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贞观十一年,冬!

长孙无忌、侯君集、刘洎一同回京,一时间朝野震荡。

看着宵禁解除后陆续回京的军队,长安城中的百姓才想起已经近两个月悄无声息的关中。

无人知道发生了,只知道经历此事,长孙无忌升至赵国公,侯君集升至吏部尚书。

至于刘洎则是踏入了三品之列,所有人都觉得是刘洎沾了长孙无忌的光。

一时间朝中暗悔没有前往关中的官员不计其数。

封官过后,李世民第一时间宴请长孙无忌前往立政殿一同用膳。

李世民抬起酒杯与长孙无忌共饮,笑道:

“辅机,关中处理的可算妥善?五姓七望没有再搞出什么幺蛾子吧?”

长孙无忌暗叹一声,笑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刘洎确为大才。”

李世民轻咦,不解道:“可这一切不都是你做的吗?”

李世民和百官一样,都觉得刘洎此次是沾了长孙无忌的光。

长孙无忌叹气道:“非也,老臣只是被推到了台面上罢了,一切都是这刘洎做的。”

李世民当即问道:“你且说说,刘洎是如何胁迫五姓七望妥协的。”

此事他已经疑惑了很久,无人员伤亡,也未曾听闻爆发什么冲突,关中地区的事情又是如何妥善处理的。

“围城,断粮。”

“围城?”

李世民不解的望向了长孙无忌,等待下文。

“刘洎不知从何得知五姓七望,七家家主进入荥阳郑氏祖宅,直接命人围了外城,不仅如此,还截断了流向城内的所有河流。

然后命人在城外叫阵,扬言让荥阳郑氏之人打开城门出来受死。”

长孙无忌再饮一口烈酒,接着言道:

“老臣生平也从未见过这般无耻之人,命人从城外封死了城门,叫嚣着荥阳郑氏敢做不敢认。让他们出城领死。”

李世民顿时蹙眉,打断道:“城门都是内开的,如何从外部封了城门?”

断水断粮李世民能想通,可这封城门一事,却是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长孙无忌嘴角也是抽了抽,笑道:“城门的铁皮包边外侧再包一层铁皮,链接有绳索卷于水车之上。”

李世民脑海中已经想到了城内想开城门却又无处使力的场景。

“陛下,城中百姓断水断粮,城中的蓄水井又能扛住几个月?即便有存粮者又能坚持多久?还有兵卒整日在城外叫阵,将矛头指向了荥阳郑氏。

最绝的是城墙上无一守卒,百姓可随意登上城墙查看城外的情况。”

李世民补充道:“五姓七望曾言,佛寺将债款卖给了他们。

再加上他们之前粮食的涨价,百姓无粮可吃、无水可喝的情况下,所有的怨气都会指向荥阳郑氏。”

长孙皇后不解,“这门毕竟打不开,百姓就不怀疑吗?”

长孙无忌呵呵一笑,“刘洎说了,就是要告诉他们,想要活命就去抢荥阳郑氏,亦或者逼迫他们妥协。”

“这般是不是太过残忍,若荥阳郑氏不妥协,他们岂不会被活活饿死?”

长孙无忌叹气道:“朝廷提前赈灾,他们明知不会被饿着,仅仅为了吃口好的,他们选择了借粮,还抵押上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救灾不救蠢,他们不敢寻五姓七望的麻烦无非就是等着朝廷出面解决。

如今要做的,就是逼他们给五姓七望施压,数万快被饿死的百姓,为了活下去还冲不开五姓七望的高墙?”

李世民惊讶道:“这也是刘洎所言?”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叹道:“没错,此子邪得很,不过不得不说此招有效。”

李世民也是沉默,长孙无忌与五姓七望之间的谈判进行了数次,无一次能让他勉强接受。

可见五姓七望此次图谋不小,定是想从朝廷啃下一块肉来分食。

刘洎此举虽然有违天和,可也间接守住了朝廷的利益。

李世民思索一番,问道:“辅机,对于此子,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饮酒轻叹:“能臣,有丞相之资,只是为达目的可能会做出有损皇家威严的事情来。”

李世民深吸口气,明白长孙无忌的意思。

此子尚且年轻,若是培养得当,定是自己为下一代君王留下的坚实班底。

虽行事有些不妥之处,可达到了最完美的结果不是吗?

最令人头疼的就是李承乾和刘洎之间有着些许误会。

李世民思索一阵,笑道:“辅机,这刘洎你暂且带到身边教导,多带他到高明那里走动走动。”

长孙无忌一愣,随即就应了下来。

明白李世民这是准备为太子培养以后的班底,自己身为国舅何乐而不为?

至于李承乾和刘洎的那些小矛盾,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陛下对魏征不同样是又爱又恨吗?

一个帝王,何须在意与臣子之间的些许小过节?

次日早朝,刘洎第一次踏入太极殿内参加早朝。

往日小朝会,五品官员已经站到了高台之下,别说听,就是看,也是看不到殿内分毫。

“刘洎,往这边来。”

群臣不可思议的看着长孙无忌向刘洎招手,将其安排在了自己身后。

这是什么意思?长孙大人有意收刘洎为门生?

朝堂的站位可是十分有讲究的,一个三品官员如今站在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之后,这是什么意思?

长孙无忌着手开始准备培养接班人?

朝堂所有人都在揣测长孙无忌的意图,李承乾则是阴沉着脸色,心情很是不悦。

下朝,长孙无忌随着李承乾入了东宫。

“太子,可是对刘洎有所不满?”

李承乾拱了拱手,叹气道:“舅舅,我知道你想让刘洎辅佐于我,可这厮只听杨晨的,之前的事情舅舅应该也有所耳闻。”

长孙无忌不仅是他的舅舅,同时也是他的坚定支持者,只要皇后还在,这点永远不会变。

“太子,你为君,他为臣,至于听谁的重要吗?”

长孙无忌思索一番,“比如魏征,你觉得他是为了陛下才投奔的大唐?你错了,他是为了天下百姓。

为什么非要强求一个下人完全效忠于自己?身为上位者遇到有能力的人,你们有一致的目标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