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神笔新艳 > 第185章 李玉生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新回到走廊,继续等待着李玉的消息。

刚才的一幕如同一个小插曲,却也让他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惊喜和意外,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勇敢地面对,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

不知过了多久,产房的门终于打开了。

医生走出,带来了好消息。

李玉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公子。

吴新和卢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病房里,吴新见到了李玉。

李玉对吴新甜甜地笑着说:“我们有孩子了。”

吴新说:“宝贝,你辛苦了,我以后会好好照顾你们的。”

一旁的卢月说:“月子中心我已经定好了,出院就去月子中心。”

吴新轻拍了卢月有弹性的臀部一下,笑着说:“家有贤妻,夫复何求。”

傍晚的余晖洒在医院的走廊上,吴母带着吴佳和赵珊珊匆匆赶来。

吴佳一进病房就大声叫嚷着:“我侄子哪?我侄子哪?”

李玉虚弱地躺在床上,微笑着说:“在婴儿室呢。”

吴佳这才回过神来,看向床上的李玉,关切地说:“玉嫂嫂你还好吧!”

李玉笑容满面,回应道:“你看,我这不挺好。”

回家的路上,气氛有些微妙。

赵珊珊突然对吴新说:“姐夫,我想出去学习。”

吴新微微一愣,问道:“学习?”

赵珊珊眼神中闪烁着渴望,说道:“我在新艳珠宝工作这些时间,我感觉我距离世界顶级设计师太远了。老师给我介绍了米国着名设计师戴维,让我去和戴维学习。”

吴新沉思片刻,点点头说:“学习是好事儿,我全力支持你,不过学完了要回来给我卖命。”

赵珊珊欣喜若狂,高呼:“太好了,姐夫我爱死你了。”

说着便激动地抱住吴新,亲了他一下。就在这时,边上的卢月假装咳嗽了一声,赵珊珊这才反应过来,尴尬地向卢月笑了笑。

为了缓解尴尬,赵珊珊拉着卢月的手,急切地说:“月嫂嫂你这么漂亮,我给你设计了一款项链,等做好了送你。以后我成名了,我要请你做我的模特,你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女人了。”

卢月嗔怪道:“你呀,出国学习要稳重一点,照顾好自己了。”

随后,两个人就首饰搭配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仿佛进入了一个只属于她们的璀璨世界。

这时,柳凤的车已经开来。

吴新只好坐在副驾驶,听着两人叽叽喳喳的讨论声,目光不经意间落在卢月丝滑的丝袜上。

他有些无奈,只好打起了盹。

在半梦半醒之间,吴新仿佛看到了赵珊珊在异国他乡努力学习的身影,看到她追逐着自己的设计梦想,一步步靠近世界顶级设计师的舞台。

没过几日,赵珊珊便行色匆匆地离去了,那模样仿佛生怕她妈妈不许她走,会将她强行抓回来一般。

赵珊珊的此次出国之旅,绝非仅仅是她个人的一段成长经历,更承载着一家人对她深深的期许。

而赵珊珊这一走,最为焦虑的当属姑姑。

姑姑紧紧拉着吴母的手,忧心忡忡地说道:“这孩子就这么急急忙忙地走了。当初说她要来深城,我们便辞去工作来到了深城。如今她又要前往米国,我们可如何是好呀,再过些时日,难不成她还得上月亮上去?”

吴母赶忙安慰道:“你们就安心在这儿待着吧,人家赵珊珊是有远大理想的人,你作为家长可不能拖她后腿呀。有机会就去米国看看她。”

姑姑无奈地说:“孩子走了,我们在这儿白吃白住的总归不太合适。”

吴母笑着说:“听小新说赵珊珊是公司送去培训的,她的工资我们都会打给你们,虽说没有提成了,不过基本工资也够你们生活的。”

姑姑感慨道:“终究是孩子孝顺,还想着照顾我这个姑姑,我总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吴母一脸严肃地说:“他要是不孝顺你们,我非打死他不可,他最难的时候是谁帮的他们,人可不能忘本。人要是没了良心,挣再多钱,办再大的公司又有什么用呢?”

就在这时,吴新抱着卢月走了进来。

卢月娇嗔地对吴新说:“老公,这个丝袜滑吗?你喜欢哪条呀?”

说完,见吴新突然不动了,她顺着吴新的目光看向沙发上的姑姑,顿时从吴新身上跳了下来,俏丽的小脸蛋瞬间变得通红,尴尬地和姑姑打招呼。

吴母为了化解这尴尬的气氛,连忙对吴新说:“姑姑想找点事儿做,你看看怎么办?”

吴新坐下后,亲昵地搂着姑姑的肩膀说:“既然是亲姑姑,那就过来帮帮我吧。我们家孩子越来越多了,裴老师主要负责教大点的孩子,你就帮着我妈妈照顾小的吧,月月贪玩些,你们就多操点心。”

卢月一听,过来掐了吴新一下,嗔怪道:“谁贪玩啦。”

吴新的家中,姑姑的话语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这个充满爱的家庭。

姑姑笑着夸赞月月,那话语中的真诚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姑姑笑着说:“就是,我可是都看在眼里呢,月月对孩子那可是关怀备至,妥妥的贤妻良母,都有当家祖母的风范了。”

然而,当王丽君和于晓倩回来时,姑姑的一时失言带来了一丝尴尬,但很快又被她巧妙地化解。

有了姑姑对家里的悉心照顾,吴新心中的牵挂少了几分。

药厂中,吴新正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制药工作中。

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却无法阻挡他对这份事业的执着。

这时,刘栋兴致勃勃地跑了进来,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

“老板,我们小回春丹的生产批文下来了,我们可以售卖了。” 刘栋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

吴新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

“我们这些时间生产了多少回春丹了?”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刘栋连忙回答:“我们这一共有十个炉子,一个炉子一次可以产两万多粒,现在我们已经有五千多万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