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72集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2集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6)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4)

陈友谅:“老朱,你那珍珠翡翠白玉汤到底是啥玩意儿?能有辣白菜好吃?”

朱元璋:“我记得我之前说过啊。”

陈友谅:“那会儿我还没进你们朱窝啊。”

朱棣:“陈友谅,你这话啥意思?”

陈友谅:“朱家的老窝,简称朱窝,难道不对吗?”

朱祁镇:“我咋听着这么别扭。”

朱元璋:“算了算了,友谅都被我打败了,儿子也被我送出国,就别计较这些。

至于珍珠翡翠白玉汤,就是有一回我饿晕在街上,被路过的老人家救回家里,他把家里仅有的豆腐、菠菜,还有带红根绿叶的菜放在一块儿,再浇上一碗剩米饭一煮,就给我吃。

我吃完之后,一下子就精神,从老人家那才知道这叫‘珍珠翡翠白玉汤’。”

陈友谅:“听这名字感觉挺高大上的,就这啊?那还不如牛羊肉好吃呢。”

朱棣:“陈友谅,泡菜国那可是咱们的附属国,万历那小子还出兵帮过他们。所以,牛羊肉虽然好吃,你愿意让你儿子跟朱祁镇待在那儿吗?”

陈友谅:“那可不行。”

朱祁镇:“@朱棣 成祖爷,您咋又扯到我身上了?我在那儿也没咋滴嘛。”

朱祁钰:“哥,你可拉倒吧,你在人家地盘上虽说没吃苦,可那事儿也不光彩啊,还好意思说。”

陈友谅:“哈哈,就是,朱祁镇你还不如我儿子呢,我儿子起码在高丽当着他的归德侯,你呢?”

朱祁镇:“陈友谅,你别得意,你儿子要不是我太祖爷仁慈,能有好日子过?”

朱元璋:“行了行了,都别吵了。还是听我讲讲一统天下吧。”

马秀英:“@陈友谅 友谅,你就别挑刺了,我家男人能有今天,那珍珠翡翠白玉汤多少也算立了大功的。”

陈友谅:“嫂子,我这不是没吃过嘛,听着真不咋地。”

徐达:“哈哈,陈友谅,你是没饿过,等你饿到前胸贴后背的时候,就知道那玩意儿有多香了。”

陈友谅:“徐达,你少来,你跟老朱是一伙的。”

朱元璋:“我灭了友谅之后,东面的张士诚和方国珍就成了我下一步要收拾的对象。

这张士诚早年是靠贩卖私盐过日子的。元末的时候,他带着一帮盐贩子起义,1354年,也就是至正十四年,在高邮自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年号叫天佑。

1356年,至正十六年,把都城定在了平江。

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十月,我就开始进攻张士诚,一下子就拿下了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这些州县,把东吴的势力从江北地区给赶跑了。”

陈友谅:“嘿,老朱,你打张士诚就跟秋风扫落叶似的,他就这么不经打?我还以为他多厉害。”

朱元璋:“友谅,可别小看张士诚,刚开始他抵抗得也挺猛的,只不过咱策略用得好,将士们又勇猛,这才一步步把他的地盘给一点点吃掉。”

朱棣:“就是,陈友谅,我爸那战略眼光,哪是你能比的,张士诚哪招架得住。”

陈友谅:“朱棣,你别在这阴阳怪气的。”

朱元璋:“1366年,至正二十六年五月,我发了个檄文,专门声讨张士诚。

同年十一月,杭州、湖州先后投降,平江就成了一座孤城。我就派重兵把平江围起来,发动了平江之战。

在围城的时候,我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应天来。不料,小明王居然沉到江底了。”

陈友谅:“小明王掉河里啦?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吧?”

朱元璋:“友谅,你可别瞎猜啊,这就是个意外。当时廖永忠去接小明王来应天,谁能想到船出了事,小明王就沉江了。”

陈友谅:“哼,意外?哪有这么巧的事儿,老朱,你就别装了,这事儿要说跟你没关系,我可不信。”

朱棣:“陈友谅,你别在这血口喷人,我爸向来光明磊落,怎么会干这种事。”

陈友谅:“朱棣,你少在这维护你爸,你们老朱家的事儿,谁知道呢。”

朱祁镇:“哎呀,你们别吵啦,接着说打张士诚的事儿嘛。平江被围,张士诚肯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朱元璋:“那肯定啊,平江被围得严严实实,水都泼不进去,张士诚好几次想突围,都没成功。他手下的将士们也人心惶惶的,好多人都琢磨着投降。”

朱厚照:“哈哈,张士诚这是要凉凉的节奏啊。那他最后咋样了,不会是自己打开城门投降了吧?”

朱元璋:“没那么容易,张士诚是个硬骨头,就算到了这份上,还在拼死抵抗。我们围了好几个月,才把平江给攻破。”

徐达:“没错,攻城的时候,张士诚的部队还时不时出来反击一下,给我们造成了不少麻烦。不过最后还是被我们拿下了。”

陈友谅:“没想到这张士诚还挺有骨气,比我想象中能扛。那攻破平江之后,张士诚是被活捉了还是咋滴?”

朱元璋:“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平江被攻破,张士诚被俘虏。本来想劝他投降,为我所用,可他脾气太倔,坚决不答应,最后自己上吊死了。”

秦良玉:“张士诚也算是一代枭雄,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真让人感慨。”

陈友谅:“哼,枭雄?我看是有勇无谋,要是他能跟我联合起来,说不定还能跟老朱拼一拼。”

戚继光:“陈友谅,你就别在这马后炮了,你俩当年不也各怀鬼胎,怎么可能联合得起来。”

陈友谅:“戚继光,你少插嘴,有本事你穿越回去,看看能不能改变局势。”

于谦:“好了好了,都别争了。洪武皇上平定张士诚后,这下南方基本都平定了吧?”

朱元璋:“小明王死后,我就宣布不再用龙凤纪年,把1367年,也就是至正二十七年称为‘吴元年’。

1367年,吴元年,我任命汤和为征南将军,去讨伐割据浙东多年的方国珍。后来又命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去进攻福建。同年,方国珍投降。”

陈友谅:“方国珍投降,老朱你这下高兴了吧,哈哈。不过他咋这么快就投降了,都不再挣扎一下?”

朱元璋:“友谅,方国珍这人向来胆小怕事,一看我大军都压到家门口了,知道再抵抗也没用,就赶紧投降,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陈友谅:“哼,我看就是个软蛋,一点骨气都没有,哪像我,好歹跟你拼到了最后。”

朱棣:“陈友谅,你还好意思说,你最后不也输得屁滚尿流。方国珍投降,避免了更多人伤亡,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陈友谅:“朱棣,你别老跟我抬杠,有本事咱俩单挑试试。”

朱祁镇:“哎呀,你们别吵啦,接着说怎么收拾元朝啊,我都等不及听了。”

马秀英:“等不及,那就再等等,@秦良玉 ”

“啪!”

朱由校:“预知后续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秦良玉:“天启皇上,你抢我台词。”

朱由校:“天天都是你说,看你挺辛苦的,我就代劳喽。好了,告辞,我要干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