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时空基石 > 第106章 童守创市集?秋收传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6章 童守创市集?秋收传益

宣德十二年九月廿八,深秋的风裹着稻穗的清香,吹遍双时共享田的每个角落。田埂旁的空地上,三十余个木质摊位正在搭建, 这里即将举办首届 “双时童守共享市集”,小小守护者们要把夏耘挑战赛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秋收产物:用 “稻鸭共生” 模式种出的生态米、“艾草 + 海盐” 防虫剂培育的有机蔬菜、跨时调配物资制成的特色食品,还要通过时空共鸣镜,实现双时空农产品的实时互通,让居民们既能尝到新鲜食材,也能读懂背后的守护故事。

辰时刚过,阿海就穿着浅红色 “传习导师” 礼服,站在摊位旁核对物资清单。他的礼服下摆沾了点稻壳,手里拿着的《市集筹备手册》上,详细标注着每个摊位的产品类别:“生态米摊要配故事展板,讲清‘稻鸭共生’的原理;有机蔬菜摊要准备试吃盒,让居民们尝味道;特色食品摊要现场制作,展示双时食材的搭配技巧,” 他对着身边的小队员们说,“市集不仅是卖东西,更是要让双时空的居民看到我们的创新成果,感受到守护带来的实惠。”

阿蕊这时正带着队员们布置 “故事展区”。展区的背景板上,贴着夏耘挑战赛时的照片:小桃给雏鸭戴脚环的认真模样、阿风调试防虫预警装置的专注神情,还有跨时调配物资时紧张的调度画面。“每个产品旁都要放一张‘守护卡片’,” 阿蕊拿着卡片模板,耐心讲解,“卡片上要写清楚产品的创新点,比如生态米的种植过程中没有用化学农药,靠鸭子吃虫实现生态平衡;有机蔬菜用的防虫剂是双时空材料结合制成的,既环保又安全。”

新学员小桃蹲在生态米摊前,小心翼翼地将米装进印有枫海图案的布袋里。“阿蕊姐,我们要不要在布袋上印上故事集里的句子呀?” 她举起一个布袋,眼睛亮晶晶的,“比如‘守护是稻苗与鸭子的共生,是双时空的互助’,这样居民们买米时,还能记住守护的意义。” 阿蕊笑着点头,立刻让队员们找来印章,在布袋上盖印 ,红色的字迹印在米白色的布袋上,格外醒目。

辰时三刻,市集正式开门。双时空的居民们早早赶来:宣德的老人们提着竹篮,在摊位前慢慢挑选;天启的渔民们通过时空共鸣镜,对着镜头挑选心仪的农产品,再由专人通过共鸣镜传送;孩子们则围在特色食品摊前,等着品尝用新收的玉米和天启的海带做成的 “双时丰收粥”。

“这米闻着就香!” 张奶奶走到生态米摊前,拿起一把米放在鼻尖轻嗅,“比去年的米更饱满,还是生态种植的,吃着放心。” 小桃立刻递上试吃的米饭:“奶奶,您尝尝,这是我们用‘稻鸭共生’模式种的,鸭子吃虫,粪便还能当肥料,种出来的米又香又有营养。” 张奶奶尝了一口,连连点头,一下子买了三袋:“给邻居们也带点,让她们也尝尝孩子们的心意。”

另一边,有机蔬菜摊前也围满了人。阿风拿着一瓶 “艾草 + 海盐” 防虫剂,向居民们介绍:“这是我们用宣德的艾草和天启的海盐做的,喷在蔬菜上能防虫,还不会有农药残留。您看这番茄,又红又大,一点虫眼都没有。” 一位阿姨拿起番茄,仔细看了看:“现在市面上的蔬菜总担心有农药,你们这有机蔬菜,我们买着放心,以后要多供应些。”

特色食品摊前,队员们正忙着煮 “双时丰收粥”。宣德的新米熬煮的粥底,加上天启的海带和晒干的鱼干,再撒上一把玉米粒,熬得软烂香甜。阿海给一位路过的工匠递上一碗粥:“师傅,您尝尝,这粥里的米是我们自己种的,海带是天启送来的,都是新鲜食材。” 工匠接过粥,喝了一口,忍不住称赞:“这粥真鲜!既有米的香,又有海带的鲜,下次市集还要来喝。”

午后,市集进入 “跨时互动” 环节。天启的渔民们通过共鸣镜,向宣德的居民们展示刚捕捞的海鲜;宣德的小守护者们则向天启的居民们展示新收的玉米和红薯。“我们的海鲜可以和你们的玉米一起煮,” 天启的渔民对着镜头说,“玉米的甜能中和海鲜的咸,味道肯定特别好。” 阿海立刻提议:“那我们下次可以联合举办‘双时美食节’,把双时空的食材结合起来,做更多特色美食。” 渔民们纷纷点头,约定好下次合作的时间。

市集接近尾声时,小守护者们开始统计销量,生态米卖了八十多袋,有机蔬菜卖完了所有备货,特色食品摊的 “双时丰收粥” 供不应求。“比我们预期的销量还好!” 阿海看着统计数据,兴奋地说,“这说明我们的创新成果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以后我们要定期举办市集,让双时空的农产品互通更频繁。”

阿蕊则拿着居民们的反馈表,仔细查看:“很多居民建议我们增加线上订购渠道,还有人希望能参观共享田,了解农产品的种植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些建议整理下来,作为明年的工作重点。”

傍晚时分,市集结束。小守护者们开始收拾摊位,脸上满是疲惫却难掩喜悦。小桃坐在摊位旁,捧着卖米赚来的钱,小声说:“我们能不能用这些钱,给传习班买些新的农具呀?这样明年种庄稼时,大家就不用再用旧农具了。” 阿海摸了摸她的头:“这个提议很好!我们还可以用一部分钱,给双时空的困难家庭送些农产品,让他们也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离开市集时,夕阳的余晖洒在空地上,给木质摊位镀上了一层金色。小守护者们拉着彼此的手,哼着《双时和鸣曲》,脚步轻快地往回走。阿海望向远处的时空共鸣镜,镜中天启的居民们还在对着镜头挥手,嘴里说着 “下次市集再见”。他知道,这场共享市集,不是结束,而是 “童守创新” 的新落地 ,当小守护者们的创新成果从 “实践课题” 变成 “居民所需”,当双时空的农产品通过市集实现 “互通互益”,双时空的守护之路,终将在一代又一代孩童的手中,走向更务实、更惠民、更温暖的未来,让枫山与蓝海的情谊,永远在丰收的产物里、市集的热闹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