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时空基石 > 第92章 童守传薪?冬暖双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2章 童守传薪?冬暖双时

宣德九年十二月初十,寒冬的雪粒裹着风,落在双时守护阁储备库的屋顶上,却没挡住院子里的热闹, 二十名 “小小守护者” 穿着加厚的浅蓝色研学服,正围着新守者们打包 “童守暖冬包”,包里面除了共享田新收的米、腌好的腊味,还有他们亲手缝制的棉袜和绘制的 “暖冬祝福卡”。

“阿海,你把棉袜叠整齐再放进包里,记得把祝福卡塞在袜子旁边,爷爷奶奶打开就能看到,” 青珩蹲在桌边,手里拿着一张画着笑脸的卡片,耐心指导,“去年暖冬行动,我们帮张奶奶修过窗户,今年你们要自己去检查她家里的取暖设备,有问题就用对讲机找我,知道吗?”

阿海用力点头,手指捏着棉袜的边角,仔细叠成方块:“我记得!爷爷教过我看炭火盆的风门,要是关不严会漏烟,我会帮张奶奶检查的!” 他身边的阿蕊正往包里放腊鱼,听到这话,立刻补充:“还要问问奶奶有没有缺的东西,我们下次可以带过来,就像上次送新米一样。”

辰时三刻,“童守暖冬行动” 正式出发。小小守护者们分成五组,每组推着一辆装着暖冬包的小推车,车把手上挂着红灯笼,在雪地里留下一串歪歪扭扭却充满活力的脚印。青珩和阿明、阿珠分别跟着一组,既做 “后盾”,也让孩子们主导行动。

阿海和阿蕊一组负责城西的三户独居老人。来到张奶奶家时,老人正坐在窗边缝补旧衣服,窗户缝里漏进的风把她的头发吹得飘起来。阿海放下暖冬包,第一时间跑到窗边,伸手摸了摸窗框:“奶奶,窗户好像又有点漏风,我们带了棉条,帮您堵上吧?”

阿蕊则打开暖冬包,把新米、腊味,拿出来摆好,还特意把祝福卡递到张奶奶手里:“奶奶,这是我画的,上面写着‘愿您冬天暖暖的’,棉袜是我和天启的小宇一起缝的,虽然针脚有点歪,但很暖和!”

张奶奶接过卡片,手指轻轻摸着上面的颜料,眼眶慢慢红了:“我的好孩子,去年是你们姐姐哥哥来,今年你们也来了,还想着给我缝袜子,奶奶心里比炭火盆还暖。” 阿海已经找来工具,和同组的天启男孩小宇一起,用棉条仔细堵住窗户缝,动作虽慢,却格外认真,堵完还对着缝隙吹了口气,确认不漏风才罢休。

与此同时,天启的小小守护者们也在阿珠的陪伴下,为海边的渔民送暖冬包。通过时空共鸣镜,青珩看到天启的小女孩阿溪正帮李爷爷检查渔船的缆绳,另一个男孩则在给爷爷读祝福卡上的字,李爷爷笑得皱纹都挤在了一起,连连夸孩子们 “比自家晚辈还贴心”。

午后,暖冬包配送完,小小守护者们又跟着新守者们学做 “双时暖心粥”, 用宣德的小米和天启的海带熬煮,再加入切碎的腊丁,煮好后分装在保温桶里,送给街头清扫积雪的工匠和守在共鸣镜旁的值守者。

阿海蹲在灶台边,看着锅里翻滚的粥,鼻尖沾了点米糠也没在意:“青珩姐姐,粥煮好后,我能送给上次帮我们修脱粒机的王师傅吗?他上次说喜欢吃腊味,这个粥里有腊丁,他肯定喜欢!” 青珩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守护就是要记得别人的好,也把温暖送给需要的人。”

傍晚时分,行动结束,小小守护者们围坐在储备库的火炉旁,分享今天的经历。阿海捧着温热的粥碗,说自己学会了用棉条堵窗户,还知道了爷爷奶奶冬天最担心炭火盆不安全;阿蕊则说,送粥给王师傅时,师傅夸她是 “合格的小守护者”,她觉得比吃了糖还甜。

青珩听着孩子们的分享,拿出准备好的 “童守成长徽章”,比之前的 “小小守护者” 徽章多了一圈红色纹路,代表他们完成了首次独立守护行动。她依次给孩子们戴上,轻声说:“今天你们不仅送了暖冬包,还解决了实际问题,更懂得了关心别人,这枚徽章,是对你们的肯定,也是新的期待。”

阿海摸着胸前的新徽章,眼睛亮晶晶的:“明年春天,我们还要一起种蔬菜,夏天护苗,秋天秋收,就像阿明哥哥说的那样,每个季节都做守护者!” 阿蕊也跟着点头,拉着身边天启的小伙伴:“还要和你们一起,在传世阁给新来的小朋友讲我们的故事!”

离开储备库时,雪已经停了,月光洒在雪地上,像铺了一层银。小小守护者们拉着彼此的手,哼着在研学营学的《双时和鸣曲》片段,声音虽稚嫩,却透着坚定。青珩望着他们的背影,又看了看时空共鸣镜里天启孩童们同样欢快的模样,心里满是暖意 ,这些孩子,就像冬日里的小太阳,不仅把温暖带给了别人,更让双时空的守护精神,在代代相传中,愈发鲜活、绵长。

晚风拂过,带着粥的香气和孩子们的笑声,青珩知道,这场 “童守暖冬行动” 不是结束,而是双时空守护传承的新注脚。当这些孩子带着今天的收获,继续在每个季节践行守护承诺时,枫山与蓝海之间的情谊,终将在一代又一代的 “守护者” 手中,温暖岁岁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