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 > 第154章 孤慕赵信英雄,特赠其美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4章 孤慕赵信英雄,特赠其美人

望着虽被捆绑却仍梗着脖子,努力维持着最后一丝尊严的蛮王孟获,赵信心中念头飞转。

此人能在短时间内纠集七万之众,可见其在益州南部诸多部落中威望不低,堪称一方枭雄。然而,与北境那些视劫掠为天性、与汉人势同水火的匈奴、鲜卑不同,这些世代栖息于益州山水之间的南蛮部族,与汉人杂居、通商已久,关系盘根错节。大部分部落性情虽悍勇,却并非不可理喻,甚至有不少部落首领仰慕汉家文化,主动学习,对汉人政权抱有相当的认同感。刘备入主益州后,推行的一系列怀柔、安抚政策,也正在慢慢见效。

若因孟获一人,便行雷霆杀戮,固然简单痛快,但很可能激化矛盾,使得原本渐趋缓和的汉蛮关系再度紧张,甚至引发更大范围的连锁反抗。这不仅会葬送刘备集团好不容易在益州建立起来的威信,更会严重拖累北上中原、匡扶汉室的大计。为了一个孟获,破坏整个南疆的稳定大局,得不偿失。

思虑及此,赵信心中已有决断。他目光扫过孟获,声音沉稳而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孟获,你聚众作乱,侵我州郡,按律当斩。然,念你部族多年居于益州,与汉民素有往来,并非不可教化之辈。本将暂留你性命,押赴成都,听候吾主刘皇叔与诸葛军师发落。是生是死,是囚是放,皆由皇叔定夺。你,可有异议?”

孟获闻言,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随即又化为复杂的情绪。他本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竟有一线生机。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低下头颅。这沉默,既是屈服于赵信的威势,也隐含着一丝对未知命运的茫然与期待。

“将军思虑周全,智勇兼备,末将佩服!”

一旁的马超适时抱拳,由衷赞道。他虽勇猛,却也明白治理地方并非一味冲杀即可,赵信此举,显然考虑得更深远。

赵信微微颔首,对马超的恭维不置可否。他能以三千精锐击溃七万蛮兵,除了常山营本身超强的战斗力以及他个人如同魔神般的战场统治力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蛮兵的迷信与恐惧。关于他“无双战将”、“项羽再世”的传言,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入南疆,在这些文化相对落后的部落民心中,他几乎与天神划上了等号。两军对阵之时,许多蛮兵看到他冲阵的威势,未战先怯,胆气已丧,根本不敢上前交锋,这才造成了看似不可思议的以少胜多。这既是实力的体现,也是一种无形的心理威慑。

“孟起,”

赵信转向马超,吩咐道,“南疆初定,百废待兴,安抚各部、清剿残匪、恢复秩序,诸事繁杂。本将需即刻快马返回成都,向主公报捷并禀明南疆详情。此地善后事宜,就全权交托与你了。”

马超神色一肃,郑重抱拳:“将军放心!末将定当恪尽职守,妥善处置降俘,抚慰地方,确保将此番缴获的蛮兵,一个不落地安全押送至成都,绝不辜负将军信任!”

“好!有孟起在此,我无忧矣!”

赵信拍了拍马超坚实的臂膀,脸上露出信任的笑容。交代完毕,他不再耽搁,翻身上马,率领着经历了连番大战却依旧军容整肃的三千常山营将士,如同一条黑色的钢铁洪流,踏上了返回成都的官道。

与此同时,北方的许都,丞相府邸内,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曹操按着依旧隐隐作痛的额头,坐在案几之后,面前堆积如山的军报,几乎每一份都带来了坏消息。宛城惨败,族弟曹仁阵亡,二十万大军铩羽而归,损兵折将……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指向那个如流星般崛起,光芒刺得他几乎睁不开眼的名字——赵信,赵汉兴!

“刘备……织席贩履之辈,安能得此猛将?!”

曹操放下按着额头的手,发出一声充满不甘与疲惫的长叹。焦虑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内心,但他不得不承认,即便身为敌人,内心深处也对赵信那冠绝天下的武勇生出一丝难以言喻的赞叹。

“若非此子,刘备早已如丧家之犬,安能有今日与我抗衡之势?真乃天不佑我曹孟德乎?!”

正当他心烦意乱之际,殿外传来些许骚动。片刻后,他的两个儿子,曹丕与曹植,竟一同前来求见。

“父亲!”

两人行礼后,互相对视一眼,眼神中带着明显的竞争之意。

曹丕率先开口,语气恭敬却难掩急切:“父亲,儿臣听闻甄氏女已至许都。此女温良贤淑,姿容绝世,儿臣……心慕已久,恳请父亲将她赐予儿臣为妻。”

曹植见状,立刻不甘示弱地上前一步,他素来才思敏捷,此刻更是引经据典:“父相,甄氏乃中山无极名门之后,不仅貌美,更兼通晓诗文,气质高华。植曾闻其‘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评,实乃良配。恳请父相成全孩儿!”

原来是为了美人甄宓。此女本是袁绍次子袁熙之妻,袁氏败亡后流落,因其绝色之名被曹操寻得,接入许都。曹丕、曹植兄弟二人皆为其风采所迷,竟同时前来请求赐婚。

若在平时,曹操或许会乐于见到儿子们为了一个女子各显手段,这本身也是他对继承人能力的一种隐晦考验。他最初将甄宓置于许都,未尝没有借此观察二子心性、手段的意图。然而此刻,大敌当前,局势危殆,他哪还有心情处理这等儿女情长的琐事?

“混账!”

曹操猛地一拍案几,声色俱厉。

“如今刘备、赵信虎视于外,社稷动荡,尔等不为父分忧,不思进取,反倒为了一个女子在此争执不休,成何体统?!都给孤滚出去!闭门思过!”

曹丕、曹植被父亲突如其来的雷霆之怒吓得面色发白,不敢再多言,连忙躬身告退,心中却是各有思量,对甄宓的执念恐怕并未因此消减。

看着两个儿子离去的背影,曹操余怒未消,胸口剧烈起伏。一直静立在一旁的尚书令荀彧,此刻缓步上前,他面容清癯,目光深邃,永远是那般沉静如水。

“文若,你也看到了……真是让吾失望!”

曹操揉着额角,语气中带着深深的疲惫。

荀彧微微躬身,声音平和却直指核心:“丞相,二位公子皆为甄氏女所倾,虽是少年风流,然于当下时局,确属无谓之争,徒耗心力。现今之要务,在于如何遏制刘备,尤其是如何应对那……赵信。”

提到赵信,曹操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而复杂。

荀彧继续道:“彧近日细思,那赵信勇则勇矣,然观其行止,亦非无懈可击。听闻此人年少成名,眼高于顶,曾自言非当世绝色不娶,必须如河北甄宓,江东大小乔方能匹配,其志趣可见一斑。甄宓之美,冠绝河北,天下皆知,恰是此类少年英雄最难抗拒之诱惑。”

他顿了顿,观察着曹操的神色,缓缓说出自己的计策:“昔年,董卓、吕布何等英雄?吕布更是有虓虎之勇,天下莫敌。然最终,皆因一貂蝉而身败名裂,霸业成空。美人者,英雄之冢也。丞相,何不效仿王司徒旧事?将此甄宓,赠予那赵信。”

曹操闻言,瞳孔微微一缩,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面,陷入了沉思。殿内一时间只剩下烛火摇曳的轻微噼啪声。

将甄宓送给赵信?这个念头颇为大胆,甚至有些……荒唐。但细细想来,似乎又并非全无道理。赵信之勇,已非寻常兵马所能制衡,若能以美人羁绊其心志,消磨其锐气,哪怕只是暂缓其兵锋,对己方而言也是宝贵的喘息之机。

“文若此计……”

曹操沉吟着,“或可一试。无论如何,总要寻个法子,拖住那赵信的脚步。否则,任其在中原横冲直撞,孤……怕是真要考虑迁都以避其锋芒了。”

说出“迁都”二字时,曹操语气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屈辱与不甘。

但他随即又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苦笑,带着几分对敌人的欣赏与忌惮:“然,赵信此人,世之英雄,心志之坚,恐非吕布那般见利忘义之徒可比。观其对待关羽、刘备,忠义之心昭昭。区区一女子……美人计,未必能动摇其心啊。”

荀彧早已料到曹操会有此虑,从容应道:“丞相所虑极是。赵信确非吕布,此计未必能竟全功。然,即便不能使其沉迷,亦可暂缓其攻势,或可离间其与刘备君臣之情——刘备若知其心腹大将纳了敌方所赠之美,心中岂能毫无芥蒂?再者,亦可借此向天下示好,显丞相惜才爱才之胸襟。成固可喜,败亦无大损,无非一女子耳。如今局势,任何可能削弱赵信、迟滞刘备之法,都值得一试。”

荀彧的话,句句说在曹操心坎上。是啊,不过是一个俘获的女子,若能换来战略上的转机,何乐而不为?至于丕儿和植儿那里……与千秋霸业相比,他们的些许怨怼,又算得了什么?

思及此处,曹操眼中最后一丝犹豫尽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代枭雄的决断。他猛地站起身,斩钉截铁道:“好!就依文若之言!即刻安排,挑选得力之人,备厚礼,将甄宓……送往宛城赵信营中!记住,姿态要做足,就言孤慕其英雄,特赠美人,以结两家之好!”

“彧,领命!”

荀彧躬身应道,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一桩看似荒诞,却可能搅动天下局势的美人计,就此在许都深宫之中,悄然酝酿。