没散去,突如其来的马蹄声打破了江畔的宁静。最先抵达桑落洲湘军大营的将领,是曾国藩的九弟,“吉字营”主将曾国荃。他风尘仆仆,眉宇间带着连日征战的疲惫。他一翻身下马,就吩咐亲兵:“去厨房弄点吃的来。”他从安庆集贤关赶回桑落洲,三百里路程,跑了十几个时辰,途中几乎没有休息,看样子是又饿又累。

曾国藩亲自前来迎接九弟。他是家中的长子,下面还有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4个弟弟。曾国潢一生在家务农,帮父亲料理家务。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都加入了湘军。咸丰八年(1858年)十月,曾国华战死在安徽三河镇。曾国葆转战于黄州、潜山、太湖一带,军务繁忙,这次没有回来。

在几个弟弟里,曾国藩最疼爱曾国荃,将大部分心血都倾注在他身上。曾国荃的军事指挥能力也很突出,因善于挖壕围城得到了“曾铁桶”的称号。

“九弟,一路辛苦了。”曾国藩见到曾国荃,内心极为欣喜,却未溢于言表,只是淡淡地问候了一声,“你先去休息一下,等雪琴(彭玉麟)、春霆(鲍超)、厚庵(杨岳斌)几位到了,我们再开会。我已给厨房打了招呼,用长白山人参炖了两只老母鸡,一会儿给你送上来。”

“哈哈,什么人参老母鸡的,老鲍没来晚吧?可还有点残汤剩羹?”正说话间,马蹄声由远至近,一个洪亮的声音像是在半空中炸响。来人正是以勇猛着称的湘军将领鲍超。只见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声若洪钟地与迎上来的亲兵打招呼,豪迈之气扑面而来。

“春霆,一路辛苦,霆字营的威名,长毛闻之胆寒啊!”曾国藩赶紧过来迎接他,笑吟吟地说道。

鲍超闻言,胸膛挺得更高,大声道:“大帅放心,您指哪,末将打哪!绝不含糊!”

这时候,胡林翼和左宗棠也赶了过来。他们与曾国荃、鲍超等人都很熟悉。久别重逢,都亲热地拉起手来说话。

当天上午,湘军将领彭玉麟、杨岳斌李元度等人陆续到来。一时间,湘军大营将星云集,战马嘶鸣,亲兵穿梭,比过年还热闹。

走进大帐内,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早已铺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将领们围拢过来,气氛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胡林翼虽然与曾国藩各自率领一支部队,但都被视为湘系人马,参加此次军事会议理所当然。左宗棠尽管与曾国藩、曾国荃等湘军将领关系良好,却未在湘军任职,加上这段时间有案件在身,不愿过多介入湘军内部,因而不打算参会。曾国藩却非要他参加,说道:“季高,你就不要见外了,湘军创建以来,离不开你的鼎立相助。走,我们开会去。“他左手拉着胡林翼,右手拉着左宗棠,大踏步走进中军大帐。

曾国藩端坐主位,没有多余的客套,开门见山:“诸位,今日齐聚宿松,实为军情紧迫,需共商大计。最近,东南震动,浙江巡抚罗帅以死殉国。然我军于皖北,安庆、庐州已如瓮中之鳖,此诚关键之时,亦为艰难之刻。”

他目光扫视着各位将领,说道:“当下,诸位的进展如何,遇到有啥困难,请务必畅所欲言,不必顾忌。”

“好,我先抛砖引玉。”曾国荃道,“‘吉字营’主攻安庆,现下已经攻克集贤关,牢牢守住安庆北部关口。我部这阵时间也没闲着,上下下下不辞辛苦,深沟高垒,开挖内外长濠,内濠用以围困安庆长毛,外濠用以抗击长毛援军……”

“九帅好一个‘铁桶阵’,保证长毛一个都逃不脱!”李元度赞道。

“过奖,过奖。”曾国荃朝李元度拱手表示感谢,随后继续说,“不过呢,这大半年熬下来,‘吉字营’的粮草也消耗得七七八八了,望大帅早日划拨一批粮草,尽快运到安庆。手里有粮,打仗不慌,兄弟们打起仗来就更有劲儿。”

大家都哈哈笑起来。

接下来,各位将领纷纷汇报所率军队取得的进展和遇到的困难。左宗棠仔细听来,发现他们虽然汇报得天花乱坠,实际上并没有取得多少实际进展。湘军在安徽、浙江、江苏等地与太平军形成长期对峙,谁也没办法取得突破性成就。遇到的困难倒是千篇一律,不是差钱就是缺粮,只有李元度的困难多一个:他抱怨还欠缺人手,指望曾国藩调一两千人马给他。

曾国藩何尝不清楚这一点。他心里清楚,与太平军这场战争,不可能指望三五年结束,打上十几年,甚至更久,都实属正常。当下最好的预期是,争取在一两年内拿下安庆,那就堪称重大胜利了。除此之外,就算在江浙一带夺回几座城池,收复几块地盘,都不足以影响全局。

但是,粮饷跟不上,却是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普遍性难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湘军不是朝廷的常备军队,粮饷照例由地方上自行协调解决。可曾国藩除了一个在籍礼部侍郎的身份之外,并无一官半职,地方上的那些总督、巡抚压根不买他的账。因此,自湘军创建以来,粮饷问题就深深地困扰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