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时空基石 > 第95章 童守拓新?夏耘共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5章 童守拓新?夏耘共践

宣德十年六月廿,盛夏的骄阳把双时共享田晒得滚烫,田埂边却热闹非凡 ,三十余名 “小小守护者” 分成六组,正围着新守者们学习 “双时共享田夏季管护” 技能,有的蹲在稻苗旁辨认病虫害,有的拿着小水壶练习精准灌溉,还有的跟着天启的渔民师傅学习海稻区的盐度检测,田埂上的 “童守实践日志” 板上,早已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青珩穿着浅灰色守护服,手里拿着《夏耘管护手册》,正给孩子们示范如何辨别稻飞虱:“大家看,稻苗叶背上这些黑色的小虫子就是稻飞虱,它们会吸稻苗的汁液,导致稻苗发黄。发现后要立刻用艾草煮水喷洒,手册第 12 页有具体的煮制方法,比例一定要记准,不然会伤苗。”

阿海蹲在最前排,手里拿着放大镜,仔细盯着稻叶背面,突然兴奋地喊道:“青珩姐姐!我找到稻飞虱了!你看,这里有三只!” 他身边的阿蕊立刻拿出小本子记录:“海稻区三号田,发现稻飞虱,数量 3 只,计划半小时后用艾草水防治。” 两人配合默契,动作比去年秋收时熟练了许多。

辰时三刻,夏耘实践正式开始。第一组负责 “病虫害防治”,阿海带着组员们到储备库领取艾草、大锅,在田边搭建临时灶台煮制防治液。天启的男孩小宇负责生火,他一边添柴一边说:“我爷爷教过我煮海水驱虫,和这个艾草水的原理一样,都是用天然的东西保护庄稼,不会污染土地。”

第二组由阿蕊带队,负责 “精准灌溉”。他们推着装有小型测土仪的小推车,每走十米就停下来检测土壤湿度。“旱稻区湿度 20%,需要浇水;海稻区湿度 28%,暂时不用浇,” 阿蕊报出数据,组员们立刻记录在日志板上,“墨姐姐说,夏天浇水要选早晚,避免中午高温,不然会烫伤稻苗的根。”

青珩穿梭在各组之间,看到有孩子煮艾草水时比例出错,就蹲下来重新讲解:“一斤艾草配十斤水,煮半个时辰,煮到水变成深绿色才算好。浓度太高会烧苗,太低又没效果,一定要仔细称重量。” 遇到海稻区盐度异常,她还会请天启的渔民师傅一起指导,教孩子们如何通过添加淡水调整盐度,让海稻保持最佳生长状态。

午后,夏耘任务过半,孩子们却遇到了新问题 ,旱稻区有几株稻苗出现了 “卷叶” 现象,既不是病虫害,也不是缺水,大家围着稻苗议论纷纷,一时没了头绪。阿海立刻通过对讲机联系青珩:“青珩姐姐,旱稻区五号田有稻苗卷叶,我们查了手册也没找到原因,您能过来看看吗?”

青珩赶到后,先观察稻苗的生长环境,又用测土仪检测土壤酸碱度,突然笑着说:“你们看,这几株稻苗旁边种了大豆,大豆的根会分泌酸性物质,导致土壤偏酸,稻苗不适应就会卷叶。解决方法很简单,在根部撒一点草木灰,中和酸性就好了。”

孩子们立刻跑去储备库取草木灰,阿蕊还在日志上补充:“大豆与旱稻混种时,需在稻苗根部撒草木灰,调节土壤酸碱度,避免卷叶。” 她笑着对组员说:“原来种庄稼不仅要懂病虫害,还要懂土壤和作物的关系,守护真是一门大学问!”

傍晚时分,夏耘实践圆满结束。孩子们围坐在田边的树荫下,总结今天的收获。阿海在 “童守实践日志” 上写道:“今天学会了辨别稻飞虱、调整海稻盐度,还知道了作物混种的小知识。守护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多观察、多思考,才能解决新问题。” 阿蕊则画了一幅 “夏耘管护流程图”,打算带回私塾,教给更多同学。

青珩看着孩子们的成果,拿出准备好的 “童守技能徽章”, 徽章上刻着稻穗图案,代表掌握了夏季管护技能。她依次给孩子们佩戴,轻声说:“今天大家不仅学会了夏耘技能,还懂得了灵活应对问题,这才是守护最重要的能力。以后遇到新挑战,也要像今天这样,互相帮助、共同解决。”

离开共享田时,夕阳的余晖给稻苗镀上了一层金色,晚风拂过,稻浪翻滚,发出 “沙沙” 的声响,像在为孩子们的成长喝彩。阿海拉着阿蕊的手,兴奋地说:“秋天秋收时,我们就能用今天学到的技能保护稻苗,肯定能有更大的丰收!” 阿蕊点点头,望向时空共鸣镜:“还要邀请天启的小伙伴们一起,让双时空的共享田都长得好好的!”

青珩跟在孩子们身后,看着他们蹦蹦跳跳的背影,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场夏耘实践,不仅是技能的拓展,更是童守精神的深化 ,当孩子们学会在实践中思考、在协作中成长,当 “守护” 从 “完成任务” 变成 “主动探索”,双时空的童守队伍,终将成为守护家园最坚实的力量,让枫山与蓝海的丰收,岁岁延续,年年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