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方清深深一揖:

“臣领命。桃溪镇若立,三年之内,必使驿路通达、仓廪充盈,以报王室。”

夕阳将落,橘红的光铺在山道上。

李方清、林悦心、陈贵三骑并辔,本打算抄近路直返燕赵镇。

刚行至闪亮村口,忽听前方一声低喝:

“主公留步!”

李存孝披甲跨马,横槊挡道,拱手道:

“杨荣、杨溥二位先生忽遇一位故人,已迎至村塾,请主公速往一叙。”

李方清心中微动:

能让那两位同时惊动的,绝非寻常人物。

当下向李存孝吩咐:

“你护殿下与陈侍卫长回镇,不得有失。”

李存孝抱拳领命,旋即拨马,护送公主与陈贵折向东北官道。

马蹄声疾,卷起一路尘沙,转眼消失在晚霞深处。

李方清回望一眼,调转马头,径往闪亮村而去。

夕阳的最后一抹金辉洒在闪亮村的屋脊上,将新漆的瓦片映得熠熠生辉。

广场上的长桌已被撤得七七八八,只剩零星的碗盏在余晖里泛着微光。

村民们端着木盆、拎着扫帚,正把最后一撮花生壳扫进竹篓。

见李方清策马而至,他们纷纷放下手中活计,躬身行礼,声音此起彼伏:

“领主大人!”

李方清抬手虚扶,温和地点头回应。

目光掠过一张张带着喜色的面庞,这才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迎上来的小厮。

村务大院里灯火初上。

橘黄的烛光透出窗棂,在青石地面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剪影。

门内,杨荣、杨溥、沈万三、胡雪岩等人围桌而坐,酒过三巡,仍意犹未尽。

听见脚步声,众人齐齐起身,衣袍摩挲作响,同声道:

“见过主公!”

李方清含笑摆手示意众人落座,目光却在主桌上停住——

那里坐着一位年近不惑的中年男子,身着半旧青布长衫,袖口卷至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

他左手端着粗瓷海碗,右手筷子如雨点般起落,面前的红烧肉已去了大半。

汤汁顺着指缝滴在桌沿,他却浑然不觉。

听见动静,他抬头,腮帮子鼓得老高,眼里却闪着惊喜的光。

杨溥快步迎上,侧身一让,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激动:

“主公,这位便是杨士奇——昔日王城幕僚院首席参赞,亦是下官昔年在国子监的同窗。

今日午后,他自北境游历至此,恰逢婚礼,便被我们留了下来。”

杨士奇放下碗筷,用袖子胡乱抹了抹嘴,起身抱拳,声音洪亮如钟:

“草民杨士奇,见过燕赵子爵!

久闻领主少年英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说罢,他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眼角的细纹里满是风尘仆仆的豁达。

杨士奇以清廉宽厚、善断大政辅佐成祖至英宗五朝,奠定“仁宣之治”的太平基业。

他尤长典章制度与人才鉴拔,主持《太宗实录》《仁宗实录》,并荐举“三杨”等一代名臣。

李方清目光微凝,旋即朗声笑道:

“原来是杨先生!能得先生大驾,燕赵蓬荜生辉。

来人,再备一桌好酒好菜,今夜不醉不归!”

灯火摇曳的村务大院里,李方清负手而立,眼底却翻涌着更长远的盘算。

杨士奇的出现像一把钥匙,恰好解了他心中那道“锁”——人才锁。

如今名义上统辖十九村,若再把桃溪镇、山口驿、柳湾渡等零散聚落并进来,足抵三个乡镇,可村长、里正、仓曹、驿丞皆虚位以待。

让杨士奇来主持遴选,既避亲疏之嫌,又能以旧日王城选才的章程为范本,把“能者上、庸者下”写进燕赵铁律。

他已在心里排好次序:

先让杨士奇走遍各村,按口数、田亩、商路绘成图册;

再设“乡试”“里试”两级,文考筹算,武考弓马;

最后由他本人与杨士奇、杨荣、杨溥共同覆核,一日之内张榜,三日之内赴任。

如此一来,村有干练之吏,镇有通达之官。

粮税、驿传、兵籍、学塾皆可条分缕析。

李方清微微握拳——只要这张人才网铺开,燕赵便不再是十九个散村,而是一块真正握在掌心的棋盘。

薄雾未散,晨阳初升。

李方清率杨荣、杨溥、杨士奇、秦良玉等十余骑转过山口,远远便见燕赵镇外那株老槐下,林悦心与陈贵牵着马静立。

少女披一袭素白披风,腰间鸾佩随风清响;

陈贵负手而立,目光温和。

李方清翻身下马,身后众人齐刷刷单膝点地:

“参见公主殿下!”

尘土未起,声音已整齐地滚过官道。

林悦心抬手示意众人起身,目光掠过李方清与随行的杨士奇,眼底带着欣慰的笑:

“我此行,只因你当初的那封信。

亲眼看过,燕赵在你的手里愈发昌盛,我便放心了。”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郑重。

“方清,王城终有用你之时。

待到那天,不论千里万里,你须即刻应召。”

李方清深深一揖,拳抵胸口,声音沉稳如铁:

“臣,遵旨!”

晨光照在他低垂的眉眼,像给这句承诺镀了一层不褪的金。

送走公主后,李方清策马西行,日头刚爬上山梁,他已抵达雨璇村口。

守兵认得这位燕赵子爵,只简单问了两句,便恭敬放行。

领主府外,蔷薇正开。

易雨璇听得马蹄声,提着裙摆迎出,眉眼带笑:

“昨日才在闪亮村见过,怎的今日又巴巴赶来?难不成真想着我?”

李方清翻身下马,顺手把缰绳抛给随从,朗声回道:

“你这丫头还是这么调皮。”

说罢,与她并肩进府。

侍女奉上热茶,他抬手示意,易雨璇会意,遣退闲人,屋内只剩两人。

茶香氤氲间,李方清压低声音:

“我已向公主请准,把原六寨周边九个荒村划作‘桃溪镇’,由我遥领。”

易雨璇眼睛一亮,拍手道:

“好呀,如此一来你便有两个镇了!”

李方清含笑,再凑近半寸:

“可我还想再添一把火——

把克连境内你那三座村,加上我燕赵境内接壤的六座小村,一并合为‘雨璇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