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卢志远第一时间带着卢明轩回到了范阳卢氏的祖宅,找到了范阳卢氏如今身份最高贵之人,——太爷卢寿。

“大哥,这事情都是因为轩儿悬赏刺杀杨晨未果造成的,杨晨才展开了一系列疯狂的报复。”

卢志远将与杨晨谈话的细节,与在幽州城探听到的事情全部说了一遍。

卢寿点了点头,言道:“也就是说这杨晨其实第一想法是报复回来,期间发现了咱们与契丹的交易,想横插一脚?”

卢志远点了点头,弱声回道:“我并未第一时间答应他的条件,他也没有因此扣留轩儿。”

卢寿呵呵一笑道:“毕竟幽州还是咱们的地盘,他可以凭借着那张悬赏令过分一点,为自己谋得一份好处,但若是监禁我范阳卢氏少家主,那悬赏可是有些不够看的。”

“那,我等该以什么理由拒绝掉他的条件?”

“拒绝?为什么要拒绝?既然他知道我们与契丹要进行交易,说明交易的是什么东西都已经知道了,他想掺一脚就掺一脚呗!”卢寿冷哼一声,不屑道。

“可是……”

卢寿直接打断了卢志远没说完的话,“虽然与异族经商不是什么秘密,可若是不带他,他将证据递交给李二,咱们付出代价恐怕会更多,如今仅仅是带着他见一见契丹首领而已,无甚关系,咱们又不会损失什么。”

卢志远细细一想也是,当即便应了下来。

看着准备离去的卢志远,卢寿突然道:“对了,派人通知杨晨,三月中旬我等会出关与契丹交易,若是他想参与,就尽快准备货物。”

“大哥,不是敲定的五月将东西送过去嘛?”卢志远顿时不解万分。

五月份与契丹交易是有说法的,契丹每年与他们交易只以绵羊交换,等到五月份的绵羊会更肥嫩一些,他们也能赚的多一些。

对于契丹来说,这羊羔肥瘦都没什么区别,反正都是到处吃草的,能换到族群需要的物资才是好羊。

他们范阳卢氏与契丹一族的交易已经很多年了,早在前隋,他们就与契丹开始交易了,这交易路线已经很是完善。

卢寿呵呵一笑道:“这杨晨不是想与契丹交易嘛?一个半月的准备时间,他连准备货物的时间都没有,难不成他还能空口白牙的从契丹掏到好处?”

卢志远顿时明白了大哥的意图,惊叹道:“还是大哥想的周到,这杨晨只会在此任职一年,一般咱们也就与契丹有一两次交易,这次他没有得到好处,肯定会想办法率先多囤积一些货物。

只要咱们这次将足够支撑一年的物资给到契丹,他不仅赚不到什么便宜,可能还会再损失一批货物。”

“大哥,我这就派人前往幽州通知杨晨。”卢志远赶忙匆匆离开。

他现在也得尽快筹集要交换的货物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准备足够的货物也够他一顿忙的了,说不定还得同另外六家寻求一些帮助。

此刻幽州城,杨晨已经想好了与契丹做何交易,范阳卢氏不是要与契丹交易五千石盐嘛,他准备偷偷提炼一批略高于市面品质的海盐与契丹交易。

只是毕竟幽州不同于在岭南的时候,提炼海盐的事情不敢让人知道,即便是程处默他们都不行。

毕竟雪花盐的事情若是暴露了,整个长安城中的勋贵都会被自己得罪一个遍,这可不是法治社会,打信息差大赚一笔的事情还是挺困难的。

“夫君,不是还有燕大他们嘛?他们好像都已经择到了一百兵卒,如今已经开始各自训练。不如将这件事情交给他们。”长乐在一旁建议道。

“燕大他们是老爷子留给我的,自然信得过,可那群新卒……”杨晨叹了口气,犹豫道。

“夫君,他们肯定有自己的识人之法,不如就试着相信他们那一次呗。”崔墨言在身旁建议道。

杨晨还在犹豫,门房便拿着一封带有蜡封的信件走了进来。

“刺史大人,来人说是范阳卢氏之人,前来兑现于您的承诺。”

杨晨疑惑的打开了信封,顿时叹了口气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第二日,燕大便带着一半兵卒前往海滩捡贝壳,另一半则扎入深山捡枯草与干柴。

捡草与干柴的兵卒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他们吃饭总得生火不是,至于草料,那自然是为那四百骑兵的马匹准备的。

至于前往海滩捡贝壳的兵卒,一脸迷茫,可是又不得不干,他们仅仅入伍几天,已经被训练的不成人样,再不休息都快崩溃了,这捡贝壳在他们看来,就是休息。

仅仅一日,贝壳、草料便已经堆积成山。

草木灰、与生石灰的炼制也提上了日程,燕大他们没有任何质疑,执行着杨晨下发的所有指令。

至于程处默带来的四百骑兵,战马成了重要劳力,一车车的将海水运往了幽州营,烧制出了一车车的海盐。

杨晨炼制海盐的动静太大,自然瞒不过范阳卢氏。

“爷爷,杨晨竟然炼制海盐,难不成是准备拿海盐与契丹一族交易?”卢明轩得到消息第一时间便向卢寿诉说杨晨的一系列搞笑行为。

卢寿也很是疑惑,海盐有毒之事人尽皆知,杨晨不可能不清楚,既然如此那杨晨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他也想不明白。

卢寿摆摆手道:“有什么消息再来跟爷爷说,大贺窟哥又不是傻子,海盐那种成色的盐巴一眼就能看出端倪,杨晨不可能拿那种东西与契丹交易。”

只不过直到三月份,也没搞清楚杨晨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只知道杨晨新招收的一千六百兵卒每日赶海、潜水训练。

卢寿听到无任何新情报传回,感觉杨晨已经放弃了此次与契丹的交易,毕竟半个月,他坚信杨晨无论从哪里准备货物都已是来之不及。

杨晨让长乐修书一封,将自己准备与契丹长期做生意的事情汇报给了自己的岳丈李二陛下,并保证了不会贩卖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