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破晓之翼:女皇的征途 > 第124章 边关烽烟再惊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景和元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晚一些。

虽然劝农司早已将精心培育的“紫玉一号”薯种和详细的春耕指导下发各地,田间地头也渐渐有了忙碌的身影,但一股莫名的压抑感,却如同帝都上空挥之不去的阴云,笼罩在不少知情者的心头。

这压抑,并非全然来自朝堂上尚未完全平息的暗流,更源于北方边关断断续续传来的、令人不安的讯息。

边市上,与狄戎部落的贸易依旧在进行,但往来商队带回的消息却渐渐变了味道。有商贾回报,狄戎几个大部落似乎在暗中大量收购铁器、皮甲,甚至不惜以高出市价三成的价格换取优质的弓弦和箭簇材料。更有深入草原腹地的行商隐约提及,狄戎王庭似乎在整合内部力量,那位在先前朔方之战中崭露头角、据说得到过庞党暗中支持的兀术王子,声望日隆,似有取代年老狄戎王之势。

这些零碎的信息,如同散落在棋盘上的珠子,初时并未引起太多注意。直到一日,一封来自北疆镇守大将、安北侯的六百里加急密报,被直接送到了镇国公主府初颜的案头。

密报的内容,让初颜瞬间蹙紧了眉头。安北侯在信中详细禀报:近月以来,边境斥候发现狄戎游骑的活动频率和范围明显增加,且其装备似乎比以往精良不少,马匹也更为雄健。

更令人警惕的是,斥候在几次小规模接触中,发现部分狄戎骑兵使用的箭簇,形制与中原颇有几分相似,且打造精良,绝非草原部落寻常工匠所能为。安北侯怀疑,狄戎内部可能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有针对性的战备,其背后,恐怕仍有不明势力在提供支持。他恳请朝廷密切关注,并提前增派援军,补充军械粮草,以防不测。

“不明势力……”初颜放下密报,指尖冰凉。庞太师虽已伏诛,其核心党羽也大多被清算,但其盘根错节的势力网络,真的被连根拔起了吗?是否还有漏网之鱼,或者新的、隐藏在更深处的势力,仍在与狄戎暗通款曲?先帝驾崩,新君初立,朝局未稳,这无疑是外部势力趁火打劫的最佳时机。

她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若北疆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事,且狄戎果真得到了比上次更精良的装备和支持,那么朔方城乃至整个北疆防线,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不仅关乎边疆安危,更将直接影响她正在全力推进的国内革新。战争将消耗巨大的国力,动摇民心,甚至可能给朝中反对势力提供攻击新政的借口——他们完全可以污蔑是她的改革“耗空国库”、“穷兵黩武”或是“引来外患”。

“绝不能让他们得逞!”初颜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她必须立刻行动起来,既要协助朝廷做好军事准备,也要设法斩断可能存在的、通往狄戎的暗中支持链条。

她首先以镇国大长公主和农桑总部总裁事的身份,紧急约见了兵部尚书与户部尚书。她没有透露安北侯密报的全部细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而是以“例行加强边防,应对草原可能出现的白灾后动荡”为由,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陛下初登大宝,四方瞩目,边防尤需稳固。请兵部即刻核查北疆各镇军械、粮草储备情况,拟定增援与补给方案,尤其是箭簇、弓弩、守城器械,需优先补充。另,可命安北侯加强对边境通道的巡查,对可疑商队严加盘查。”

“户部需提前统筹,确保边饷及军需采购银钱充足。农桑总部下属各官仓,存储有大量耐储存的红焰薯干、淀粉,可即刻制定预案,作为军粮储备,随时听候调用。”

两位尚书虽觉初颜此举有些过于未雨绸缪,但鉴于她如今的地位和先帝遗诏的权威,加之理由也算充分,均表示会尽快办理。

与此同时,初颜动用了自己掌控的另一股力量——由巡查曹演变而来、如今直接隶属于镇国公主府的“风闻司”。这个机构汇集了刺探、分析、核查等各种职能,其触角远比明面上的官员更为灵敏和隐秘。她给风闻司下达了密令:

“第一,动用一切在北地的眼线,重点查探狄戎各部近期的物资来源,尤其是铁器、军械的流入渠道,务必找到确凿证据。”

“第二,严密监控京城及各地与北方边市有密切往来、且背景复杂的商号,尤其是那些可能与庞党残余势力或有其他勋贵背景的商队,记录其人员、资金、货物往来的一切异常。”

“第三,留意朝中官员,特别是与军中将领或有北方背景的官员,近期有无异常举动或联络。”

她要知道,究竟是谁,在帝国新旧交替的脆弱时刻,依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向虎视眈眈的狄戎输送利刃。

然而,就在初颜紧锣密鼓地布置应对之策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针对她个人的风暴,却抢先一步在朝堂上爆发了。这一次,对手选择的攻击点,并非新政本身,而是她如今最为显赫,也最为敏感的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