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23集 四大名着齐聚大明帝群(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集 四大名着齐聚大明帝群(1)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0)

朱厚熜:“@吴承恩 别装死,我知道你在群里,赶紧冒个泡!”

朱元璋:“哟,你今儿咋这么积极?不忙着炼丹?你要有这劲头治理国家,咱大明哪能就276年就没了?”

朱厚熜:“太祖爷,这老小子写我呢,我不得讨个说法嘛!”

朱元璋:“你这混账东西,写你又咋地?你天天修仙炼丹,咋没见你活一百岁,咋没见你成仙呢?”

朱厚熜:“太祖爷,人家又没写您,您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疼咯。”

吴承恩:“咳咳,皇上,我在呢。真不是故意冒犯陛下您,写小说嘛,情节人物取材在所难免。”

朱厚熜:“哼!你那《西游记》里的车迟国国王,整天就知道求仙问道,跟我有啥区别?你是不是在拐弯抹角讽刺我呢?”

吴承恩:“陛下可要明察呀!那车迟国国王光知道痴迷求仙,还听信妖道,欺负和尚,昏庸得很,哪能跟陛下您这圣明君主比呢。我写这本书,就是借故事吐槽吐槽世上那些荒诞事儿,绝对不是针对您。”

朱棣:“嗯,吴承恩这话在理。小说嘛,肯定得有各种角色来展现人间百态,不能因为有个求仙的国王,就说是写你,嘉靖你别太玻璃心了。”

朱厚熜:“成祖爷,可书里那求仙的国王最后吃了大亏,差点丢了命,这不就是暗示我求仙会有灾祸嘛!”

朱瞻基:“哈哈,要我说啊,吴承恩说不定是想借这故事劝劝你,求仙可以,但不能把朝政荒废了。嘉靖你平常要是多花点心思在国家大事上,也不会觉得这书是在影射你了。”

朱厚熜:“哼,你们都帮着他。我一心求仙,还不是为了咱大明国运长久,我长生不老了,才能一直护着大明江山啊。”

朱元璋:“护个屁!你瞅瞅你把大明折腾成啥样了?有那求仙炼丹的功夫,不如好好学学咋治理国家,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马秀英:“@朱元璋 重八,跟孩子说话文明点,你可是太祖爷呢。”

朱厚熜:“太祖爷,身体是革命本钱嘛,没个好身体,哪有心思治理国家,这就跟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的道理。再说了,我修仙炼丹和处理政务两手抓,您瞧瞧,虽然我炼丹,可政务上也没出啥大事儿啊,没让宦官掌权,也没外戚、后宫干涉朝政,大臣们都被我拿捏得死死的。”

朱厚照:“哟,说得自己好像多牛似的,那“嘉靖嘉靖,家家干净”说的可不就是你嘛。”

朱厚熜:“一派胡言,那都是些居心不良的人在抹黑我。”

朱厚照:“老道士,你征集宫女,最后把宫女逼得要勒死你,还大兴土木修道观,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这能叫空穴来风?”

朱允炆:“嘿,这还真跟《西游记》里的情节差不多啊。”

朱元璋:“你们别吵吵了,看把吴承恩吓得都不敢吱声了。刚才我好皇孙给我发私信,说吴承恩在群里不敢说真话,我看《西游记》就是在说你,@朱厚熜。”

朱元璋:“@吴承恩 别怕,这儿虽然是皇帝群,但有我给你撑腰,你怕啥?”

朱允炆:“@吴承恩 我、我爸还有我皇爷爷罩着你,你放一百个心。”

朱标:“@吴承恩 我、我爸还有我儿子允炆给你兜底,你别害怕。”

朱棣:“@吴承恩 有我在,你别怕,大胆说。”

朱祁镇:“@朱棣 成祖爷,我们可都是您一脉的啊。”

朱棣:“@朱祁镇 就你们这样儿的,我都不想跟你们一伙儿。”

吴承恩:“能得到洪武皇帝、懿文太子、建文帝、永乐皇帝支持,那行,我有底气了。

大家好,我是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老家是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也就是现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我从小就机灵,书看得多,尤其喜欢神话故事。不过呢,科举路上老是碰壁,嘉靖年间才混了个岁贡生。

嘉靖二十八年,我搬到南京,靠卖文过日子。

嘉靖三十九年,我去当了浙江长兴县丞,没干多久就辞官回家了。因为官场不顺,我晚年就不想再当官,一门心思在家写书。我主要作品有《射阳先生存稿》《禹鼎志序》,还有大家都熟悉的《西游记》,这《西游记》可是我的得意之作,现在都被拍成各种神话电影电视了。

朱标:“@吴承恩 你啥时候开始想创作的呀?《西游记》又是啥时候动笔写的呢?”

吴承恩:“@朱标 嘉靖八年,我去淮安知府葛木办的龙溪书院读书,他很赏识我。那时候我搜罗的奇闻已经“装满一肚子”,就有了创作的想法,葛木知府也算是我的老师。

至于《西游记》,最初是在嘉靖二十一年,我完成了初稿。后来我去南京国子监读书,又去做知县,这期间就没接着写。一直到四十多岁快五十的时候,我才又开始写《西游记》。

写了前十几回,又因为有事断更了。最后辞官回老家,隆庆四年,我才又专心写《西游记》。

罗贯中通过朱棣分享的二维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