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 > 第26章 科技决胜退强敌,济南欢腾隐忧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章 科技决胜退强敌,济南欢腾隐忧存

红夷大炮的惊天一击,不仅摧毁了清军的炮兵阵地,更彻底击碎了阿巴泰强行突破青石关的信心。

他麾下虽都是百战精锐,但面对据险而守、火器威力竟还凌驾于己方之上的明军,继续强攻无异于让勇士们白白送死。更重要的是,他入塞的主要目的是劫掠物资人口,而非与明军硬碰硬消耗实力。

“收兵!”阿巴泰咬牙切齿,极其不甘地下达了命令。

清军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了大量尸体和破损的器械,狼狈地撤回大营。

青石关上,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士兵们相拥而庆,泪流满面。他们再一次在督师的带领下,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八旗劲旅!

刘泽清等将领更是对王小伟佩服得五体投地,那如同神罚般的炮击,彻底镇住了他们。

王小伟却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阿巴泰主力未受重创,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或者寻找其他路径入寇山东。

他一面下令加紧修复关防,救治伤员,补充弹药;一面派出大量夜不收,严密监视清军动向,尤其是其分兵迂回的迹象。

果然,阿巴泰在青石关下碰得头破血流后,改变了策略。他留下部分兵力牵制青石关,自己亲率主力,试图向北迂回,寻找新的突破口。

然而,王小伟早已料到此着。他利用整合后的兵力优势,命令刘泽清等部严守青石关,自己则亲率机动主力,如同影子般紧盯着阿巴泰的主力,在其可能选择的路径上提前设防,或利用骑兵不断袭扰其后勤线。

同时,他广泛发动山东北部州县百姓,“坚壁清野”,将粮食物资转移入城,水井投毒,使清军无法就地获得补给。

阿巴泰大军在山东边境徘徊半月,处处碰壁,损兵折将,却一无所获,反而因为不断被袭扰和缺乏补给而士气低落。时值冬季,天气转寒,来自辽东的清军也开始出现不适。

反观明军,则凭借王小伟建立的有效补给线(通过运河和陆路从济南、乃至南方筹措物资),以逸待劳,士气高昂。

此消彼长之下,阿巴泰终于意识到,此次入塞,在山东方向已无利可图,甚至有可能陷入困境。他不得不怀着极大的不甘和郁闷,下令全军拔营,向北撤退,试图与其他路清军会合或直接出塞。

消息传来,整个山东北部沸腾了!

济南城门大开,巡抚宋学朱率领全城官绅百姓,箪食壶浆,出城迎接凯旋的王小伟大军!

“驸马爷千岁!”

“王督师公侯万代!”

欢呼声如山呼海啸。王小伟被百姓视为拯救山东的大英雄,声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朝廷的嘉奖旨意也再次传来,溢美之词更胜以往,赏赐加倍。崇祯皇帝甚至在朝会上激动地表示“朕得驸马,如得长城!”

然而, amidst the triumph, 王小伟却保持着异常的清醒。

他看到了军队连续作战后的疲惫,看到了弹药库存的急剧消耗,看到了刘泽清等部将在胜利后悄然滋生的骄矜之气,更看到了朝廷旨意背后,那依旧存在的猜忌和那些从未停止的、来自周延儒等人的攻讦奏章。

“飞鸟尽,良弓藏”。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懂。

山东威胁暂解,但他知道,大明的危机远未结束。清军主力虽退,但元气未伤。中原流寇余烬未熄。朝堂党争愈烈。

他这份过高的威望和兵权,接下来将把他推向何处?

在济南城的欢呼声中,王小伟已经开始思考下一步:如何利用这段难得的喘息时间,进一步整训军队,消化战果,巩固根基,以应对未来更加复杂的局面。

功高盖主,勇略震主。凯歌高奏之时,往往亦是隐忧深种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