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晚清三杰恩仇录 > 第24章 皇帝之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过了几天,宿松的灯火渐次熄灭,人声马嘶如同退潮般散去。

左宗棠最后向曾国藩深深一揖,那鹰隼般的目光里燃烧着蛰伏已久的火焰:“涤公,请静待宗棠佳音!”他翻身上马,马鞭在空中清脆一响,带着募兵的谕令和万丈豪情,踏着晨露,绝尘而去,直扑湖南老家。

至此,樊燮案宣告撤销,他的“归隐柳庄”,终究成了酒后笑谈,新的战场在等着他亲手打造一支“楚”字旗号的大军。

胡林翼也告辞了,回到英山大营。曾国荃、彭玉麟、鲍超、多隆阿等一干悍将也各自领了将令,铁甲铿锵,旌旗蔽日,率领本部精锐,如数条奔腾的怒龙,分头扎向安庆外围预设的战场。他们要像铁钳般,死死卡住那座江畔坚城——安庆,太平天国西线的命门。

曾国藩立在辕门前,目送着他们消失在烟尘里。两江总督的关防大印沉甸甸地揣在怀里,兵部尚书的荣耀加身,驱散了多年积郁的阴霾。他深吸一口气,皖南初夏的空气带着草木的清香,也带着硝烟将至的铁锈味。

但此时此刻,紫禁城养心殿的空气沉滞如铅块,压得人胸口发闷。窗外本该明媚的春光,透进雕花长窗后只剩下一片惨淡的灰白。殿内侍立的太监宫女个个垂首屏息,恨不得连心跳都掐灭了才好,唯恐那细微的声响惊动了御座上那道濒临爆裂的雷霆。

“啪!”一份加急奏报被狠狠掼在紫檀御案上,惊得旁边香炉里一缕青烟都猛地一颤,散了形状。

“江南大营!”咸丰帝奕詝的声音嘶哑,每一个字都像从齿缝里硬生生挤出来,带着血腥气。他瘦削的脸颊绷得死紧,颧骨下方泛着不正常的潮红,干枯的手指死死抠住冰冷的案沿,指节用力到发白,“糜烂至此!向荣、和春朕的江南大营,朕的铜墙铁壁!”他猛地抬头,眼里的血丝密布,如同蛛网,死死罩向殿下黑压压一片匍匐着的顶戴花翎。“你们告诉朕,没了江南大营,那长毛的刀,下一个要砍向何处?!”

死寂。空气粘稠得化不开。

一个苍老而急促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户部尚书肃顺几乎是手脚并用地膝行向前一步,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声音抖得不成样子:“皇上!皇上明鉴!急报,苏州、杭州、松江长毛逆匪正倾巢而出,其锋直指苏南浙北膏腴之地啊!”他几乎是哭喊出来,双手颤抖着举起另一份文书,仿佛捧着千斤重的烙铁,“此地虽仅弹丸,却是国朝命脉所系!岁入……岁入……”

“多少?”咸丰的声音陡然拔高,尖利得像要刺破殿顶的藻井。

肃顺狠狠咽了口唾沫,喉结上下滚动:“历年所供,实占天下赋税……过半以上!”他猛地将头磕在金砖地上,“砰”一声闷响,“皇上!此乃国朝心腹膏血之地,若失江浙,无异于……无异于剜心断脉!大清,危矣!”

“过半以上……”咸丰喃喃重复着,身体晃了晃,像被这冰冷的数字迎面重击。他伸出枯瘦的手,一把抓过肃顺高举的那份详列着各府县税银数目的黄绫册子,目光死死钉在那触目惊心的“叁佰万两”几个朱砂大字上。指尖的冰凉瞬间蔓延至全身,仿佛所有的血都在这一刻被抽干了。他眼前一阵发黑,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在眼前扭曲、放大,幻化成无数张饥饿嘶吼的嘴——八旗子弟骄横的脸,绿营兵丁焦灼的眼,还有紫禁城巍峨宫墙下,那深不见底的、永远填不满的窟窿。

“三百万两……”咸丰的声音陡然变了调,从齿缝里迸出,带着一种濒死野兽般的绝望和疯狂,“没了这三百万两,朕拿什么养八旗?拿什么发绿营的饷?!你们告诉朕!告诉朕啊!”他猛地站起,将那沉重的黄绫册子狠狠摔在地上,纸张哗啦啦散开,像一群被惊飞的、惨白的鸟。他身体摇晃,全靠双手死死撑住御案才没有倒下,眼睛赤红地扫视着满殿俯伏的重臣,声音因极致的恐慌而扭曲:

“安庆!安庆算什么?一颗钉子!拔了还能再钉!江浙呢?那是朕的半壁江山!是朕的命!”他猛地一掌拍在案上,震得笔墨纸砚齐齐一跳,“曾国藩呢?他的兵在哪里?!立刻!马上!给朕传旨!让他放下安庆!给朕火速东援!救江南!保江浙!迟一刻,朕摘了他的顶戴花翎!要他的脑袋!”

“皇上圣明!”肃顺率先高呼,涕泪交流,“唯今之计,唯有急调曾涤生之湘勇,星夜驰援,或可挽回万一!”

“臣附议!”

“附议!安庆孤城,已成死局,当弃则弃!江浙万不可失啊!”

“请皇上即刻下旨,严令曾国藩移师!”

群臣的声音瞬间汇成一股汹涌的浪潮,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孤注一掷的疯狂,在养心殿沉重压抑的梁柱间激烈碰撞、回荡。每一个“附议”都像一块沉重的石头,砸向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名字——曾国藩。此刻,江浙的存亡,大清国运的喘息,仿佛全系于他一人一念之间。那一道道加急的、盖着血红军机处印信的廷寄谕旨,正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像索命的符咒,冲破养禁城的压抑,携着皇帝的震怒和整个王朝濒死的恐惧,撕裂江南湿润的烟雨,向着长江上游那个叫宿松的地方,疯狂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