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在造大明 > 第102章 天工开物笔端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02. 天工开物笔端始

信王府书房,门窗紧闭,帘幕低垂。烛火在琉璃罩里不安地跳动,将朱由检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扭曲地映在墙壁上。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混合着墨香、烛油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硝烟气息——那是方正化刚从工坊回来时带进来的。

方正化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在书案前搓着手,来回踱步,嘴里碎碎念:“王爷……王爷!不能再等了!宫里现在全部被魏忠贤那老阉狗把持,把乾清宫围得铁桶似的!连皇后娘娘想见万岁爷最后一面都给拦了!说是……说是怕娘娘哀伤过度!放他娘的狗臭屁!他就是想一手遮天!矫诏!他肯定要矫诏!”

他猛地停下脚步,脸色煞白:“王爷!万一……万一他狗急跳墙,弄个假遗诏出来,说传位给福王或者别的什么人……那……那咱们可就……”

“方伴伴,”朱由检的声音从书案后传来,平静得像结了冰的湖面,“慌什么?天塌不下来。”

他放下手中那支蘸饱了墨的紫毫笔,目光落在面前摊开的一本厚厚册子上。册子用的是上好的宣纸,墨迹犹新,散发出淡淡的松烟墨香。封面上,是朱由检亲笔题写的三个遒劲大字——《天工开物》。

朱由检没抬头,指尖轻轻拂过册子上的墨迹,仿佛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方伴伴,你说……这书里的东西,能救多少人命?能省多少民力?能让这大明……少流多少血?”

方正化一愣,张着嘴,半天没接上话。他看看那本厚厚的册子,又看看自家王爷平静得吓人的脸,心里直犯嘀咕:‘我的活祖宗哎!这都火烧眉毛了!您还惦记着您那本破书?’

朱由检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书?这可不是普通的书。这是种子。是火种。是未来。”

他抬起头,目光深邃如渊,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魏忠贤想玩遗诏?让他玩。本王倒要看看,他这出戏,能唱到几时。”

他站起身,走到书案旁的多宝格前,手指在某个不起眼的雕花上轻轻一按。

“咔哒”一声轻响,暗格弹出。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几卷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图纸,还有一本更厚的、封皮泛黄的册子。

朱由检取出那本泛黄的册子,放在《天工开物》旁边。两本书并排而立,一新一旧,却仿佛承载着某种沉重的传承。

“宋先生,”朱由检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门外。

门帘微动,宋应星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他显然也知道了宫中的变故,神情凝重。

“王爷。”宋应星躬身行礼。

朱由检指了指书案上的两本书:“看看。”

宋应星上前一步,目光落在《天工开物》的封面上,呼吸顿时一窒。他颤抖着手,翻开书页。一行行工整的小楷映入眼帘:

“《乃粒第一》:凡谷无定名,百谷指其总名。三才各有其主,耕夫任其劳……”

“《乃服第二》:凡棉布御寒,贵贱同之。棉花古书名吉贝,种遍天下……”

“《彰施第三》:霄汉之间云霞异色,阎浮之内花叶殊形。天垂象而圣人则之,以五彩彰施于五色……”

宋应星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激动!这书中所载,从五谷种植、桑蚕纺织、染料印染,到制盐、制糖、陶瓷、冶铸、车船、锤锻、燔石(烧制石灰、煤炭)、榨油、造纸、兵器、朱墨、曲蘖(酒曲)、珠玉……几乎囊括了他所知的所有农工技艺!更让他震撼的是,其中许多记述之详尽、原理之清晰、工艺之改进,远超他之前所见所闻!有些甚至是他闻所未闻、想所未想的!

“王爷!这……这……”宋应星激动得语无伦次,捧着书的手都在发抖,“此书……此书若流传于世,功在千秋!利在万民啊!”

朱由检点点头,又指向那本泛黄的旧册:“再看看这个。”

宋应星放下《天工开物》,小心翼翼地捧起那本旧册。册子封皮无字,纸张已经有些发脆。他翻开第一页,一行古朴苍劲的字迹映入眼帘:

“《考工记》……”

宋应星浑身剧震!《考工记》!先秦古籍!记载百工技艺之祖本!早已残缺不全,流传于世者十不存一!他只在一些古籍目录中见过其名,从未想过有生之年能见到如此完整的抄本!

“这……这是……”宋应星的声音都变了调。

“这是本王费尽心力,从宫中秘库、民间藏书家手中,甚至海外番邦,一点点搜罗、整理、校订出来的《考工记》相对完整的抄本。”朱由检平静地说,“宋先生,你可知本王为何要你做这件事?”

宋应星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恭敬道:“王爷高瞻远瞩,欲集古今工技之大成,着书立说,以利天下?”

“是,也不是。”朱由检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着书立说,是为了传承,是为了让后人少走弯路。但更重要的是……”

他拿起《天工开物》的手稿,轻轻拍了拍:“是为了告诉他们,技艺之道,永无止境!《考工记》是先贤的智慧结晶,但它不是终点!它只是起点!”

朱由检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宋先生!你手中的《天工开物》,不是对古人的简单复述!它是总结!是创新!是超越!是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这天地万物运转之理!是告诉世人,格物致知,方能强国富民!”

他指着书稿中关于燧发枪膛线、颗粒火药、焦炭炼铁、水力机械、乃至那尚不成熟的开花弹的章节:“这些,是本王给你的种子。你要做的,是让这些种子,在这本书里生根发芽!让后人知道,技艺可以如何改变世界!如何……再造乾坤!”

宋应星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他捧着那沉甸甸的手稿,仿佛捧着整个天下的希望!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却无比坚定:“王爷厚恩!学生……学生定当竭尽所能,将此书编纂完善!务求翔实准确,不负王爷所托!不负……这天下苍生!”

“好!”朱由检将他扶起,眼神锐利如刀,“此书,就是你宋应星的战场!是本王留给这大明,留给后世的一份……火种!一份希望!”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至于现在……魏忠贤想玩火?本王就陪他玩把大的!”

他猛地转身,看向一直侍立在角落阴影里的李若琏:“李若琏!”

“卑职在!”李若琏如标枪般挺立。

“人都到齐了吗?”朱由检声音低沉。

“回王爷!方正化总管、沈廷扬掌柜、陈子安先生,还有工坊鲁大等几位核心匠头,已在密室外等候!”李若琏沉声回答。

“让他们进来!”朱由检一挥手。

密室的门无声滑开。方正化、沈廷扬、陈子安、鲁大,还有几名神情精悍、穿着工匠短打却眼神锐利的汉子鱼贯而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凝重和一丝压抑的兴奋。

密室不大,烛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机油、火药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气息。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图纸——燧发枪结构图、火炮剖面图、水力机械传动图、甚至还有简易的京城布防图!

朱由检站在中央一张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京城九门、皇城宫苑、重要衙门、乃至魏忠贤及其党羽的府邸位置,都用不同颜色的小旗标注得清清楚楚!

“王爷!都准备好了!”方正化上前一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更多的是狠厉,“内廷咱们的人,已经控制了乾清宫外围几处关键门户和通道!司礼监值房也有咱们的钉子!只要王爷一声令下……”

沈廷扬也接口道:“王爷!天津港的船队已经升火待发!船上装满了咱们的新式火药和开花弹!李若琏大人派去的炮手也都就位!只要信号一到,半个时辰内就能封锁大运河和通惠河口!保证一只苍蝇也别想从水路溜走!”

陈子安则捧着一本厚厚的账册:“王爷!府库银钱、粮秣、军械、火药储备清单在此!随时可以调用!”

鲁大拍着胸脯,瓮声瓮气地说:“王爷!工坊里能打的爷们儿都抄家伙了!新家伙(燧发枪)都擦得锃亮!就等您发话!砍他丫的!”

朱由检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沙盘上那象征着紫禁城的区域。他拿起一枚代表“信王府护卫队”的红色小旗,稳稳地插在了沙盘上靠近东华门的位置。

“计划不变。”他的声音平静而充满力量,“按‘雷霆’预案执行。”

他拿起另一枚黑色小旗,插在了魏忠贤府邸的位置,眼神冰冷如霜:

“魏忠贤……本王倒要看看,是你的刀快……”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沙盘角落,那里堆放着几个鲁大带来的、用油布包裹的、圆滚滚的铸铁疙瘩——正是那些哑火率高达两成的早期开花弹。

“……还是本王的‘大炮仗’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