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公。”皇帝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
张公公立即躬身:“老奴在。”
“你去查,南宫璃那丫头,在江湖上可曾有伪造文书之嫌?”
张公公心头一紧,忙答:“回陛下,南宫姑娘出身名门,自幼便以才智闻名,从未有过作伪之举。至于誊抄之人……老奴已命人追查,若真有人胆敢擅改军报,定不轻饶。”
皇帝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捷报副本上那处笔误之处——七月廿三日夜袭敌营,而原稿为廿六日。
他心中浮起一丝狐疑,却未表露。
“赫连轩……”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神色,“他在战场上杀伐决断,从无犹豫。朕倒想知道,他是否也懂得朝堂上的刀剑无声。”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悄然入殿,跪地禀报:“启禀陛下,东厂已在醉云居布控,城东染坊亦被暗中盯上。昨夜有一名官员秘密会客,对方佩玉残缺,刻有半枚龙纹。”
皇帝闻言,眉头微挑,随即淡淡一笑:“看来,这场棋局,比朕想象得更有趣。”
他站起身来,负手望向殿外天色,语调平稳如常:“传旨,命兵部尚书即刻进宫议事。”
——
与此同时,边关大营,战鼓未息。
赫连轩立于帅帐之前,披风猎猎,目光如炬。他刚接获圣旨,召其返京述职,虽未明言罪责,但字里行间已有试探之意。
他低头看着手中圣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终于要动手了吗?”
身后,副将小心翼翼地道:“世子,朝中局势不明,不如暂缓进攻,先回京澄清是非。”
赫连轩转身,目光锐利如刀:“澄清?你以为那些人在等我回去讲道理?”
他大步走入帅帐,摊开地图,手指划过敌军营地所在,语气坚定:“传令各营,明日辰时整装待发,集中兵力,直取敌军中枢!我要让他们知道,我不只是战场上的将军,更是他们无法忽视的存在。”
他顿了顿,眼神幽深:“若我不能早归……她恐难独撑。”
副将听得此言,心中一震,不敢再劝。
——
京城之中,南宫府书房烛火未熄。
南宫璃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封未署名的情报,上面写着:
“黑曜非孤影,天枢藏龙鳞。”
她眉心微蹙,指尖摩挲着这几个字,心中隐隐生出不安。
“黑曜……天枢……”她喃喃自语,“这两个组织,难道早已联手?”
她取出幻影时空镜,轻轻拂过镜面,试图映照出更多线索,然而镜中却只浮现出一片模糊光影,仿佛有一股无形之力在阻隔真相。
她叹了口气,收起镜子,抬头看向窗外渐亮的天色。
“赫连轩,你那边,也要开始了么?”
——
御前议事厅内,皇帝端坐高位,群臣分列两旁。
兵部尚书率先出列:“陛下,赫连轩擅自调动兵力,未请圣裁,实属僭越。臣以为,应先削其兵权,召回京中详查。”
礼部侍郎立刻反驳:“赫连轩乃前线主将,战事正酣之际召回,恐影响军心士气。况且南宫璃所呈书信,句句属实,不应因流言而动摇国本。”
刑部左侍郎则皱眉道:“臣查证南宫璃书信副本,其中一处日期不符,或为誊抄疏漏,但也有可能是另有隐情。陛下明鉴。”
皇帝听着众臣争论,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已有了计较。
他缓缓开口:“诸位爱卿,你们可知,赫连轩为何能在战场上屡建奇功?”
众人一愣,不知皇帝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皇帝继续道:“因为他从不做无谓之争,每一步都算计深远。他不会无缘无故冒犯朝廷规矩,也不会毫无准备地率军突袭。”
他目光扫过群臣,语气加重:“朕今日召诸位前来,不是为了争辩他是忠是奸,而是要告诉你们——赫连轩还未回来,就已有人迫不及待地想让他永远回不来。”
满殿寂静,无人敢言。
皇帝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天际,似是在看那即将破晓的黎明。
“赫连轩,你是朕手中的刀,还是那潜伏在暗处的刃?”他低声自语,“朕,拭目以待。”
——
边关大营,夜色沉沉。
赫连轩站在高台之上,遥望远方敌营灯火点点,如同星河铺展。
他缓缓闭上双眼,脑海中响起一阵低沉的共鸣。
“战神之魂共鸣系统启动。”
刹那之间,一股磅礴之力涌入体内,他的双眸骤然睁开,瞳孔中闪烁着不属于凡人的光芒。
“这一战,必须胜。”他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身旁副将见状,连忙抱拳:“世子,将士们已整装待发,随时听候调遣!”
赫连轩点头,抬手指向前方:“明日辰时,全军出击,目标——敌军中枢!”
号角声在夜空中响起,如同惊雷划破长空。
这一夜,注定无眠。
——
而远在京都,皇宫深处,皇帝仍未入睡。
他独自一人站在御花园中,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正是昨夜密探回报中提及的那枚残缺龙纹玉。
“黑曜、天枢……”他轻声念着,“你们到底是谁的手下?”
他抬起头,望向遥远的北方,仿佛能透过千山万水,看到那个正在战场上策马奔腾的身影。
“赫连轩,你究竟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