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翌日清晨,天色微熹。

洛川城外的田野还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气息。

陈稳换上了一身简便的葛布衣衫,在张诚、王茹以及几名农曹吏员的陪同下。

步行出了城,径直往规划中最大的那片屯田区走去。

他没有摆出防御使的仪仗,只带了必要的护卫散在四周警戒。

此行的目的,是亲眼看看春耕的实际情况。

更是要亲自将“深根固本”的第一把火,烧在这片孕育着希望的土地上。

田地间,早已是一片繁忙景象。

无数农人如同勤恳的蚂蚁,分散在广袤的田野上。

壮劳力们吆喝着牲口,扶着新打造出来的曲辕犁。

犁铧破开湿润的土壤,翻起一道道深褐色的泥浪。

妇孺和老人们则跟在后面,仔细地将精选的麦种撒入犁沟,再用脚或简单的耙子轻轻覆上土。

秩序井然,效率也比陈稳预想的要高。

显然,张诚和王茹前期的工作做得相当扎实。

新农具的推广,流民的编组管理,种子的分配,都初见成效。

“使君,您看……”

张诚指着眼前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自豪。

“去岁冬便已组织民力深翻冻土,今春化冻后土质松软,正好耕作。”

“按此进度,洛川县境内七成以上的官田、屯田,半月内当可播种完毕。”

王茹在一旁补充道。

“农曹吏员每日巡查,记录各片进度,核查农具使用与损耗。”

“若有争执或怠工,也能及时处置。”

她手中拿着一卷簿册,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类数据。

陈稳点了点头,目光却落在不远处几个聚在一起。

对着田地指指点点,似乎正在争论什么的人身上。

那是几名穿着低级官服的小吏和几位须发花白、看穿着应是本地德高望重老农的人。

“他们在争什么?”陈稳问道。

一名随行的农曹主事连忙上前答道。

“回使君,是在争论前面那片坡地的引水渠走向。”

“李吏员认为应绕行西侧,土质更稳,但费工费时;”

“赵老丈则认为该直穿东侧小丘,距离短,能更快引水灌田,但担心雨季小丘塌方淤塞渠道。”

陈稳迈步走了过去。

那几人正争得面红耳赤,冷不防看到张诚、王茹这两位三县实际上的民政首脑。

陪着一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过来,顿时吓了一跳,连忙止住争论,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

陈稳摆了摆手,和颜悦色地问道。

“方才听你们争论水渠走向,各有道理。可曾实地详细勘测过两地土石?”

那姓李的年轻吏员和被称为赵老丈的老农都有些局促。

李吏员答道。

“回…回贵人,只是粗略看过。”

赵老丈也嗫嚅道。

“小老儿只是凭往年经验……”

陈稳心中明了。

这就是效率的瓶颈所在——信息不全,决策缓慢。

很多时候,并非下面的人不尽心,而是受限于手段和精力,无法做到最优。

他转过身,对张诚和王茹低声道:“便从此处开始吧。”

张诚会意,立刻对那几名农曹吏员和包括赵老丈在内的几位老农肃容道。

“你等几人,且上前来。使君有重任相托。”

几人又惊又疑,小心翼翼地走上前。

陈稳目光扫过他们,这些人是农业政策最直接的执行者和顾问。

他们的效率,直接关系到成千上万亩土地的产出。

他不再犹豫,心神微动,意念沉入那淡蓝色的系统界面。

他没有选择消耗更大的“集中赋予”,而是锁定了“广泛赋予”选项。

将目标范围设定为眼前这七八名核心农事人员。

随后,毫不犹豫地启动了【广泛赋予:8倍效率】!

一股无形的波动以陈稳为中心,悄然扩散,将面前的吏员和老农笼罩其中。

在外人看来,并无任何异象。

但作为施术者,陈稳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力量如同开闸的洪水。

迅速流逝了一部分,带来一阵轻微的眩晕感,四肢也传来些微的酸软。

他暗自估量,以目前的状态,维持这种规模的“广泛赋予”两个时辰,大概就是极限了。

而被赋予效果的几人,则在瞬间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姓李的年轻吏员只觉得原本有些纷乱的思绪骤然变得清晰无比。

脑海中关于那片坡地的地形图、土质记录、往年水文资料如同被梳理过一般,条理分明。

之前忽略的几个细节此刻清晰地浮现出来——西侧绕行路线中段。

有一片区域土质看似坚实,但下面似乎是古河床,多沙石,开挖水渠极易渗漏!

而东侧小丘,他猛然记起去岁勘察时,注意到丘顶有几簇特定的耐旱灌木。

根系发达,或许能起到一定的固土作用?

赵老丈同样震撼。

他感觉自己浑浊的老眼变得异常清明,远处坡地上的草木、岩石纹理都看得一清二楚。

数十年的农耕经验如同被点燃的灯油,以前许多模糊的,凭感觉的判断。

此刻都有了清晰的依据。

他想起东侧小丘的土层结构,表层土下是致密的黏土层。

只要开挖时注意坡度,塌方的风险远比想象中小!

而西线,他隐约记得多年前似乎听更老的辈人提过。

夏汛时那片区域地下水位会暴涨……

其他几名吏员和老农也各有感悟,有的对人力调配有了更优化的想法。

有的对另一种新式耧车的使用细节豁然开朗。

“使君!”

李吏员率先反应过来,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他顾不上深思自己为何突然思路敏捷,只觉得灵感泉涌。

“属下……属下想到西线可能存在的渗漏隐患,以及东线或许可行的加固之法!”

“恳请使君准属下即刻带人实地勘测,半个……不,一炷香内,必能给使君一个确切的方案!”

赵老丈也连忙道。

“贵人,小老儿也觉得东线或许更妥,那丘上的黏土层……”

看着眼前这群仿佛瞬间开了窍、眼神发光、迫不及待想要解决问题的下属。

张诚和王茹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底深处的震撼。

他们虽未亲身体验,但看这些人的状态变化,便知使君的“天授之力”已然生效!

“准。”

陈稳压下因精神力消耗带来的些许疲惫,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便依你等所言,速去勘测。我要最快、最稳妥的方案。”

“诺!”

李吏员和赵老丈等人如同打了鸡血,立刻招呼上几名助手和青壮。

拿着工具就朝着坡地飞奔而去,动作之迅捷,与先前判若两人。

陈稳则继续在张诚、王茹的陪同下巡视其他田块。

所到之处,他不再轻易施展“广泛赋予”。

而是仔细询问,发现问题关键节点后。

才会对负责该片区域的小头目或技术骨干,施加小范围的“广泛赋予”效果。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被赋予能力的吏员或老农,总能迅速抓住问题的核心。

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组织人手的效率也大大提升。

原本可能需要扯皮半天才能决定的事情,现在几句话就能定下章程;

原本需要反复督促才能完成的工序,现在几乎不用催促就能高效推进。

整个广阔的春耕现场,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无形的活力,运转得更加顺畅、高效。

新式农具的使用技巧被更快地传播和理解。

水利工程的后续规划在实地勘察中不断被优化调整。

甚至连劳力的轮换休息安排,都变得更加合理。

张诚跟在一旁,越看越是心惊,也越看越是兴奋。

他低声对王茹道。

“清瑜,看到了吗?此真乃神乎其技!”

“若能使君之力常驻,何愁农政不兴,仓廪不实?”

王茹轻轻点头,美目中异彩涟涟。

她看着前方陈稳那并不算特别魁梧,却仿佛蕴含着无穷力量与智慧的背影。

轻声道。

“使君,真乃天赐我等,以定乱世之人。”

巡视持续了近两个时辰。

当陈稳感到精神上的疲惫感逐渐加深,准备结束此次巡视时。

先前派去勘察水渠的李吏员和赵老丈等人满头大汗地跑了回来。

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色。

“使君!确定了!”

李吏员兴奋地禀报。

“东线小丘土质比预想稳固,只需将渠壁坡度放缓。”

“再以当地生长的‘铁线草’根系加固,绝无塌方之虞!”

“此方案比西线至少节省三百人工,工期缩短五日!”

“好!”

陈稳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这不仅仅是省下的人工和工期。

更是“能力赋予”在农业领域成功应用的第一个标志性成果。

他抬头望去,广阔的田野上,无数农人依旧在辛勤劳作。

但在他的感知中,这片土地的“生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勃发。

他仿佛能看到,当秋日来临,这里将是怎样一片硕果累累、粮食满仓的丰收景象!

根基,正从这最基础的泥土中,一点点被夯实。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感受着体内因消耗而有些空荡,却又因看到希望而充满力量的感觉。

【成长进度条:0% → 0.3%】

一个微不可查,却真实不虚的变化,在他意念深处的光幕上悄然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