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足球开局就有3个亿 > 第177章 未来的利兹来自全世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7章 未来的利兹来自全世界

夜色沉沉,利兹城的风透着初冬的寒意。埃兰路球场的灯早已熄灭,但俱乐部总部的会议室依旧亮着暖黄的光。落地窗外,城市的夜景闪烁,而桌上的咖啡已经冷却。

秦川坐在长桌正中,身着一件剪裁得体的深色大衣,姿态放松,却带着一种压迫感。他的眼神扫过全场:cEo维多利亚·斯通,财务总监托马斯·科尔曼,公关总监克莱尔,顾问卡恩与摩丝,全都在座。

这是赛季中段一次极为罕见的“战略会议”。球队在场上的连胜已经让整个欧洲震惊,但秦川心里很清楚,仅仅依靠胜利是不够的。真正能让利兹立于不败之地的,从来不是一场场的比分,而是背后那条被忽视的道路。

他缓缓开口,声音平稳:“今晚我召集大家,不是为了庆祝我们的十七连胜。”

维多利亚挑了挑眉,嘴角带着微笑:“那可是全欧洲都在谈论的纪录。”

秦川摇了摇头,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纪录是用来打破的。今天我们赢,明天可能就会输。利兹联不能只靠胜利活着,我们要做的是——让全世界的孩子,不管在东京、纽约还是北京,都在穿着利兹的球衣长大。”

一句话,会议室安静了下来。克莱尔眯起眼睛,像是在咀嚼他的意思;托马斯忍不住皱眉,显然已经预感到一串花销;卡恩则是那副冷峻的神情,双手抱胸,仿佛在审视一名年轻人是否过于狂妄。

秦川不慌不忙,把手里的遥控轻轻一按,幕布亮起,一张图表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曼联。”他吐出两个字,眼神锋利。

“过去三年,他们靠赞助、授权和巡回赛,赚的钱比欧冠奖金还要多一倍。阿迪达斯、耐克、可口可乐、爱彼手表、Vodafone……他们把球衣卖到非洲,把授权卖到东南亚,把自己包装成‘全球豪门’。这条路,他们才刚刚开始。”

摩丝冷冷插话:“你是想说,我们要去模仿曼联?”

秦川微微一笑:“不。曼联只是先走了一步,我要的是,把这条路彻底走到底。”

幕布上,新的幻灯片切换出来,几个醒目的大字让所有人心头一震:

“全球商业化 + 全球青训化。”

他站起身,走到屏幕前,手指一点:“第一,商业化。球衣、授权、衍生品,这是最直接的钱。球迷不止想看比赛,他们想带走一点属于利兹的东西。球衣、围巾、马克杯、手办、甚至电子游戏里的角色——这都可以卖。我们要把‘利兹’做成Ip,让每一位球员、每一段故事都变成可以消费的产品。”

维多利亚轻轻点头,眼神已经亮了:“这部分我能负责。我们已经有阿迪达斯和航空的合作,如果再打通授权渠道,收入会翻倍。”

秦川接着说道:“第二,青训。青训不仅是竞技储备,也是市场。”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语气坚定:“想象一下,一个日本小孩,十二岁时进入利兹的东京青训营,他的家人、邻居、学校的孩子,全都会成为利兹的潜在球迷。再想象,一个美国孩子、一个韩国孩子、一个加拿大孩子,都在我们的青训营训练,他们和家人,会为利兹买单。等他们当中最好的天才进入一线队,利兹就不只是利兹,而是全球的球队。”

克莱尔忍不住插话:“这就是叙事。‘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在利兹成长为巨星’。这会点燃球迷的想象。”

托马斯依旧皱着眉,低声提醒:“这一切都要钱。青训营,教练,设施,旅行……我们不是没有现金流压力。”

秦川看了他一眼,平静道:“托马斯,你错了。这是投资,不是开销。”

他伸出一根手指,坚定地说道:“利兹不只是培养球员,我们还要培养球迷。每一个孩子就是十个球迷,每个球迷就是几十英镑的消费。青训全球化,本质上是最聪明的市场开拓方式。十年之后,你会发现我们拥有的不是几千个孩子,而是几百万的死忠。”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卡恩终于开口,语气简短:“如果你能保证质量,青训全球化的确有意义。但要记住——只有最顶尖的苗子才值得留下,其他人不能拖累球队。”

秦川微微一笑:“我不需要全世界的孩子都成为顶尖球员,我只需要最好的那百分之一。而剩下的——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会成为利兹的忠实球迷。”

这一句话,把竞技和商业的矛盾点巧妙解开。摩丝挑了挑眉,难得露出一丝认可的神色。

维多利亚已经在纸上写满了笔记,抬起头,语气干脆:“我同意。我们可以立刻推进。伦敦分部负责欧洲市场;上海、东京、首尔可以作为亚洲的第一波试点;北美放在纽约和多伦多;南美考虑巴西和阿根廷。每一个点既是青训基地,也是市场窗口。”

克莱尔接着补充:“我会准备宣传口径。‘利兹联——全世界的俱乐部’。我们要把故事讲好,把陈子川、孙续洋、米尔纳这些名字变成传奇,成为孩子们追逐的偶像。”

托马斯依旧有些担忧,但这一次,他没再坚持反对,只是提醒:“需要一个清晰的预算模型,否则很容易超支。”

秦川笑了,重新坐回椅子上,姿态自信,语气却很平静:“钱不是问题。我们现在有连胜,有欧冠,有顶尖球员,这是最好的窗口期。如果我们不抓住这个机会,三年后再想做,成本会翻倍。”

他停顿了一下,缓缓吐出最后一句话,带着穿越者才有的笃定:

“利兹联要成为全世界孩子的梦,而梦,是最赚钱的。”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几秒后,维多利亚第一个轻轻鼓掌,随即克莱尔、卡恩、摩丝也都点头。托马斯叹了口气,拿起笔在预算表上画了个圈。

秦川靠在椅背上,目光看向窗外的夜色,眼神深邃。

赛场上的胜利只是开始,他要把利兹变成一台覆盖全球的巨型机器,让每一个国度的孩子,都在利兹的名字中成长。

第二天上午,维多利亚·斯通已经带着文件飞往伦敦。飞机升空前,她依旧在快速翻阅资料——东方冠军杯的财报整整一摞,净利润的数字明晃晃地写在扉页上。

她要见的人是阿迪达斯与英国航空的高层,利兹的下一阶段授权扩张谈判正在等着她。今年带着米兰、切尔西、曼联、巴黎等的东方冠军杯,虽然被外界讥讽为“花哨的表演赛”,但如今结果摆在面前:盈收破纪录,曝光度碾压传统友谊赛。维多利亚心里很清楚,从今年开始,这不再是一次性的商业尝试,而是利兹的独家资产,一个可以年复一年收割的“固定品牌”。

与此同时,财务总监托马斯·科尔曼带着团队埋头算账。他把预算分摊到上海、东京——两座未来的青训学院,土地、设施、教练、运营……数字一行行写上去,皱纹也一条条挤在额头上。

“回收期太长了。”他低声嘀咕,却没停下笔。逻辑摆在那里:前期投入是沉重的,但等这批孩子长大、等市场形成规模,十年后就是另一番景象。

想到这里,他忽然想起成都利兹联足球学校。那是秦川两年前的试水之举——在中国西南的一所足球学校。那时外界都笑,说是玩票,可如今已经有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被德甲中游球队开价五十万欧元。那不过是一个“副产品”,却足以证明这条路行得通。

托马斯摇头,却不得不承认——按照秦川的说法,这不是支出,而是投资,一笔未来必然要翻倍的投资。

另一边,顾问卡恩与青训主管考德威尔正摊开草图。上面画的是青训学院的分层与课程安排:

——几岁分组?

——每年招多少人?

——怎样从数以千计的报名者中筛出最顶尖的百分之一?

“青训必须保证纯粹。”卡恩的声音像铁器敲击般简短,“只要进一线队的,还是最好的那批,商业化就不会拖累竞技。”

考德威尔点点头,没有再多话,拿起笔继续修改标准。他知道,这不只是足球学校,这是利兹未来十年的命脉。

消息不可避免地泄露了出去。

英国媒体瞬间炸开了锅。

《泰晤士报》郑重地写道:

“利兹要走曼联的路,但比曼联更激进。他们不满足于卖球衣,而是要把青训和商业市场捆绑,试图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俱乐部’。”

《每日邮报》则冷嘲热讽:

“连青训都想着赚钱?这是在办足球,还是在开超市?”

bbc演播室里,莱因克尔语气复杂:“或许这就是足球的未来。你不能否认,利兹在走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问题是——这是梦想,还是泡沫?”

而在利兹城的白玫瑰酒吧,讨论同样热烈。

老球迷戴维摇着头,皱着眉喝下一口啤酒:“青训是为了培养球员,不是做生意的工具。这还是我们熟悉的利兹吗?”

汤姆却早已兴奋得拍桌大喊:“这就是新利兹!全世界的孩子都来这里踢球,那利兹就是全世界的球队!”

笑声、争论、啤酒泡沫交织在一起,像是这座城市正在试着接受一种全新的身份——从英格兰的一支劲旅,变成了一股准备席卷全球的力量。

窗外,寒冷的风吹过伊兰路球场上空,白色的旗帜在夜色里猎猎作响。球迷们或许还没意识到,这场争论不过是序幕。真正的巨轮,才刚刚开始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