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寅时刚过,平安县城还沉睡在浓重的夜色里,万籁俱寂。只有打更人悠长的梆子声,偶尔划破寂静,更添几分清冷。林小乙和吴文早已换上准备好的粗布衣裳,打扮成落魄行商的模样,悄无声息地出了城,向着城北那片荒坟地走去。

吴文经验老到,特意在衣服上蹭了些尘土,脸上也抹了些锅底灰,显得更加潦倒。林小乙则本就年纪小,面色带着些刻意维持的紧张苍白,倒真像是个跟着长辈颠沛流离的半大孩子。吴文背着一个不大的包袱,里面是几件充当“赃物”的普通旧铜器和一件做了暗记的仿古玉器。

越靠近目的地,周遭环境越发荒凉。残破的墓碑东倒西歪,枯草在夜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夜枭的啼叫,令人毛骨悚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土腥气和淡淡的纸钱焚烧过的味道。

“跟紧我,多看,少说,机灵点。”吴文低声嘱咐,声音压得极低。林小乙用力点头,手心因紧张而微微出汗,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努力适应着这黑暗的环境。

绕过一片茂密的灌木丛,眼前景象豁然一变。只见一片相对平坦的洼地里,影影绰绰聚集了数十人,却诡异地安静。没有人高声叫卖,甚至少有人交谈。每个人都像鬼魅般移动着,手里提着或地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物件,在零星几盏气死风灯昏黄的光线下,闪烁着幽暗的光泽。这就是鬼市。

交易的方式也很奇特。买家看中某物,并不问价,而是走到卖家身边,两人将手缩在袖子里,通过捏手指来讨价还价,全程几乎不发一言。成交后,银货两讫,迅速分开,形同陌路。

吴文带着林小乙,装作漫无目的地在市场边缘游走,目光却像鹰隼般扫视着每一个摊位和往来的人影。林小乙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将他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现代刑侦的观察要点发挥到极致。他不仅看物品,更看人:卖家的姿态、眼神、手上是否有特殊疤痕或老茧;买家的举止、脚步轻重、与谁有过短暂的眼神交流。

“西北角那个穿短褂的,摊上的铜壶像是城南张记铁匠铺的工艺,壶底有磕碰,和张记报失的清单对得上。”林小乙借着扯吴文衣角的机会,用极低的声音快速说道。

吴文心中一惊,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果然如此。他暗自点头,这小子眼力确实毒辣。

就在这时,一个身材干瘦、眼神闪烁的汉子似乎对吴文包袱里的“货”产生了兴趣,凑了过来,也不说话,只是用眼神示意。吴文会意,伸出手,两人在袖子里无声地较量起来。

那汉子捏了几下,似乎对价格不满,摇了摇头,却没有立刻离开,反而目光狐疑地在林小乙脸上扫来扫去,突然用沙哑的声音低喝:“生面孔?哪条道上的?跟谁来的?”

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周围几个看似闲逛的人,目光也若有若无地瞟了过来。

吴文心头一紧,正想用准备好的说辞应付,林小乙却突然猛地咳嗽起来,弯下腰,一副病弱不堪的样子,带着哭腔扯着吴文的袖子,声音不大却足够让附近的人听见:“叔…咳咳…我饿…咱这最后一个祖传的玩意儿要是再卖不掉…娘的药钱可怎么办啊…”

他这一打岔,将那汉子的注意力引到了“落魄”和“急用钱”上,冲淡了对“生面孔”的怀疑。那汉子皱了皱眉,似乎觉得这“叔侄”俩确实够惨,晦气地啐了一口,嘟囔着“穷鬼”,转身走了。

吴文暗暗松了口气,扶住还在“咳嗽”的林小乙,低声道:“没事了,走。”

两人又绕了一圈,林小乙陆续又指出了几个可疑的摊位和人物特征,比如一个卖绸缎的,布料颜色与失窃案中描述的相近;一个总在固定路线巡逻的彪形大汉,像是维持秩序的暗哨。

鸡鸣声隐隐从远方传来,鬼市上的人群开始像潮水般迅速退去,片刻间便散得干干净净,只留下空荡荡的洼地和更加浓重的雾气,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幻觉。

回城的路上,天色微明。吴文看着身边虽然疲惫但眼神清亮的少年,第一次用一种真正平等的语气说道:“小乙,今日多亏了你。眼力好,反应也快。”他顿了顿,补充道,“那个咳嗽,很及时。”

林小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吴大哥过奖了,我就是…就是瞎紧张。”

吴文摇摇头,没再说什么,但心中对林小乙的评价已然不同。这次初探鬼市,他们不仅全身而退,更带回了宝贵的线索。林小乙的表现,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小捕快的范畴。他隐约感觉到,赵头儿如此看重这个少年,绝非无的放矢。鬼市的面纱,已被他们揭开了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