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在造大明 > 第327章 旧港遗梦 南洋新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7章 旧港遗梦 - 南洋新序

赤道附近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狭长海面上,将万顷碧波炙烤得蒸汽氤氲,恍若一片巨大的、晃动着光斑的琉璃。在这片被称为“南海咽喉”的黄金水道上,一艘悬挂着郑氏商会旗帜的大型广船,正鼓满风帆,劈波斩浪,向着西南方向航行。船首犁开的白色浪花,如同一条永不停息的缎带,拖在船尾后方。

与数月前奔赴台员战场时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不同,这艘船上虽也配备了火炮,但甲板更显整洁,水手们的动作也透着一股常跑商路的熟练与从容。然而,若有心人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一些不同寻常之处:一些水手虽然穿着普通的商船水手服饰,但站姿挺拔,眼神锐利,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军人气质;船舱深处,似乎还存放着一些用油布严密包裹的长条物件,其形状绝非寻常货物。

此刻,在船长室兼此次航行的指挥舱内,沈廷扬正与一位身着儒衫、气质沉静的中年男子对坐品茗。那中年男子名为陈子壮,历史上本是明末忠烈,此刻被崇祯提前启用,因其学识渊博、辩才无碍且通晓南洋事务,被特命为“宣慰南洋诸邦钦使”,作为沈廷扬的副手,共同执行这项特殊的使命。

“陈兄,请看。”沈廷扬将一杯冲泡好的、来自福建武夷山的新茶推到陈子壮面前,自己则铺开了一幅绘制精细的南洋海图,手指点向马六甲海峡的东南出口处,一个位于苏门答腊岛东南沿岸的河口地带。“此处,便是三佛齐旧都,旧港(今巨港)。唐宋时,此处曾是海上丝路要冲,华商云集,建有‘三佛齐国’,亦是我华夏藩属。可惜元明以来,海禁频仍,此地渐为满者伯夷(麻喏巴歇帝国)所侵,后又被海寇番商占据,尤以爪哇的马打蓝素丹国和自西而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势力最为猖獗,竟使我华商旧地,沦为西夷与土酋博弈之场,华人备受欺凌。”

他的指尖在海图上轻轻划过,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痛与决然:“陛下有言,‘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这旧港,虽非我大明直接辖地,然其上曾有华商建立的‘旧港宣慰司’(注:历史上为短暂存在的地方管理机构),更有无数闽粤子弟胼手胝足,血汗经营,岂容红毛夷与土着番酋肆意妄为?台员既复,吕宋西夷已胆寒,正是我大明重返旧港,再续华夏南洋血脉,重构天朝海疆秩序之时!”

陈子壮轻呷一口清茶,目光随着沈廷扬的手指在海图上移动,缓缓道:“沈军门所言极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南洋诸邦,久疏朝贡,非其不愿,实因海路阻隔,盗匪横行,加之西夷挑拨离间。如今我大明水师焕然一新,兵锋正盛,正宜遣使宣慰,播撒天朝仁德。然……”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旧港局势错综复杂,马打蓝素丹国雄踞爪哇,势力正盛,对苏门答腊早怀觊觎之心;荷兰人虽在台员新败,但其巴达维亚总部根基深厚,绝不会轻易放弃对此地香料贸易的控制。我等人手有限,若强行介入,恐成众矢之的。”

沈廷扬闻言,嘴角却露出一丝智珠在握的笑意:“陈兄所虑,正是关键。故陛下与徐阁老、李部堂(李邦华)早有定计,此番南下,非为征战,实为‘布信义于诸邦,立威权于海上’。强硬手腕需有,然更需刚柔并济,分而治之。”

他压低声音,道出核心方略:“我等此去,首要目标,并非直接占领旧港,而是要做三件事:其一,宣示存在,结交华商。旧港及周边,闽粤侨民数以万计,多从事胡椒、锡矿开采,备受土着头目及荷兰商人盘剥。我等持天子节钺,代表朝廷,正是要为他们撑腰,使其心向故国,成为我大明在南洋最可靠的根基。其二,扶弱抑强,结交藩属。马打蓝素丹国势大,但其北方亚齐素丹国与之不睦,东面爪哇岛上亦有万丹素丹国等势力可资利用。我等可示好亚齐等国,承认其地位,提供些许军械(如淘汰的旧式火铳)以为援助,令其牵制马打蓝。对荷兰人,则需恩威并施,既严正警告其不得再欺凌华人、阻我商路,又可允其在遵守我大明规矩的前提下,参与有限贸易,分化其与土着联盟。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沈廷扬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便是要在这旧港之地,以保护商民、管理贸易为名,设立‘大明旧港理事官衙’,派驻官员、税吏乃至一支精干的水师分遣队。此乃楔入南洋的第一颗钉子,亦是未来重建‘旧港宣慰司’之雏形!”

陈子壮听得心潮澎湃,抚掌赞道:“妙哉!此策深合远交近攻,以夷制夷之古训!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只是,这第一步,该如何走?总需有个由头,方能师出有名。”

“由头?”沈廷扬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这便是了。三日前,我等船队停靠占城补给时,接到旧港华商首领林道乾(注:借用明末活跃于南洋的华人海盗兼商人名)的密报。言及旧港当地一位华人甲必丹(首领),因不愿向荷兰东印度公司缴纳加倍香料税,其商栈被荷兰人勾结土着暴徒洗劫,人员伤亡,货物被掠。林道乾等人求助无门,正翘首以盼王师!此等践踏我子民、藐视天威之事,正是我等介入的最佳良机!”

他站起身,走到舷窗边,望着远方已隐约可见的苏门答腊岛连绵的山脉轮廓,沉声道:“传令下去,各船升起旌节!进入旧港河口后,所有炮窗开启,露出炮口!水手披甲,仪仗列队!我们要让这旧港的所有人——无论是华人、土着还是红毛夷,都清清楚楚地看到,大明王师,回来了!”

“是!”

数个时辰后,这支规模不大但气势惊人的大明船队,缓缓驶入了摩西河(穆西河)口,逼近旧港聚居区。高大的船身,林立的炮口,尤其是主桅上那面迎风招展、象征着天子权威的明黄旌节,瞬间在旧港沿岸引起了巨大的骚动。

河岸两旁,低矮的木质吊脚楼和草棚中,涌出无数肤色各异的人群。有皮肤黝黑的马来土着,有戴着纱巾的阿拉伯商人,有趾高气扬的荷兰职员,但更多的,是那些穿着短衫、面色沧桑的华人。他们看到船队上熟悉的汉字和龙旗,先是不敢置信地揉着眼睛,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许多人跪倒在地,朝着船队的方向磕头,泪流满面地呼喊着“天朝王师!”“大明万岁!”

而位于河畔最佳位置的荷兰商馆楼顶,几名东印度公司职员则面色惨白,惊慌失措地跑向码头,准备乘坐小艇赶往上游的总部报信。一些土着头领也聚在一起,指指点点,脸上写满了惊疑与不安。

大明船队并未靠岸,而是在河心最佳射程处下锚停泊。沈廷扬与陈子壮换上官服,在精锐卫士的护卫下,乘小艇登岸。早已等候在码头的华商首领林道乾,率领数百名华人,激动万分地跪迎天使。

“旧港华民林道乾,率乡亲父老,恭迎天朝钦差!王师南来,华夷震慑,我等海外弃民,终见天日矣!” 林道乾声音哽咽,重重叩首。

沈廷扬上前一步,亲手扶起林道乾,声音清朗,却足以让周围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林先生请起,诸位乡亲请起!本官奉大明皇帝陛下圣谕,宣慰南洋,抚我华民!自即日起,凡我大明子民,无论身处何地,皆受皇明庇佑!若有外人胆敢欺凌,虽远必究,虽强必惩!”

他的目光如电,扫过不远处那些窃窃私语的荷兰人和土着头领,语气陡然转厉:“即刻传谕旧港荷兰商馆及诸土着头人:三日之内,交出劫掠华商之凶徒,赔偿所有损失,并向受害华民赔礼道歉!另,自今日起,旧港华民事务,由大明钦差设立的‘旧港理事官衙’统辖,任何税赋、纠纷,皆需经由理事官裁定!违者,视同挑衅天朝,后果自负!”

话音落下,码头上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华人人群中爆发出更加狂热的欢呼,声震云霄!而荷兰商馆方向,则是一片死寂,几名代表面如土色,仓皇退去。

陈子壮在一旁补充道,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陛下仁德,亦有好生之德。若各方谨守规矩,和平贸易,大明自当一视同仁,保其平安,共享海贸之利。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何去何从,尔等自择!”

夕阳的余晖,将大明船队的帆影拉得长长的,投射在旧港浑浊的河面上,也投射在每一个目睹此情此景的人心中。一股新的力量,已然强势介入这片纷争之地,南洋的棋局,从这一刻起,被彻底搅动。古老的朝贡秩序,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坚船利炮为后盾的新形式,悄然复苏。帝国的獠牙,在南洋的暖风与蕉林中,再次闪烁着冰冷的寒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