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胡秀才与柳氏分别被关押在县衙大牢。分开审讯之下,两人的供词大同小异,均承认了因奸情败露,意图用药迷昏钱如山以便伪造遗嘱,却意外致其死亡,随后伪造现场、制作假遗嘱的罪行。柳氏初时还百般抵赖,但在胡秀才的供词和砖窑搜出的物证面前,最终也瘫软认罪。案件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以“意外致人死亡”及“伪造文书”结案。

县衙上下都松了口气,郑龙更是嚷嚷着要赵雄请大家喝酒,庆祝又破一桩大案。连日的紧张气氛似乎得以缓解。

然而,就在赵雄准备整理卷宗、呈报县令结案的前夜,林小乙却再次出现在了刑房门口,脸上带着惯有的怯懦和一丝犹豫。

“头儿…小的…小的心里还有点不踏实,有个地方…怎么都想不明白…”他搓着手,声音细弱。

赵雄放下手中的笔,看向他。若是以前,他或许会觉得这少年事多,但经历了这么多,他知道林小乙的“不踏实”往往意味着被忽略的关键。他示意吴文和郑龙也留下,沉声道:“讲。”

林小乙咽了口唾沫,像是在努力组织语言:“就是…就是钱府那个丫鬟说,老爷死前那晚,书房里的蜡烛…燃尽了。”

“这有何奇怪?”郑龙不耐道,“蜡烛燃尽,再寻常不过。”

“可是…”林小乙抬起头,眼中带着真实的困惑,“第二天早上,钱管家发现老爷时,那烛台…是干净的。”

吴文闻言,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作为现场勘查的专家,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矛盾。

赵雄的身体微微前倾:“说下去。”

林小乙比划着:“您想啊,头儿。蜡烛若是正常燃尽,烛台上肯定会留下不少烛泪,甚至蜡油会滴到桌子上。需要清理,才能变得干净。可钱管家说,他推门进去时,老爷已经没了,现场保持原样…那…是谁清理了干净的烛台?难道是老爷自己?可他都…都没气儿了…”

一语点醒梦中人!

赵雄猛地站起身,脸色变得无比严肃。没错!这是一个致命的逻辑漏洞!一个突发“急病”死亡的人,不可能有机会去清理燃尽的烛台。而如果烛台是干净的,就意味着在钱如山死亡之后,有人进入过书房,清理了烛台,伪装成一切正常的样子!

这绝不是胡秀才和柳氏供词中描述的“惊慌失措、匆忙布置”所能解释的!他们只提到了伪造遗嘱和清理桌面,却从未提及蜡烛这个细节。这意味着,要么他们撒谎,隐瞒了更精心的策划;要么……当晚进入书房清理烛台的,另有其人!

“烛台…”吴文喃喃道,迅速翻出现场记录和证物清单,“现场记录和带回的证物中,对烛台的描述确实是‘洁净’…当时我们都忽略了这一点!”

郑龙也反应过来,瞪大了眼睛:“他娘的!难道还有第三个帮凶?或者…那对狗男女没说实话?”

赵雄的目光锐利如鹰,之前看似圆满的供词此刻充满了疑点。胡秀才和柳氏承认了用药和伪造遗嘱,但关于死亡瞬间的具体情形,却语焉不详,只推说是“争执之下”、“意外”。如果当时有第三人在场,或者死亡方式并非他们描述的那样,那么案件的性质可能截然不同。

“他们隐瞒了关键情节。”赵雄的声音冰冷,“烛台被清理,说明有人冷静地处理了手尾,这绝非意外致人死亡后的慌乱表现。此案,必须重查!”

他立刻下令:“吴文,你带人再去钱府书房,仔细复查,尤其是烛台及周围,看有无被擦拭或清理的痕迹!郑龙,你重新提审胡秀才和柳氏,分开问,重点追问案发当晚蜡烛的情况,以及他们是否清理过烛台!语气要严厉,让他们知道我们已发现了新的破绽!”

“是!”吴文和郑龙领命而去,脸色凝重。原本以为的结案变成了更大的谜团。

刑房内只剩下赵雄和林小乙。赵雄走到窗前,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良久,才缓缓道:“小乙,你又一次…看到了别人忽略的东西。”

林小乙低下头:“小的…小的就是瞎琢磨…”

“这不是瞎琢磨。”赵雄转过身,目光深邃地看着他,“这是天赋。保持下去。”

林小乙心中微震,知道赵雄这句话的分量。这已不仅仅是认可,更是一种期许。

烛影摇曳,仿佛映照出当晚书房中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个干净的烛台,推翻了看似完美的供词,将调查引向了更深处。真凶或许不止两人,死亡真相或许更加黑暗。烛影追凶,真正的较量,此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