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时空基石 > 第86章 暖冬践守?情润双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6章 暖冬践守?情润双时

宣德八年十二月十五 辰时

双时守护阁储备库前广场

寒冬的朔风裹着细碎的雪沫,在广场上打着旋儿,却吹不散新守者们的热情。广场上整齐堆放着数十个 “暖冬礼包”,里面装着共享田新收的稻米、腌制的腊味、厚实的棉袜,还有新守者们亲手绘制的 “双时暖冬图”。青珩穿着加厚的守护服,戴着绣有枫柳结的棉帽,正拿着配送清单,给新守者们分配任务。

“今天的‘暖冬守护’行动分三项任务,” 青珩的声音带着热气,在冷空气中格外清晰,“一组跟着我去宣德城西的独居老人院送礼包、修房屋;二组跟着阿明去城郊的困难农户家,帮他们检查取暖设备;三组跟着阿珠通过时空共鸣镜,指导天启的新守者配送物资,晚上还要一起办跨时空暖冬联谊,让双时空的老人都能过个热闹年!”

阿明扛着工具箱走过来,箱子里装着锤子、钉子、密封胶等修缮工具,他笑着补充:“我已经和宣德的木工师傅确认过,老人院有三户人家的窗户漏风,我们带了新的窗纸和棉条,保证修得严严实实!天启的阿珠说,他们那边的渔民已经准备好海产礼包,就等我们这边同步配送。”

辰时三刻,暖冬行动正式启动。青珩带着一组新守者,推着装满礼包的小推车,往城西老人院赶去。雪地里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小推车上的红灯笼随着颠簸轻轻晃动,像一团移动的温暖。

来到张奶奶家时,老人正坐在窗边缝补棉鞋,窗户缝里漏进的寒风让她不住地搓手。青珩立刻放下礼包,先帮老人关上窗户,阿泽和小墨则拿出工具,开始修缮:“奶奶您放心,我们先把旧窗纸撕掉,贴上新的油纸,再用棉条把缝隙堵上,保证风再也吹不进来!”

张奶奶拉着青珩的手,眼眶有些湿润:“好孩子,去年是老林叔他们来修,今年又换了你们,双时空的守护者从来没忘了我们这些老人。” 青珩笑着递过暖冬礼包:“这里有新收的稻米,煮出来的饭特别香,还有我们腌的腊鱼,您加热就能吃,要是缺什么,随时通过共鸣镜找我们!”

与此同时,阿明带领的二组也在城郊农户家忙碌。李大叔家的土灶烟囱堵了,阿明踩着梯子爬上屋顶,用长杆疏通烟道,烟灰落在他的守护服上,他却毫不在意:“大叔您试试,现在烟囱通了,烧火再也不会呛烟了!我们还帮您检查了取暖的火盆,加了防火垫,用着更安全。”

李大叔感动得连连道谢,非要留他们喝碗热粥:“你们这些孩子,冒着雪来帮忙,比自家晚辈还贴心!以后有什么力气活,尽管找我!”

午后,三组的跨时空物资配送也顺利完成。通过时空共鸣镜,青珩看到天启的新守者们正陪着海边的老人拆礼包,阿珠拿着 “双时暖冬图”,给老人们讲解上面的画面:“这是宣德的枫山,这是天启的蓝海,我们明年春天邀请大家到宣德看枫叶,到天启看渔船!” 镜中的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掌声透过镜面传来,温暖了宣德的寒冬。

傍晚时分,暖冬联谊活动在老人院的厅堂里举行。宣德的新守者们带来了竹笛演奏,天启的新守者们则通过共鸣镜唱起了渔歌,老人们跟着节奏轻轻拍手,有的还忍不住跟着哼唱。青珩和阿珠隔着镜面,一起带领大家合唱《双时和鸣曲》,歌声、笑声、乐器声交织在一起,厅堂里的暖意驱散了所有寒意。

联谊结束后,新守者们开始整理今天的行动日志。青珩在本子上写道:“宣德八年十二月十五,暖冬守护行动完成, 配送礼包 32 份,修缮房屋 8 户,检查取暖设备 15 套,跨时空联谊参与老人 56 人。记:守护不仅是修房送物,更是让孤独的人感受到温暖,让相隔的人感受到陪伴。”

离开老人院时,雪已经停了,月光洒在雪地上,泛着淡淡的银光。新守者们推着空推车往回走,脚步轻快,虽然脸上冻得通红,心里却满是温暖。阿明突然说:“明年暖冬行动,我们可以提前学做汤圆,宣德的芝麻馅,天启的海鲜馅,一起煮给老人们吃!”

青珩笑着点头:“还要邀请双时空的老守护者们一起,让他们看看我们的成长。以后每年冬天,我们都要把‘暖冬守护’办下去,让双时空的每个冬天,都像今天一样温暖。”

晚风拂过,带来远处人家的炊烟气息,混合着礼包里稻米的清香。青珩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仿佛是双时空居民的笑脸。她知道,这场暖冬行动,不仅是一次任务的完成,更是新守者们对 “守护” 二字的深刻理解 ,真正的守护,是用技能解决困难,用真心传递温情,让双时空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寒冬中感受到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