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时空基石 > 第75章 跨镜春晚?双时同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5章 跨镜春晚?双时同欢

宣德七年正月初一 辰时

双时守护阁前广场

新春的朝阳刚跃过枫山的峰顶,就将金色的光洒在广场中央的巨大时空共鸣镜上。镜面被装饰得格外喜庆 ,边缘缠绕着宣德的红绸带,缀满天启的贝壳灯,镜旁的木架上挂着两串红灯笼,一串写着 “枫山迎春”,一串写着 “蓝海贺岁”,远远望去,像一道连接双时空的红色拱门。

青珩穿着一身绣满金线海浪纹的红色襦裙,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 “春晚节目册”,正站在镜前和阿珠视频连线:“阿珠,你们的渔歌联唱排练得怎么样了?我们这边的竹笛合奏已经练熟了,就等晚上和你们的贝壳哨表演串在一起。”

镜中的阿珠穿着浅蓝色的渔服,身后是天启海边同样热闹的场景,渔民们正在搭建临时舞台,孩子们举着绘有 “双时同欢” 的小旗子,她笑着晃了晃手中的海螺哨:“放心吧!李伯伯他们还编了新的渔歌歌词,加了你们教的《双时和鸣曲》片段,晚上肯定能惊艳大家。对了,老林叔说要表演‘贝壳舞’,用海草编的裙摆,转圈的时候会像海浪一样好看!”

不远处,陆珩真和墨青芜正带着工匠调试设备。墨家子弟新研发的 “多频共鸣装置” 被安装在时空共鸣镜两侧,能让双时空的声音和画面更清晰地同步,甚至能实现 “跨镜互动” 宣德的演员伸手,天启的演员能在镜中 “接住”,仿佛真的站在同一个舞台上。“晚上的观众不仅有广场上的居民,” 墨青芜指着镜中天启海边的人群,“天启渔村的家家户户都会围在海边的大屏幕前观看,我们还要开通‘双时点播通道’,让两地居民能互相点歌送祝福。”

辰时三刻,春晚彩排正式开始。第一个节目是双时空孩童合唱《双时和鸣曲》 宣德的孩子站在镜前,天启的孩子站在镜后,随着青珩的手势,两边同时开唱。竹笛的悠扬与海螺哨的清脆透过共鸣装置交织,镜中镜外的孩子们手拉手跟着节奏晃动,红绸带与贝壳灯在阳光下闪烁,像一场流动的 “双时画卷”。

“注意节奏!最后一句要慢下来,和天启的贝壳舞衔接!” 青珩拿着指挥棒,仔细调整着合唱的收尾。阿明则在一旁指导竹笛手们:“这里要吹得轻一点,像枫山的晨风,才能和天启的海浪声呼应。” 经过反复磨合,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镜中的阿珠带着天启的孩子们跳起了贝壳舞,海草裙摆旋转的弧度与宣德孩子手中的红绸带完美契合,引得台下的工作人员纷纷鼓掌。

午后,节目彩排进入尾声,双时空的居民们开始准备 “跨镜年货交换”。宣德的街坊们将蒸好的年糕、炸好的春卷装进小木盒,通过时空通道送到天启;天启的渔民们则把晒好的鱼干、腌制的海产打包,贴上 “双时祝福” 的标签,送到宣德居民手中。青珩和阿明还特意准备了 “春晚福袋”,里面装着小灯笼、简谱卡片和 “双时守护” 徽章,要在晚会互动环节送给两地的观众。

夜幕降临,广场上的灯笼全部亮起,巨大的时空共鸣镜也切换成 “晚会模式” 镜面亮度调高,能清晰映出天启海边的舞台,镜旁的音响传出柔和的背景音乐,是放慢版的《双时和鸣曲》。随着墨青芜敲响青铜编钟,“双时空跨镜春晚” 正式拉开帷幕。

第一个节目就是双时空孩童合唱《双时和鸣曲》。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广场上的宣德居民和镜中天启的渔民们纷纷跟着哼唱,有的举起手机记录,有的挥舞着手中的灯笼,红色的光海在双时空同时涌动。合唱结束后,青珩和阿珠隔着镜面鞠躬,齐声说:“祝双时空的家人们新春快乐,平安顺遂!”

接下来的节目精彩纷呈:宣德的木工师傅们表演 “竹艺绝活”,用竹篾快速编织出枫山与蓝海的造型,编织过程实时传送到天启,引得渔民们阵阵惊叹;天启的渔民们表演 “渔歌联唱”,新改编的歌词里唱着 “双时携手渡寒冬,来年渔获满船舱”,朴实的歌声透过镜面,让宣德的居民们感受到大海的热情;最令人期待的 “跨镜互动” 环节,宣德的书法家张秀才在纸上写下 “双时同春”,写完后将毛笔伸向镜面,镜中的天启渔民立刻递上准备好的宣纸,仿佛真的在同一张纸上创作,引得全场欢呼。

临近午夜,春晚迎来高潮 ,双时空共同表演 “贝壳灯舞”。宣德的居民们提着红灯笼,围着时空共鸣镜转圈;天启的渔民们举着贝壳灯,在海边的舞台上起舞。两束光在镜中交汇,形成一个巨大的圆形光带,像一双温暖的手,将双时空紧紧相拥。此时,老林叔带着两地的孩子们走上舞台,再次唱起《双时和鸣曲》,这一次,全场的居民都加入进来,歌声、笑声、海浪声、灯笼晃动的声响交织在一起,成了新春最动人的旋律。

零点钟声敲响时,双时空同时燃放烟花。宣德的烟花在枫山上空绽放,像漫山红叶;天启的烟花在海边升空,像翻滚的海浪;最惊艳的是 “跨镜烟花”宣德的红色烟花与天启的蓝色烟花在镜中重叠,组成 “双时团圆” 的图案,照亮了两地的夜空,也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

春晚结束后,青珩和阿珠隔着镜面交换了新春礼物 ,青珩送了一幅自己画的 “枫海迎春图”,阿珠回赠了一串用彩贝串成的 “平安符”。她们约定,明年春天要一起在枫山种新的竹苗,在天启的海边捡贝壳,把双时空的故事写进新的歌里。

离开广场时,青珩牵着陆珩真的手,回头望了一眼依旧亮着的时空共鸣镜。镜中天启的渔民们还在海边唱歌,孩子们举着贝壳灯追逐打闹,温暖的场景让她心里满是感动。“娘,” 她轻声说,“以后每年我们都办跨镜春晚好不好?这样不管相隔多远,双时空的家人都能一起团圆。”

陆珩真摸了摸她的头,眼中满是温柔:“好啊。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团圆不是身处一地,而是心在一起。就像这《双时和鸣曲》,不管在枫山还是蓝海,只要歌声响起,我们就像永远在一起。”

晚风带着新春的暖意,吹过广场上的红灯笼,风铃发出 “叮叮当当” 的声响,像在为这场跨时空的团圆祝福。青珩知道,这场春晚不是结束,而是双时空情谊新的开始 ,以后会有更多的跨时互动,更多的温暖瞬间,而这份用音乐与爱编织的守护,会像新春的朝阳一样,永远照亮双时空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