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在造大明 > 第194章 肃清宫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铜壶滴漏指向戌时三刻,紫禁城笼罩在诡异的寂静中。方正化立于司礼监值房外的阴影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冷硬的精钢短刃。两个时辰前,信王府传来的暗号仍在他脑中回响——“明月照大江”,这是等待了八年的行动指令。

“方公公,各监司首领已按例在司礼监集结,等候安排大行皇帝丧仪事宜。”一个小太监悄步近前,声音压得极低。

方正化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远处乾清宫方向。魏忠贤的亲信太监仍把守着各通道,但人数比平日少了三成——大多被调去“护卫”信王殿下,反倒让内廷各监司空虚了不少。

“按预定方案,动。”方正化声音平静无波,眼中却闪过一道寒光。

八个身着灰衣的太监无声无息地从各处角落现身,这些人都是方正化八年来精心培养的心腹,个个身手矫健,忠心不二。他们迅速分成四组,朝着不同方向散开。

方正化亲自带两人直扑司礼监大堂。穿过长廊时,他注意到墙角新换的宫灯——这是他与信王约定的暗号之一,表示该区域已被控制。

司礼监内,二十余名各监司首领太监正襟危坐,表面上在讨论丧仪规程,实则各怀心思。见方正化进来,众人神色各异。谁不知道这位信王府出来的太监这些年韬光养晦,却在暗地里将内廷各要害部门渗透得七七八八。

“奉监国信王殿下口谕。”方正化站定堂中,声音清亮却不失威严,“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为保大行皇帝丧仪无误,内廷各监司暂由本官统一调度。”

堂内顿时哗然。一位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猛地起身,他是王体乾的亲信,掌印监管事赵靖忠。

“方正化,你区区一个信王府管事太监,何时有资格调度内廷事务?需知王公公尚未发话,尔等岂可越俎代庖?”赵靖忠冷笑道,身后几名太监随之站起,手已按在腰间。

方正化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块金牌:“此乃信王殿下亲赐手令,见令如见人。赵公公是要抗命不成?”

赵靖忠脸色微变,仍强自镇定:“谁知你这手令是真是假?待我禀报王公公...”

话未说完,忽听堂外传来一阵整齐脚步声。门开处,十余名身着锦衣卫服饰却无标识的壮汉涌入,迅速控制出入口。为首者向方正化微微点头——这是李若琏派来的内应,专门负责应对武力冲突。

赵靖忠见状心知不妙,突然从袖中滑出一把匕首,直扑方正化:“阉奴安敢造次!”

电光火石间,方正化侧身避过,右手如灵蛇出洞,精钢短刃已抵在赵靖忠喉间。动作之快,令在场众人皆惊。

“押下去。”方正化声音冷峻,“其余人等,若愿听从调度,便请在此稍候。若有异动...”他扫视全场,“格杀勿论。”

最后四字如冰刃出鞘,堂内温度骤降。几个本想反抗的太监见状,不得不重新坐下。

控制司礼监后,方正化命人将各监司首领“请”到偏殿“商议要事”,实则软禁。同时派出亲信持信王手令,迅速接管了内廷各要害部门。

“报!印绶监已控制,玉玺、官印皆完好无损。”

“报!御马监已归顺,三百内廷侍卫愿听调遣。”

“报!尚衣监、尚膳监均已服从指令。”

一条条消息传来,方正化面色稍缓。他站在司礼监高阶上,远望紫禁城层层叠叠的宫殿。八年布局,成败在此一举。

“方公公,王体乾和李永贞不在各自值房,据报半刻钟前匆匆往咸安宫去了。”一个心腹太监急步来报。

方正化眉头一皱:“咸安宫?客氏那里?”他立即下令,“带一队人,随我来。”

咸安宫外,王体乾和李永贞正与客氏的贴身宫女争执。

“让开!我等有急事禀报奉圣夫人!”王体乾气急败坏地试图推开宫女。

宫女却寸步不让:“夫人已经歇下,有话明日再禀。”

方正化带人赶到时,正见这僵持一幕。他心中明了,王、李二人必是得知外朝变故,想来寻求客氏庇护或合谋。

“王公公、李公公,不在各自值房待命,到此何为?”方正化声音突然响起,吓得两人一颤。

王体乾转身,强装镇定:“原来是方公公。我等有要事需面禀奉圣夫人,关乎内廷安危...”

“内廷安危不劳二位费心。”方正化打断道,“信王殿下有令,请二位至司礼监议事。”

李永贞眼珠一转,忽然大喝:“方正化勾结外臣谋逆!来人啊,给我拿下这叛贼!”

然而四周侍卫一动不动——御马监的人早已被替换为方正化亲信。

王体乾见势不妙,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把火铳指向方正化:“逆贼!休得猖狂!”

“砰”的一声响,门口喷出火光。方正化早有防备,侧身闪避的同时,手中短刃如闪电般飞出,正中王体乾手腕。

火铳落地,王体乾惨叫着握住血流如注的手腕。李永贞见状欲逃,却被两名壮汉擒住。

方正化拾起火铳,查看一番:“西洋燧发短铳,倒是稀罕物。可惜了。”说着顺手将火铳递给身旁侍卫,“登记在册,充入内库。”

这时,咸安宫门忽然开启。客氏一身素衣立于门内,面寒如霜:“深更半夜,在本宫门前喧哗,成何体统!”

方正化躬身行礼:“奉圣夫人恕罪。奉监国信王殿下令,肃清内廷,擒拿奸逆。惊扰夫人,实非得已。”

客氏冷笑:“好个‘肃清内廷’!信王尚未登基,便迫不及待要清洗先帝旧人了吗?”

“夫人言重了。”方正化不卑不亢,“只是请王公公、李公公前往问话而已。夜色已深,夫人还是早些安歇为好。”

客氏目光闪烁,心知今夜局势已非她能控制,只得强压怒火:“既如此,便请方公公速速带人离开,莫要再扰本宫清净。”

“谨遵夫人令。”方正化再行礼,眼神示意手下将王、李二人押走。

离开咸安宫,方正化立即分派任务:“你带人去王体乾值房,所有文书账册一律封存;你去李永贞处,同样处理;你去监官厅,将值班档册取来...”

命令一条条下达,手下领命而去。方正化则直奔内廷监牢——那里关押着许多被魏忠贤陷害的太监和宫女,其中不乏有能力者,若能施恩释放,必成助力。

监牢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血腥气。见到方正化带来的人马,守牢太监吓得魂不附体,慌忙交出钥匙。

“打开所有牢门。”方正化下令。

牢门一扇扇开启,囚犯们惊恐又疑惑地望着来人。

“奉监国信王殿下令,”方正化声音在牢廊中回荡,“特来核查冤狱。凡被魏忠贤、王体乾、李永贞等人构陷下狱者,即刻释放,官复原职;确有罪责者,待审后依法处置。”

囚狱中爆发出阵阵惊呼,许多人跪地叩谢,泣不成声。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监颤巍巍走到方正化面前:“方公公,小的原是文书房太监,因不肯在奏章上做手脚,被王体乾打入此处已两年有余...”

方正化扶起老太监:“老人家如何称呼?”

“小的叫王承恩,原在文书房当差。”

方正化心中一动——此人正是信王特意交代要寻找的几人之一。

“王公公受苦了。”方正化郑重道,“信王殿下早有嘱托,若寻得王公公,务必请回王府...如今是宫中任职。”

王承恩老泪纵横:“信王殿下竟还记得老奴...”

方正化安排人带王承恩去沐浴更衣,同时继续核查释放其他被冤囚犯。不到一个时辰,内廷监牢为之一空。

此时,有太监来报:“方公公,魏忠贤的外宅已被李指挥使控制,但其在宫中的心腹太监刘荣、刘安兄弟不知去向。”

方正化眉头紧锁。刘氏兄弟是魏忠贤的左膀右臂,熟知内廷秘道和诸多隐秘,若让其逃脱,后患无穷。

“传令各宫门,严加盘查。重点搜查直房、膳房、库房等易于藏身之处。”方正化下令,“另派一队人随我来。”

方正化想起信王曾提及宫内可能有数条秘道,其中一条据说通往宫外某处宅院。他带人直奔慈庆宫后的一处废弃小院——据信王提示,这里可能有一处秘道入口。

院中荒草萋萋,显然已久无人迹。众人搜寻片刻,果然在一口枯井下发现异常。

“公公,井壁有暗门!”井下传来呼声。

方正化命人垂下绳索,亲自下井查看。井壁果然有一处不易察觉的暗门,若非刻意寻找,绝难发现。

“开门。”方正化简短下令。

两名壮汉用力推拉,暗门纹丝不动。

“从内部锁死了。”一人回禀。

方正化冷笑:“取工坊特制工具来。”

不久,一个密封的铁箱被送入井中。打开后,里面是几件造型奇特的工具。方正化取出一件状如鸟嘴的钢制器具,插入门缝轻轻一撬,内锁应声而开。

门后是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通道,漆黑一片,深不见底。

“我带两人进去,其余人在外接应。”方正化毫不犹豫地踏入暗道。

暗道内空气污浊,弥漫着一股霉味。三人屏息前行约一炷香时间,忽听前方传来细微人声。

“...早说这法子行不通,你偏要试!”

“闭嘴!若不是你暴露行踪,我等何至于此...”

方正化手势示意,三人悄步靠近。暗道尽头是一间密室,隐约有灯光透出。从门缝望去,只见两个太监正焦急地试图打开另一端的暗门,正是刘荣、刘安兄弟。

“刘公公,这是要往何处去?”方正化推门而入,声音在密室中回荡。

刘氏兄弟大惊失色,背靠背摆出防御姿态。刘荣强自镇定:“方正化!你不过信王府一家奴,安敢拦截内官?”

方正化不急不缓:“奉监国令,请二位回宫问话。若肯配合,或可保全性命;若负隅顽抗...”他目光扫过密室一角堆放的几个箱子,“这些财宝怕是没命享用了。”

刘安突然暴起,手中短刀直刺方正化面门。方正化侧身闪避,顺势擒住对方手腕反扭,膝撞其腹。刘安惨叫一声瘫软在地。

刘荣见状,突然扑向墙边欲拉某个机关。方正化眼疾手快,短刃飞出正中刘荣手臂。

“搜身,绑了。”方正化冷冷道,随后检查密室中的箱子。打开一看,尽是金银珠宝、地契房契,甚至还有几封装有密信的信函。

“带回司礼监,严加看管。”方正化命令道,“这些物品全部登记封存,尤其是信函,需立即呈送信王殿下。”

返回地面时,已是子夜时分。紫禁城依旧寂静,但这寂静中已透出不同以往的气息——魏忠贤的时代结束了。

方正化站在高处,远望乾清宫方向。那里灯火通明,信王殿下正在主持大局。八年隐忍,八年布局,终于在这一夜扭转乾坤。

“公公,各监司均已控制,主要逆犯均已擒获。”心腹太监前来禀报,“是否向信王殿下报捷?”

方正化摇头:“殿下此刻必是万分忙碌,不必打扰。加强戒备,防止反扑,待天明再行禀报。”

“是。”太监迟疑片刻,又道,“咸安宫那边...客氏似乎不太安分,多次派人打探消息。”

方正化沉吟片刻:“加派人手‘护卫’咸安宫,任何人不得出入。待殿下腾出手来,再行处置。”

太监领命而去。方正化长舒一口气,这才感觉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但他知道,今夜只是开始。明日太阳升起时,一个崭新的时代将要来临,而他和信王殿下为之付出的一切,都将获得应有的回报。

望向东方微白的天际,方正化喃喃自语:“黎明将至,大明当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