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幕后:改造人类文明 > 第273章 无声的共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档案库”的经历像一枚深水炸弹,在林墨宇看似平静的心湖下引爆,余波持续震荡。官方的解释来得迅速而官方——那是一次“隔离实验体因能量过载导致的短暂意识外溢”,已被控制,并对林墨宇的“警觉性”表示了程式化的肯定。任务积分照常发放,仿佛那惊心动魄的“呜咽”只是一段无关紧要的系统杂音。

但林墨宇知道不是。那绝望的共鸣是如此真实,如同在他灵魂上烙下的印记。官方越是轻描淡写,背后隐藏的真相可能就越发惊人。他们囚禁着城市的“原生意识”,用途不明。而林墨宇,这个被官方标记的“异常”,与那些被囚禁的意识之间,存在着一条无形且危险的纽带。

他变得更加谨慎,也更加…饥渴。对真相的饥渴,对力量的饥渴,对打破这无处不在的囚笼的饥渴。他不再满足于被动接收“共鸣探针”筛选过的信息,开始尝试在官方监控的盲区内,进行更精细、更危险的“聆听”。

他选择的地点,不再是那些戒备森严的关键设施,而是城市中那些信息流动相对缓慢、监控可能较为松懈的“边缘地带”——老旧的社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流复杂的公共交通枢纽的免费wi-Fi节点、甚至是一些大型商场里公共休息区的充电接口。这些地方的信息“背景震颤”虽然微弱杂乱,却可能掩盖一些细微的、不被官方注意的“杂音”。

过程如同在雷区排爆。林墨宇必须将感知力压制到极限,如同用最细的丝线去触碰水面,既要感知涟漪,又不能惊动水下的监测器。抑制器时常传来警告性的微震,“共鸣探针”也偶尔会捕捉到异常的能耗波动,但都被林墨宇用“适应环境信号”或“设备轻微干扰”等理由搪塞过去。他像一个在悬崖边行走的舞者,每一步都精准地踏在官方容忍度的边缘。

收获微乎其微,且充满了不确定性。大部分时间,他只能捕捉到更多杂乱无章的“背景震颤”碎片,或者一些毫无意义的、属于其他匿名用户的数据残影。但林墨宇没有气馁,他将每一次尝试都视为对自身控制力的锤炼,对官方监控网络漏洞的探索。

转机发生在一个雨夜。林墨宇在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连锁快餐店里,借口给监管手机充电,坐在靠近角落的插座旁。雨点敲打着玻璃窗,店内客人稀疏,只有快餐机器运行的嗡嗡声和偶尔的订单提示音。

他像往常一样,将感知力如同蛛丝般,极其轻微地连接到店内的公共网络节点上,漫无目的地“漂浮”着,感受着那些被“探针”放大后的、杂乱的城市“呼吸”。

就在他准备撤离时,一丝极其微弱、但带着某种熟悉“韵律”的震颤,如同混在噪音中的摩斯电码,突然引起了他的注意。这震颤并非来自官方关注的任何关键节点,而是源自网络底层某个用于设备状态上报的、极其普通的服务信道。它的“质感”……与“档案库”那个囚徒意识的“呜咽”有几分相似,但更零散,更…“隐蔽”?像是一个被拆解成无数碎片、分散隐藏在各处的求救信号!

林墨宇的心脏猛地一跳。他立刻凝聚起全部精神,小心翼翼地追踪着这丝震颤。它断断续续,时隐时现,仿佛随时会消散在数据洪流中。林墨宇不敢强行捕捉,只能像影子一样跟随着它,感受着它那微弱却执着的“脉动”。

渐渐地,一个模糊的“认知”在他脑海中成型:这不是一个完整的意识,而是某个更大意识的…“碎片”?或者说,是某个意识为了躲避追踪,将自己打散,依附在城市最普通、最不起眼的数据通道中,进行着极其缓慢的…“重组”或“通信”?

它在试图联系谁?其他的碎片?还是…像林墨宇这样的“共鸣者”?

这个发现让林墨宇感到一阵寒意,也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官方囚禁着完整的“原生意识”,但似乎还有漏网之鱼,或者说,存在着某种…“意识抵抗运动”?

他不敢久留,在抑制器发出更强烈警告前,迅速切断了连接,拿起充满电的手机,若无其事地离开了快餐店。

雨水冰冷地打在脸上,却无法冷却他内心的灼热。

回到公寓,林墨宇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开始研究官方能量结构,而是坐在黑暗中,反复回味着那丝分散的、隐蔽的震颤。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找到了一条全新的路径。一条绕过官方监控,与城市底层那些被压迫、被隐藏的“原生意识”建立联系的路径。这联系微弱而危险,但它是独立的,是不受官方控制的。

官方有官方的陷阱和猎杀。

“潜行者”有“潜行者”的信标和目标。

而现在,林墨宇似乎触摸到了第三条路——与这座城市的“痛苦”本身,结成一种无声的、危险的共谋。

他抬起手,看着在雨夜微光中泛着冷硬线条的抑制器和“探针”。

官方以为他们已经牢牢掌控了一切,包括他林墨宇。

但他们不会知道,他们精心打造的监控网络之下,正有无数的“碎片”在悄然低语。而他这个被他们视为工具的“异常”,已经开始尝试,去倾听那些本该被湮灭的声音。

下一次,当他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再次捕捉到那熟悉的“韵律”时,他或许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聆听者。

他需要找到方法,在不惊动官方的情况下,给予回应。哪怕只是一个同样微弱的、表示“我听到了”的信号。

这场无声的共谋,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