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青铜账簿与铁王座 > 第30章 神经与锚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方的土地改革在铁腕与怀柔中艰难推进,北方的工业机器发出轰鸣,而在意大利漫长的海岸线和广袤的国土上,另外两条“生命线”的建设也在争分夺秒。

那不勒斯港,扩建工地。冬末的地中海寒风凛冽,却吹不散工地上热火朝天的景象。巨大的蒸汽打桩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将一根根粗壮的钢桩深深砸入海底。起重机挥舞着钢铁臂膀,将成吨的石料投入海中,构筑着新的防波堤和深水码头岸壁。穿着工装、头戴安全帽(科斯塔工厂出品)的工人们在工程师的指挥下忙碌着。

亚历山德罗在内政大臣卡洛·法拉利和海军部高级官员的陪同下,视察着工程进度。他没有乘坐豪华马车,而是直接走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

“首相阁下,请看,”工程总指挥,一位来自热那亚的资深港口工程师,指着规划图兴奋地介绍,“原港区主要进行商贸泊位的现代化改造,增加仓储和装卸设备。而这边,东侧新拓展的区域,才是重点——专属于王国的海军锚地。我们将建造两座坚固的干船坞,可以容纳并维护未来最庞大的铁甲舰。一座专用的弹药库和燃煤补给站正在同步建设,位置隐蔽且安全。还有这片区域,”他指向规划图上靠近海军区的一片优质泊位,“将划归科斯塔航运贸易公司作为其地中海船队的主基地之一,享受优先靠泊权。这既能保障我们重要物资运输的时效,也能在必要时…为海军提供有力的民间运力补充。”工程师的话带着深意。

亚历山德罗满意地点点头。他深知一个功能完善、位置关键的海军基地对未来争霸地中海的重要性。塔兰托是未来的核心,但那不勒斯这个传统大港的军事化改造,是双保险,也是力量投送的关键支点。看着眼前初具雏形的巨大船坞基槽,他仿佛看到了未来意大利铁甲舰队在此整装待发的雄姿。

“工期必须保证,质量更是生命线。”亚历山德罗对工程负责人和海军部官员强调,“这里的一砖一石,都关乎王国海军的未来。资金和物料,政府会优先保障。我要看到它按时、甚至提前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在亚平宁山脉的崇山峻岭和广袤的平原上,另一场无声的“战争”也在进行——国家电报主干网的建设。

亚历山德罗从那不勒斯返回都灵后,立刻召集了电报工程总负责人和内政部、军方通讯部门的代表。“先生们,”亚历山德罗开门见山,指着墙上巨大的意大利地图,上面用醒目的红线标注着规划中的电报线路,“都灵-热那亚-佛罗伦萨-罗马-那不勒斯。米兰-威尼斯-的里雅斯特。这两条十字大动脉,必须在今年年底前贯通。这不是请求,是命令。”

他语气严肃:“你们或许觉得,这不过是拉几根电线杆,架几根铜线。但我告诉你们,这是王国的神经系统。它的重要性,不亚于铁路,甚至在某些时刻,更为关键。”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电:“军事上:没有即时通讯,总参谋部的命令如何迅速传达给边境部队?如何协调南北驻军应对突发威胁?奥地利人的间谍还在活动,慢一天,可能就是一场边境摩擦的失败。想想库斯托扎的教训(虽然未发生,但亚历山德罗以此警示),指挥不畅是致命的。

行政上:南方匪患、地方政务、突发灾情…都灵的命令传到那不勒斯靠马车要多久?十天?半个月?黄花菜都凉了。效率就是生命,就是统治力的体现。

经济上:市场行情瞬息万变,热那亚的船期、米兰的原料价格、伦敦的汇率波动…信息就是金钱。电报网贯通,才能让全国统一市场真正‘活’起来,才能让我们的商人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

为了最直观地展示电报的威力,亚历山德罗安排了一场现场演示。

都灵,首相府通讯室。一台崭新的莫尔斯电报机(科斯塔机械厂仿制改进版)被安置在临时架设的线路上。线路目前只通到了佛罗伦萨中转站,再由佛罗伦萨的线路连接到刚刚完成那不勒斯城区电报局建设的终端。

亚历山德罗亲自站在电报机旁,周围是内阁重臣、议会代表和受邀的记者。气氛有些紧张和期待。

“向那不勒斯城防司令部发报。”亚历山德罗口述指令,电报员迅速敲击电键,发出清脆的“嘀嗒”声。

“指令:即刻起,加强港口新建海军区巡逻警戒等级至二级。收到确认后执行。——首相府”

嘀嗒…嘀嗒…嘀嗒… 电波承载着指令,以接近光的速度,沿着铜线飞越亚平宁山脉,先抵达佛罗伦萨中转站,短暂停留后,信号被转发,继续南下。

那不勒斯,临时电报局。一台同样的电报机突然响起蜂鸣。守候的报务员迅速记录下电码,翻译成文字。城防司令部的联络官早已等候在此,看到电文内容,脸色一变。

“快,备马,去港口。”联络官抓起电文,冲出电报局,翻身上马,向不远处的港口海军建设指挥部狂奔。整个过程,从都灵发报到那不勒斯接收、译电、联络官拿到指令,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而在以往,同样的命令通过驿马传递,最快也需要五天。

当联络官气喘吁吁地将首相亲笔(电文形式)的指令交到港口驻军指挥官手中时,指挥官震惊之余,立刻下令执行。加强巡逻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都灵,首相府。仅仅一个多小时后,来自那不勒斯的确认回电就传了回来:“指令收到,港口海军区警戒等级已提升至二级。一切正常。——那不勒斯城防司令部”

“哗!”通讯室内爆发出一阵难以抑制的惊叹和掌声。议员们、记者们亲眼见证了奇迹。千里之遥,指令瞬间抵达,确认即时传回。这是何等的神速,何等的效率。

亚历山德罗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拿起那份确认电文,向众人展示:“先生们,这就是‘现代化’的效率,这就是信息的力量。电报网,就是王国的神经。它每延伸一公里,王国的反应就快一分,力量就强一分。我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加速建设。让意大利的神经,在最短的时间内,覆盖全国。”

演示的巨大成功,彻底打消了部分议员对电报网巨额投资的疑虑。报纸上充斥着对“闪电通讯”的惊叹报道。电报工程队士气大振,架线立杆的速度明显加快。那不勒斯港的深水船坞基槽在蒸汽打桩机的轰鸣声中继续向海底延伸。钢铁厂的高炉图纸在热那亚的绘图板上日渐完善。一个拥有强健筋骨(工业)、敏锐神经(通讯)和坚固锚点(港口)的新生意大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1862年的初春,奋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