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如他们所料,刺客并未罢休。昨夜西园再次潜入刺客,虽被及时击退,但赫连轩与南宫璃都清楚,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今日早朝,皇帝亲临紫宸殿,文武百官早已列队候场。赫连轩身着玄色蟒袍,腰悬玉带,神情淡然地站在左侧前列。他身后是赫家旧部中少数未被牵连的将领,目光各异,却无人敢轻举妄动。

南宫璃躲在后宫偏殿里,一身淡蓝劲装,外面还套了件素白的纱衣,看着跟仙女儿似的。 她手中幻影时空镜悄然映照出一条密道的尽头——那里,一封密信正藏在送膳太监的腰带夹层之中。

“看来,有人等不及要动手了。”她低声一笑,袖中银针微闪,身形一闪,已悄然潜入膳房深处。

与此同时,紫宸殿内,群臣肃立,气氛凝重如铁。

兵部尚书李慎言率先出列,拱手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讲。”皇帝端坐龙椅之上,面色平静,语气却不怒自威。

“近日改革推行过急,军饷分配混乱,边关将士怨声载道。更有甚者,西疆三营已有断粮之危!此等局面,若不及时整顿,恐酿大祸!”李慎言言辞激烈,眼中锋芒毕露。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几位保守派大臣纷纷附和,指责改革扰乱朝纲、动摇军心,甚至有人提议暂缓新政,恢复旧制。

皇帝目光微沉,扫视众人,最终落在赫连轩身上。

赫连轩缓步上前,神色从容,拱手道:“陛下,臣愿为诸位大人答疑解惑。”

李慎言冷笑一声:“哦?世子倒是自信。”

赫连轩不以为意,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翻至其中一页,朗声道:“兵部所言‘西疆三营断粮’,不知可有实证?”

他话音刚落,便有侍卫呈上几封书信,正是来自边关各营的将领亲笔。

“这是北营统帅赵靖将军的手札,提到新式运粮制度实施后,粮草周转效率提升两成;这是西岭守将王昭的回函,称因调度得当,冬备物资比往年提前半月入库……”赫连轩逐字念出,声音清晰有力,“请问李尚书,这些是否都算‘断粮之危’?”

李慎言脸色一僵,强作镇定:“那不过是表面文章,真正苦楚,岂会写在纸上?”

“哦?”赫连轩微微一笑,“既然如此,不如让兵部亲自派人前往核查。若真如尚书所言,臣甘愿请罪。”

此言一出,皇帝微微颔首,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

李慎言语塞,只得退下。

然而,就在此时,一名小宦官匆匆跑入殿中,跪地禀报:“陛下,御史台刚刚递来一份弹劾折子,指称赫家私通外敌,意图谋逆!”

此言一出,满堂震惊!

赫连轩眉头微皱,心中已有了计较。

果然,那封密信,终于还是送到了皇帝案头。

皇帝缓缓展开奏折,目光深沉,良久未语。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南宫璃的身影悄然出现在殿门外,手中多了一封复制后的密信副本。

她步入殿中,不卑不亢地行礼:“陛下,臣妾有一物呈上,或可为今日之争添些佐证。”

“哦?”皇帝抬眼看向她,示意继续。

南宫璃将密信副本展开,轻轻一扬,纸页在风中飘展:“此信原藏于膳房送饭太监的腰带夹层之中,内容提及‘改革不利,需借外力清除阻碍’,并列出数名朝中重臣之名。”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尤其是那几位方才激烈反对改革的大臣:“更令人惊讶的是,信末印章虽模糊不清,但隐约可见一个‘赫’字。”

此言一出,众人心惊。

赫连轩嘴角微扬,接过密信副本,略一扫视,便将其呈至御前:“陛下,这封信的内容,与昨日宗祠惩处叛徒时所见密信如出一辙。而那位送信之人,此刻已被暗影阁控制。”

皇帝眼神一凛,缓缓合上奏折,沉声道:“此事,朕会彻查。”

他环顾四周,语气转冷:“朝堂之上,不可再有此等无端指控。若有人心怀不轨,图谋不轨,朕绝不姑息。”

李慎言脸色苍白,低头不语。

赫连轩趁势而上,拱手道:“陛下,改革势在必行,若任由宵小阻挠,国将不国。臣愿以战神之魂共鸣系统之力,护改革顺利推进。”

他说罢,掌心微亮,一道金光浮现,引得众臣侧目。

皇帝看着他,许久才缓缓点头:“好。”

一场风波,在赫连轩与南宫璃的联手应对下,暂告一段落。

但就在众人松了一口气之时,南宫璃悄然将一枚追踪符咒贴在那名送信太监的衣襟之下,低声道:“真正的幕后黑手,还未现身。”

赫连轩闻言,目光幽深,望向远处宫墙之外,仿佛穿透层层迷雾,看到了那个隐藏极深的身影。

“我知道。”他轻声道,“但他不会等太久。”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传令兵疾奔而来,跪地高呼:“陛下!边境急报——西疆突现神秘兵马,身份不明,正向我军防线逼近!”

此言一出,满朝再度哗然。

皇帝猛然起身,目光如炬:“何人领军?”

“据斥候回报……为首者,披黑色斗篷,戴青铜面具,自称‘无名’!”

赫连轩瞳孔微缩,心中警铃大作。

南宫璃亦是一震,低声道:“是他。”

“谁?”皇帝问。

赫连轩没有回答,只是缓缓握紧拳头,金色光芒在他掌心凝聚,宛如雷霆初鸣。

“真正的敌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