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都能预料到这次的排查的结果。

不过到底还是进行了仔细的罗列工作。

这些流动,或许对其他案子会有帮助。

“基本没有嫌疑人的线索,看来还是调查方向的问题。”乐宁靠在办公桌边,眼神依旧冷静开口。

其他人也赞同。

“甚至可能毒物,是凶手自己提取的也未可知。”齐问叶开口说道。

在这样细密的排查中都还没能得到答案,四个人心里已经对毒物来源有了其他猜测。

乐宁“嗯”了一声,望着三人说道:“那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放大范围寻找一下。”

说这话的时候,乐宁心里已经有了一点想法。

她在思考小区附近的大路,存不存在可能拍到这个人的可能。

既然这样想就要这样做,乐宁当即让人去附近的交通部门去找。

还有就是扩大范围寻找。

办公室再度忙碌起来。

事实这些天,他们也鲜少有休息的时候。

扩大范围的寻找并不容易,尤其是过去的时间算起来已经有大半个月过去。

不过只要有可能,他们就要去找。

但在出发前,乐宁还是趁着大家中午吃饭的时间,重新去了一趟证物室。

从上次证物室没有听到什么有线索的心声后,这是乐宁第二次进入证物室。

只是这次她不是为了获得线索来的。

这一次她更多是为了寻求一种安慰。

案件到了如今,如果还没有其他突破,那案子最终大概会成为悬案。

来到这里,她想再听一听周传光的声音。

或许在未来,这个案子成为悬案后,她就没有勇气来这一趟了。

她站在箱子前,看着证物,眼神复杂。

没有任何期盼和目的,乐宁伸手触碰到那个灰色的,看起来普普通通,充满了磕碰痕迹的保温杯。

预想中的画面闯入脑海,这一次是他倒下的画面。

纯粹的痛苦出现在乐宁脑海,随后就是一段平静的话。

“我这算是解脱了?”

尾音上扬,甚至带着及几分恍惚的高兴。

乐宁松开手的瞬间,这些场景和话语间全都消散在她脑海,只剩下情绪还留在脑海。

底色依旧是苦涩的。

甚至苦涩到乐宁想落泪。

乐宁低着头。

周传光的恍惚,话语里的高兴,比痛苦的哀嚎更让人难受。

作为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背负着污名死去,是最令人难过的。

乐宁手放在纸箱边缘。

她以为她这一次不会有收获,可事实恰恰相反,她这次有了收获。

只是不一样的是,她收获的是对查出案件真相的决心。

不能让他不明不白死去。

乐宁放好东西后大步走出证物室,面无表情再度出发。

扩大范围,扩大时间线进行寻找。

乐宁和其他人憋着一口气努力寻找着。

在周传光经常行走的区域,除了案发当天的,他们都去走访调查。

如果是大街,就一家家问过去,还有平时他会买东西和日用品的店。

这些全都问个遍。

调查陷入了一种执拗拉扯的阶段。

不过没人说放弃。

“他平时会来你这里买菜,你有看见他和人产生冲突吗?”乐宁拿着照片对着摊主问。

摊主仔细看过后,摇了摇头。

沈疏影这边走进便利店。

偶尔周传光会抽烟,而案发之前抽烟明显变多。

这种情况下自然会频繁买烟。

她表明身份后,拿出照片对着老板,询问道:“认识他吗?”

老板点了点头。

可在接下来的问话中,便利店老板却表示不知道。

在他眼里,这个人日常非常沉默,他知道的内容非常之少。

沈疏影再三确认后,得到了和乐宁那边询问一样的结果。

然后是不放弃询问其他。

至于道路监控,能看到的他们都看了,依旧一无所获。

又一个晚上,他们齐聚在队里办公室,瘫软在座椅上。

案子陷入了僵局,他们的努力没有丝毫效果,有点心累了。

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其他可调查的了。

乐宁坐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低头看着自己手边的资料。

她在思考,是不是他们对凶手的刻画出错了。

调查方向如果错了,那他们不管怎么样都是找不到凶手的。

只是其他调查方向,她又没有想法。

这让乐宁感到棘手。

她看向累到沈疏影和蔡风,说道:“现阶段没有调查的东西,资料也全都看过了,没什么可以挖掘的。现在到了下班时间,你们就回去休息吧。”

“那你呢乐姐。”沈疏影从自己的椅子上抬起头,望向乐宁。

乐宁摆了摆手:“我觉得哪里不对,重新思考一下。”

沈疏影和蔡风两人对视,然后又看向也一脸思考的齐问。

最终沈疏影说道:“我还在这里待一会儿吧。”

“我也一样。”蔡风跟着说。

乐宁盯着他们看了两眼,最终摇了摇头,没有再多说。

她能体会到他们的心情。

这是他们接到的第一个案情复杂的案子,甚至因为其中的曲折离奇,可以称之为一个大案子。

案子没破,对作为新手的两人来说,未来可能会一直惦记着。

所以他们想多坚持一下。

乐宁重新坐好,抽出一张A4纸,拿起一旁的笔,思索后开始下笔。

首先是动机分析,以及周围她了解到的人进行分析。

因为很难保证不会有人因为一些事情,然后对死者产生恶意。

这点在之前他们就分析过。

现在她做的,就是分析他身边每一个人。

其实这样算起来的话,章家豪是最有嫌疑的人。

从他对待周传光的态度上来看,他是属于相当看不惯的周传光的。

只是没有作案时间。

接下来乐宁又分析了其他人。

最后尸检报告和痕检报告。

上面的每一行字,乐宁都会认真咀嚼。

乐宁听过一个对案子有执念的例子。

那就是案子的线索只有一段凶手写下的字。

在其他线索基本没有的情况下,最终案件的负责人在二十多年后,仅仅看了一眼一封信的字,就一下认出那是凶手的字,进而抓到了那个案子的凶手。

那么漫长的时间里,他依旧记得那一段字,然后认出来。

足以说明,他对案子的关注和上心。

对乐宁来说,那就是她记得,那么即使现在不破案,在未来的某一天,可能就有线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