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 > 第37章 木牛VS联合收割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辩论完那些诡辩后,三人继续上路。余闲打听到诸葛亮现在正在南阳耕田,于是三人朝着南阳走去。

清风徐徐,吹在人的脸上很舒服。三人将马拴在树上,朝着田间走去。

眼下春耕正忙,农户们也在抓紧春种。但是余闲几人看着眼前的几十亩薄田,都是些老人和妇女,鲜有年轻男子。田间树荫下,还有几个孩子在嬉闹。

余闲上前询问:“老人家,诸葛先生在吗?”

“他啊,是个怪人,每天其他人都来下田干活,他呢,每天不知道鼓捣些什么东西,你看见那个木牛了吗,那是他发明的耕地的木耕牛!”

余闲顺着大爷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亩田中,只有一头牛,没有人扶犁,也没有人牵牛!

“好家伙,好厉害,你不说,我还以为是头真牛呢!”余闲对马流儿牛玛说道。

“走,过去看看!”

三人朝着木耕牛的方向走去。

这木牛做的可真是逼真,正在缓缓的往前走,到了地头还会掉头继续耕种,虽说速度慢了点,但是毕竟解放了至少两个劳动力。

“不愧是我的诸葛丞相,这手工技术巧夺天工,木牛接缝处严丝合缝,内部必定机关重重,就是放到现在,估计也没人能够制作出来,”余闲说到。

“这技术,放到咱们那个年代,至少是个大国工匠!”

“诸葛先生的杰作在这,可是人在哪呢?”

“大黄,闻一闻,上面必定有诸葛先生得气味,带我们去找他!”

“汪汪汪!”大黄像是听懂了马流儿的话,朝着木耕牛闻了起来。

然后带着余闲三人朝西跑去。

几人进了一片斛树林,在树林深处,见到一个小木屋,一条小溪在屋前潺潺流过,空气清新,景色宜人。

“诸葛先生在吗?”余闲朝着小木屋喊道。

“汪汪汪!”大黄和德牧也朝着小木屋叫了起来。

“来者何人,屋内谈话!”屋里传来声音。

余闲三兄弟于是缓缓朝着木屋走去。马流儿和牛玛手里还提着泸州老窖。毕竟初次见面礼数不能少。

大黄和德牧则乖乖的在门口停下,像是负责警戒工作。

“三人从何而来,来我林总小屋有何事啊?”诸葛丞相说道。

“先生好,冒昧打扰,实属唐突,我们兄弟三人想要请先生出山。”余闲说道。

“出山,1700年前,刘皇叔也曾请我出山,当年27岁的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一曲隆中对,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

“可是最后你们应该也知道,我用尽浑身本领,还是没能帮主公统一天下,七次北伐,我也耗尽心力和才智,阁下还是另请高明吧!”

“先生不要误会,我兄弟三人请先生出山,不为谋求天下,只为仰慕先生威名!我家帮主历来想要结交天下英豪,这次差我们兄弟三人,以上宾之礼迎先生回去!”

“我们帮会集聚天下英豪,先生此去一可结交天下英豪,二可发挥此生所学,为天下百姓做出一番贡献,我三人起手拜服,恭请先生出山。”

“出山可以,我有一件心事迟迟放心不下!”

“先生有何忧虑,但请直说!”

“我和三国很多人来到这里,你也知道,现在生活高节奏,高压力,年轻人都外出谋生,现在村里空心化严重!”

“我要说的是村里都是老人和妇女儿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严重,田里无劳力耕种,家中孩童无父母陪伴!你们有何办法?”

“先生果然有一颗大爱之心,真正为百姓着想得人少之又少!您这思想领先时代1700多年!别说三国时代,就是21世纪的今天,这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先生你一人在这有什么好的想法吗?”余闲问道。

“杯水车薪,我现在在研究木耕牛二代,如果研发成功,那么就可以解决田地无人耕种的难题。”

“一代木耕牛虽说也能耕种,但是速度太慢,全木制机身,在机关连接处以及榫卯结合处用久了以后,容易损坏!”

“我现在正在想想能够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善此等情况!”

“先生想借助外力改变木耕牛的速度和质量吗!”余闲问道。

“说的没错,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可用什么外力?”

“水力比较大,但是不方便,还需要人工登踏水风车。”

“而风力虽说方便,但是却不好利用!”

“先生何不用用蒸汽!将水加热,水蒸气可有强大动力,从而推动涡轮机,从而实现木耕牛前进!”

“蒸汽,利用蒸汽制作机器,蒸汽机,放到木耕牛肚中,这样还能减少木材用量,木耕牛轻了,自然走的就快,好主意,好主意啊!”诸葛亮连连称赞!

“自然风力不行,不好控制,那么咱们就人工利用蒸汽,这样动力强劲,还易于控制!我就怎么没想到呢!”诸葛亮说道。

“小兄弟,你是怎么想到的!”诸葛亮对余闲说道。

“因为我们经历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经历过蒸汽时代!”余闲说道。

“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么说还有第二次,第三次?”诸葛亮一听,来了兴趣。

“当然,第二次是电力革命,第三次是计算机革命,现在正在进行第四次工业革命呢!”余闲一脸自豪。

“电力,你说的是下雨天的闪电吗,这个也能控制!”

“当然,不过不是利用下雨时的闪电,我们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现象,电能生磁,磁也能生电!”

“神奇神奇!你说的计算机是什么,我有点听不懂!”

“这个说来话长,有机会给你细说,你跟我们走,帮会科研机构随你参观,各种高科技是应有尽有。”余闲说道。

“那我木耕牛二代还没研发成功呢!”

“这个简单,我一会让总帮会给你这投送一台联合收割机,集耕地,播种,收割于一身,这样南阳的百姓就能解放了!”

于是余闲联系总部,给南阳百姓隔空投送来一台联合收割机,还有几十桶燃油。

余闲亲自操作,给丞相和南阳百姓演示操作。南阳百姓都惊呆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啊!”诸葛亮发出一声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